益智教育网

AI时代,创造性思维还只是灵光一闪吗?

我们来深入、系统地探讨一下“创造性思维”是什么。

AI时代,创造性思维还只是灵光一闪吗?-图1

核心定义: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是一种产生新颖且有价值的想法、方法、解决方案或事物的认知过程,它不仅仅是“灵光一闪”的瞬间,而是一套可以培养和训练的思维模式、技能和策略的组合。

它包含两个核心要素:

  1. 新颖性:想法是原创的、独特的,不是简单的复制或模仿。
  2. 价值性:想法能够解决问题、满足需求、带来美感、提升效率或具有某种实际意义,一个完全随机、毫无用处的“新点子”不算是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成果。

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特征

创造性思维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思维方式的有机结合,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1. 流畅性

    • 定义: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想法的能力,它不要求每个想法都完美,而是强调“数量”。
    • 例子:在“回形针有多少种用途?”这个问题上,能快速列出10种以上(如:当书签、当牙签、开锁、做导体、固定拉链等)的人,就体现了高流畅性。
  2. 变通性

    • 定义: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类别思考问题,突破思维定势,转换思路的能力,它强调“多样性”和“灵活性”。
    • 例子: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不仅能想到“修建更多道路”(常规思路),还能想到“发展公共交通、错峰上下班、鼓励远程办公、使用智能交通系统”(不同类别的思路)。
  3. 独创性

    • 定义:产生与众不同、罕见、独特的想法的能力,这是创造性思维最核心的特征,强调“与众不同”。
    • 例子:乔布斯将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创造出iPhone,这在当时是颠覆性的、前所未有的想法。
  4. 精进性

    • 定义:对已有的想法进行完善、优化、精雕细琢,使其更加完美和具体的能力,它强调“质量”。
    • 例子:爱迪生发明电灯,不是一次成功,而是经过上千次对灯丝材料的改进和测试,最终才找到实用的方案。

创造性思维的构成:两种思维模式的协同

现代认知科学普遍认为,创造性思维是 发散性思维收敛性思维 协同作用的结果。

发散性思维 - “打开思路”

  • 作用:围绕一个中心点,向四面八方探索,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和可能性,它追求的是广度数量
  • 特点:自由、开放、非评判性,在这个阶段,不要对任何想法进行好坏判断。
  • 方法:头脑风暴、思维导图、SCAMPER技巧(替代、合并、调适、修改、他用、消除、重组)等。

收敛性思维 - “聚焦决策”

  • 作用:从众多发散的想法中,进行分析、评估、筛选、整合,最终找出最佳方案或得出一个结论,它追求的是深度质量
  • 特点:逻辑、分析、有目标,在这个阶段,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设定标准,做出选择。
  • 方法:可行性分析、成本效益评估、决策矩阵、专家评审等。

一个完整的创造性过程:通常是先发散,后收敛,一个设计团队在开发新产品时:

  • 发散阶段:通过头脑风暴,提出上百个产品概念和功能点。
  • 收敛阶段:根据市场定位、技术可行性、成本预算等标准,筛选出几个最有潜力的方案进行深入开发。

如何培养和提升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不是少数天才的专属,而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提升的,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1. 保持好奇心:像孩子一样对世界充满疑问,多问“为什么”和“…会怎么样?”。
  2. 跨界学习:主动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如艺术、科学、历史、技术等,知识的交叉点是创意的温床。
  3. 练习发散性思维:定期进行头脑风暴,给自己设定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如何让雨伞更有趣?”),并强迫自己列出至少20个答案。
  4. 拥抱限制:限制反而能激发创造力,在有限的资源、时间或规则下,你不得不跳出常规去寻找解决方案。
  5. 培养观察力:留意生活中的细节、人们的不便和抱怨,这些都是未被满足的需求和创新的起点。
  6. 不怕犯错:将失败视为学习和迭代的机会,而不是终点,许多伟大的发明都源于“意外”。
  7. 改变环境和习惯:尝试走一条新的路线上班、去一个新的咖啡馆阅读、用非惯用手刷牙,打破常规习惯有助于打破思维定势。
  8. 延迟判断:在产生想法的初期阶段,不要急于自我批判或否定他人,先让想法自由生长。

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世界里,创造性思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 个人层面:帮助个人解决复杂问题,在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实现个人价值。
  • 商业层面:是企业创新、保持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从产品研发到市场营销,无不依赖创造性思维。
  • 社会层面: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解决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并丰富人类的文化艺术生活。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将发散与收敛相结合,旨在产生新颖且有价值成果的综合性思维能力,它并非神秘的天赋,而是一种可以通过保持好奇、跨界学习、刻意练习来系统培养的技能,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职业发展还是社会进步中,它都是我们应对未知、创造未来的关键武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