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学硕哪个专业好考?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实际的问题,很多考研同学都希望找到“好考”的专业,以增加上岸的成功率。

学硕哪个专业好考?-图1

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好考”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绝对的好考,只有“更适合你”的专业。

“好考”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线/院校线低:对总分和单科分数要求不高。
  2. 报录比高:招生人数多,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3. 不考数学: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4. 专业课难度适中:参考书目少,题目不偏,有迹可循。
  5. 跨考门槛低:不限制本科专业,很多同学都可以报考。

综合以上几点,我为你梳理出几类普遍认为“相对好考”的学硕专业,并分析其优缺点,供你参考。


第一梯队:公认“好考”的专业(不考数学)

这类专业是数学困难生的首选,竞争也相对集中在跨考生之间。

哲学

  • 为什么相对好考?
    • 不考数学:这是最大的优势。
    • 国家线极低:哲学的国家线常年是所有学硕中最低的之一,总分和单线要求都非常友好。
    • 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相比经管、法硕等热门专业,哲学的“赛道”不那么拥挤。
    • 专业课有迹可循:大部分院校的哲学专业课考察的都是基础理论,如中西方哲学史、哲学原理等,只要肯下功夫背诵和理解,拿分相对容易。
  • 需要注意什么?
    • 就业面较窄:这是哲学专业最大的短板,主要出路包括高校辅导员、公务员(尤其是宣传、统战部门)、出版社、中小学教师等,需要深造读博才能在高校任教。
    • 需要极强的思辨和背诵能力:虽然不考数学,但对抽象思维和记忆力要求很高。

历史学

  • 为什么相对好考?
    • 不考数学:同样是数学困难生的福音。
    • 统考趋势:越来越多院校采用“313历史学基础”全国统考,复习资料和真题相对统一,信息透明,便于跨校考生准备。
    • 国家线较低:和哲学类似,历史学的国家线也处于较低水平。
    • 招生院校多:几乎所有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都设有历史学专业,选择面广。
  • 需要注意什么?
    • 需要大量记忆:历史学涉及大量的时间、人物、事件、文献,背诵量巨大,非常考验耐心和毅力。
    • 就业面同样较窄:主要去向是中小学历史教师、博物馆/档案馆/考古所研究员、公务员(党史办、地方志等)、文博机构等,和哲学类似,高学历是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敲门砖。

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为什么相对好考?
    • 不考数学
    • 招生名额多: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马理论专业的招生名额通常非常多,是典型的“大专业”。
    • 国家线适中:虽然比哲学、历史学高一些,但相比其他热门文科专业依然有优势。
    • 跨考友好:不限制本科专业,很多理工科和文科学生都会跨考。
  • 需要注意什么?
    • 竞争激烈程度在上升:因为“好考”和“招生多”的特点,近年来马理论的报考人数激增,部分热门院校的报录比已经很高。
    • 政治素养要求高:需要你对时事政治有深刻理解,并能结合理论进行分析。
    •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高校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公务员(尤其是党政机关、组织部、宣传部等)。

第二梯队:有特定优势的专业(考数学但相对简单)

这类专业虽然要考数学,但数学难度相对较低(通常是数学三),或者专业课有特殊优势。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 为什么相对好考?
    • 考数学三:相比数学一/二,数三的难度稍低,且更侧重经济类应用。
    • 专业课简单:专业课内容偏向管理和信息检索,理论性强,记忆内容多,计算量小。
    • 报录比较高:这是一个相对“小众”的专业,很多学校的报录比都比较可观。
  • 需要注意什么?
    • 院校选择少:开设此专业的院校数量远不如其他专业。
    • 就业方向:主要在图书馆、档案馆、信息中心、企业知识管理部门等,工作相对稳定但薪资可能不高。

部分管理类专业(如: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发展)

  • 为什么相对好考?
    • 考数学三
    • 国家线低:特别是与“农学”挂钩的专业,国家线往往很低,是“过线即有机会”的代表。
    • 竞争小:这些专业通常不如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热门,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 需要注意什么?
    • 院校和专业方向受限:主要集中在农业类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农学院。
    •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农业相关的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农业企业、农村金融机构等。

第三梯队:跨考门槛低的专业

这类专业本身可能不“好考”,但它们对跨考生非常友好,如果你有相关背景或兴趣,可以“降维打击”。

新闻传播学(学硕)

  • 为什么跨考友好?
    • 不考数学
    • 不限制本科专业:每年都有大量来自文学、历史、外语、甚至理工科的跨考生。
    • 就业前景好:媒体、公关、广告、互联网内容运营等岗位需求大,是文科生的高薪选择之一。
  • 需要注意什么?
    • 竞争极其激烈:因为前景好,导致报考人数巨多,名校报录比非常高,分数线水涨船高。“好考”在这里不成立,反而是“最难考”的梯队之一。
    • 对写作和热点敏感度要求高:需要很强的文字功底和思辨能力。

给你的核心建议

选择专业不能只看“好不好考”,更要结合自身情况,请按以下步骤思考:

  1. 评估你的数学能力

    • 数学是硬伤 -> 首选第一梯队(哲学、历史、马理论)
    • 数学基础尚可,能接受数三 -> 可以考虑第二梯队(图书情报、部分经管类)
  2. 明确你的职业规划

    • 想当老师/公务员 -> 哲学、历史、马理论是非常对口的选择。
    • 想去企业,追求更广的就业面 -> 新闻传播、图书情报可能更适合,但要评估竞争压力。
    • 想搞科研/进高校 -> 马理论、历史学等可以通过读博实现,但要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
  3. 分析你的兴趣和特长

    • 你喜欢背诵和思辨吗? -> 哲学、历史学
    • 你对时事政治和理论敏感吗?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你有较强的文字表达和沟通能力吗? -> 新闻传播学(但要做好激烈竞争的准备)。
  4. 最终决策:院校 > 专业 > 城市

    • “好考”的精髓在于选择“对的院校”,同一个专业,顶尖985和普通双非院校的难度是天壤之别。
    • 策略: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相对好考的专业,然后去寻找这个专业里招生人数多、复试线低、地理位置不那么优越的普通院校,这往往是性价比最高的“上岸”策略。

如果你追求最大概率的“上岸”,且不介意就业面,哲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三个专业是公认的“好考”代表,但请务必记住,没有绝对容易的路,选择之后,全力以赴才是唯一的捷径。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