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但要给出一个精确的“最多”的省份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官方很少会公布一个按考生“最终录取地”或“学籍地”统计的全国排名。

我们可以从几个最相关的维度来分析,从而得出一个非常接近事实的答案,综合来看,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在这几个维度上都名列前茅,是当之无愧的“考研大省”。
下面我们从三个主要角度来拆解这个问题:
从“考研报名人数”看(最能反映“哪个省最想考研”)
报名人数是衡量一个地区考研活跃度的最直接指标,虽然报名不等于录取,但庞大的报名基数通常意味着最终的录取人数也相当可观。
常年位居报名人数前三的省份是:
- 河南省: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第一,河南是著名的人口大省和高考大省,省内优质高校资源相对有限(只有郑州大学一所“双一流”B类高校),导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非常普遍,大量本科生选择考研作为提升学历、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
- 山东省:同样是人口和教育大省,高考竞争激烈,省内高校虽然数量不少,但顶尖名校不多,因此考研需求非常旺盛。
- 四川省:以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双一流”高校吸引了大量省内外考生报考,同时四川本地学生考研意愿也很强,报名人数常年位居全国前列。
其他报名人数众多的省份还包括: 广东省、河北省、江苏省、湖北省等。
小结:从“想考研”的人数来看,河南、山东、四川是绝对的王者。
从“研究生招生人数”看(最能反映“哪个省录取最多”)
这个指标最能直接回答你的问题,即“考上研的哪个省的最多”,一个省份的研究生招生名额多,意味着它最终录取的研究生数量就多。
招生名额的多少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
- 本地高校数量和质量:尤其是“双一流”高校,它们拥有更多的招生自主权和指标。
- 国家政策:国家会向中西部、东北地区等倾斜一些招生计划。
常年位居招生人数前三的省份是:
- 江苏省:江苏拥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顶尖高校,全省“双一流”高校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还有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一大批实力强劲的高校,这些高校每年招收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数量非常庞大。
- 北京市:作为首都,北京拥有全国最多、最顶尖的高等教育资源,包括清华、北大等众多“985”、“211”和“双一流”高校,虽然北京本地考生人数不是最多的,但其高校的招生规模是全国最大的,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考生前来报考和就读。
- 上海市:与北京类似,上海也是高等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城市,拥有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等一批顶尖学府,研究生招生总量同样巨大。
- 湖北省: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首的“双一流”高校集群,使其研究生招生数量一直稳居全国前列。
- 广东省:近年来发展迅猛,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实力强劲,并且通过大量引进高水平大学(如哈工大深圳、北师大珠海校区等)和新建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小结:从“最终录取”的人数来看,江苏、北京、上海是绝对的领先者,广东紧随其后。
从“本地生源录取率”看(最能反映“哪个省的学生考上研的比例最高”)
这个指标衡量的是“一个省份的本科生,最终有多少比例能考上研究生”。
在这方面,一些中西部省份的表现反而非常亮眼。
- 甘肃省:兰州大学作为C9联盟成员之一,为甘肃省内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深造机会,由于甘肃本地高校整体实力和数量不如东部沿海,因此省内顶尖生源流失较少,加上省内考研竞争相对缓和,使得甘肃的本科生考研成功率(考上研究生的比例)相对较高。
- 陕西省:拥有西安交大、西工大、西电等名校,本地生源质量高,且省内高校资源丰富,本地学生考研有地利之便。
- 吉林省、黑龙江省:作为老牌工业基地,拥有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等一批实力雄厚的高校,本地生源的深造机会也比较多。
小结:从“考上研的比例”来看,甘肃、陕西、吉林等中西部省份表现突出。
综合结论
综合以上三个维度,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的结论:
-
从“绝对数量”上看(哪个省考上研的人最多):
- 江苏省 拥有最多的高校和招生名额,本地生源充足,是录取研究生人数最多的省份。
- 北京市 和 上海市 的高校资源极度集中,招生规模巨大,紧随其后。
- 广东省 的发展势头迅猛,招生规模正在快速追赶,已稳居第一梯队。
-
从“考生基数”上看(哪个省最想考研):
- 河南省 以其庞大的考生基数和激烈的竞争,成为报名人数最多的省份,其“考研热”现象最为典型。
如果你问的是“哪个省最终录取的研究生数量最多”,那么答案很可能是 江苏省,但如果你问的是“哪个省的考研竞争最激烈,想考研的人最多”,那答案毫无疑问是 河南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