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法治思维的核心内涵究竟指什么?

“法治思维”是中国官方语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治国理政的理念和准则。法治思维是指以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处理事务、解决问题的根本准则和价值取向的思维方式。

法治思维的核心内涵究竟指什么?-图1

它要求人们在思考问题和做出决策时,始终将法律置于最高位置,用法律的视角、逻辑和精神来分析问题、权衡利弊、作出选择。


法治思维的核心内涵

法治思维的内涵非常丰富,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层面来理解:

法律至上思维

这是法治思维最核心、最根本的原则,它意味着:

  • 宪法和法律具有最高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包括政府、政党、企业、公民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活动,不能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 权力来源于法律:任何权力的行使都必须有法律的明确授权,法无授权不可为。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谁,只要违反了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允许有任何法外开恩或法外施刑的情况。

权力制约思维

法治的核心要义之一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法治思维必然包含对权力的警惕和制约:

  • 权力有限:国家机关的权力是有限的,必须在法律划定的边界内行使。
  • 程序正当:权力的行使必须遵循法定程序,不能随意、专断,执法必须出示证件、告知权利、听取申辩。
  • 监督问责:对权力的运行要进行有效监督,对于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行为,必须依法问责。

权利保障思维

法治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法治思维强调:

  • 尊重和保障人权:在所有社会活动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保障公民的生命权、财产权、人格尊严等基本权利。
  • 法无禁止即可为:对于公民而言,只要法律没有明文禁止,就可以自由地从事各种活动,这与“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政府原则相对应。
  • 正当程序保护:当公民的权利可能受到公权力影响时(如被逮捕、处罚),必须给予其陈述、申辩、听证等权利。

程序正当思维

“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的重要保障,没有公正的程序,很难实现公正的结果,法治思维要求:

  • 遵循法定流程:无论是立法、行政还是司法活动,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步骤和顺序进行。
  • 公开透明: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决策和执法过程应尽可能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 中立公正:裁判者和决策者必须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听取各方意见。

责任平等思维

“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法治的基本要求,法治思维强调:

  • 责任与义务统一:享有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违反义务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 罚当其责:处罚的轻重必须与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不能畸轻畸重。
  • 一视同仁:无论违法者是谁,都应平等地适用法律,不能因身份、地位、财富等因素而有区别。

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根本区别

为了更好地理解法治思维,我们可以将其与“人治思维”进行对比:

维度 法治思维 人治思维
权威来源 法律的权威 领导者或掌权者的个人权威
判断标准 以法律条文和原则为准绳 以个人意志、经验、好恶为准绳
权力运行 权力有限、程序制约、受监督 权力无限、个人专断、不受约束
解决问题方式 依靠法律程序和制度 依靠批示、批示、关系、运动式治理
社会预期 稳定、可预测,人们知道行为的边界 不稳定、不可预测,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最终目标 保障权利、限制权力、实现社会公平 维护统治、实现个人意志

简单说,法治思维是“靠制度办事”,而人治思维是“靠人办事”


为什么强调法治思维?

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强调法治思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只有依靠法治,才能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2.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法治通过公正的程序和统一的标准,为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公平保障,减少因权力滥用、徇私枉法导致的不公。
  3. 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只有当产权得到保护、合同得到履行、竞争是公平的,企业家和投资者才有稳定的预期,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4. 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屏障:法治思维的确立,意味着公权力被关进了笼子,公民的权利免受任意侵犯,个人自由和尊严得到切实保障。
  5. 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当社会出现纠纷和矛盾时,法治思维引导人们通过法律途径(如诉讼、仲裁)来解决,而不是采取信访、闹访等非理性方式,从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如何培养法治思维?

培养法治思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努力:

  • 对政府官员:必须牢固树立“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理念,严格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 对社会组织和企业: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开展活动,依法经营、依法管理。
  • 对普通公民:要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法治思维是一种以法律为最高准则,强调权力制约、权利保障、程序公正和责任平等的现代化思维方式,它不仅是法律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更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和整个社会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思维模式,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