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盐类水解思维导图,核心要点有哪些?

盐类水解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盐类水解

盐类水解思维导图,核心要点有哪些?-图1


核心概念

  • 定义:在溶液中,盐的离子(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从而促进水的电离,使溶液呈现酸性或碱性的反应。
  • 本质:盐的离子与水反应,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H₂O ⇌ H⁺ + OH⁻)。
  • 前提
    • 盐必须溶于水。
    • 盐中必须含有弱酸根离子弱碱阳离子(或两者兼有)。
    • 强酸强碱盐(如 NaCl, KNO₃)不水解。

水解的类型与规律

盐的类型 实例 水解的离子 溶液酸碱性 pH 范围 简称/规律
强酸弱碱盐 NH₄Cl, Al₂(SO₄)₃, FeCl₃ 弱碱阳离子 (NH₄⁺, Al³⁺, Fe³⁺) 酸性 (pH < 7) < 7 谁弱显谁性
弱酸强碱盐 CH₃COONa, Na₂CO₃, NaCN 弱酸根离子 (CH₃COO⁻, CO₃²⁻, CN⁻) 碱性 (pH > 7) > 7 都弱都水解
弱酸弱碱盐 CH₃COONH₄, (NH₄)₂CO₃ 弱酸根 + 弱碱阳离子 两性 (pH ?) ≈ 7 或 ≠ 7 谁强显谁性
强酸强碱盐 NaCl, KNO₃, Na₂SO₄ 中性 (pH = 7) = 7 不水解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 规则

    1. 左边写盐和水:写成盐的化学式和化学式H₂O。
    2. 右边写产物
      • 弱酸根离子 → 对应的弱酸分子(如 CH₃COO⁻ → CH₃COOH)。
      • 弱碱阳离子 → 对应的弱碱分子(如 NH₄⁺ → NH₃·H₂O)。
    3. 配平:遵循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
    4. 符号: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用“⇌”连接,不写“↓”或“↑”。
  • 示例

    • CH₃COONa (醋酸钠)CH₃COO⁻ + H₂O ⇌ CH₃COOH + OH⁻
    • NH₄Cl (氯化铵)NH₄⁺ + H₂O ⇌ NH₃·H₂O + H⁺
    • Al₂(SO₄)₃ (硫酸铝)Al³⁺ + 3H₂O ⇌ Al(OH)₃ + 3H⁺
    • Na₂CO₃ (碳酸钠)CO₃²⁻ + H₂O ⇌ HCO₃⁻ + OH⁻ (第一步水解为主)

影响水解程度的因素

因素 对水解平衡的影响 解释
温度 升温促进水解 水解是吸热反应(H₂O + 离子 ⇌ 弱电解质 + H⁺/OH⁻),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
浓度 稀释促进水解 稀释溶液,相当于减少生成物(H⁺或OH⁻)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
溶液酸碱性 酸碱抑制水解 向盐溶液中加入酸或碱,可以中和水解产生的H⁺或OH⁻,使平衡向左移动,抑制水解。
“双水解” 相互促进,彻底水解 当弱酸根离子和弱碱阳离子来自“相对较强”的酸和碱时,两者水解产生的H⁺和OH⁺会立即结合成水,使水解反应进行得非常彻底,甚至完全。
示例:Al³⁺ 和 CO₃²⁻, HCO₃⁻, S²⁻, AlO₂⁻ 等。 离子方程式2Al³⁺ + 3CO₃²⁻ + 3H₂O = 2Al(OH)₃↓ + 3CO₂↑

水解的应用

  • 判断溶液酸碱性:快速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 比较离子浓度大小
    • NH₄Cl 溶液c(Cl⁻) > c(NH₄⁺) > c(H⁺) > c(OH⁻)
    • CH₃COONa 溶液c(Na⁺) > c(CH₃COO⁻) > c(OH⁻) > c(H⁺)
  • 盐类的水解平衡:用于分析水解平衡的移动。
  • 泡沫灭火器:利用 Al₂(SO₄)₃ 和 NaHCO₃ 的双水解反应产生大量CO₂气体。
  • 明矾净水:Al³⁺ 水解生成的 Al(OH)₃ 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 制备胶体:如 FeCl₃ 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 Fe(OH)₃ 胶体。
  • 配制某些盐溶液:配制 FeCl₃, SnCl₂ 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需加入少量相应酸抑制水解。
  • 化肥的施用:如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主要成分K₂CO₃,碱性)混合施用,以免 NH₄⁺ 水解造成氮元素损失。

特殊情况:双水解

  • 定义:一种盐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都能水解,且相互促进的反应。
  • 分类
    1. 彻底双水解:生成物(弱酸、弱碱、气体、沉淀)脱离反应体系,反应趋于完全。
      • 条件:生成的弱酸和弱碱都很弱(如 H₂CO₃, Al(OH)₃)。
      • 例子Al³⁺CO₃²⁻, HCO₃⁻, S²⁻, AlO₂⁻, ClO⁻ 等。
    2. 不完全双水解:水解程度有限,存在水解平衡。
      • 条件:生成的弱酸或碱相对较强(如 NH₃·H₂O, CH₃COOH)。
      • 例子NH₄⁺CH₃COO⁻,溶液呈中性,但两种离子都发生水解。
  • 判断方法:记住常见的“彻底双水解”组合即可。

易混淆概念辨析

概念 定义 实质 结果
盐类水解 盐的离子与水反应,破坏水电离平衡。 离子与水反应,促进水的电离。 溶液可能呈酸/碱性。
中和反应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H⁺ 与 OH⁻ 结合,抑制水的电离。 溶液呈中性。
电离 电解质(酸、碱、盐)在溶于水或受热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自身离解,与水无关。 溶液导电。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