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也是很多准备考研的同学最纠结的地方。申硕考试(同等学力申硕)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联考/考研)的难度体现在不同的方面,没有绝对的“哪个更难”,而是“哪种难更适合你”。

为了让你更清晰地理解,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对比。
核心区别一览表
| 对比维度 |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联考/考研) | 同等学力申硕 (申硕考试) |
|---|---|---|
| 考试性质 | 学历教育 (获得双证:毕业证 + 学位证) | 非学历教育 (获得单证:学位证) |
| 报考条件 | 应届/往届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满2年 (同等学力) | 本科毕业满3年,且有学士学位 |
| 考试科目 | 四门:政治、英语、两门专业课 (总分500分) | 两门:外语 (英/日/俄/德/法) + 学科综合 (总分100分) |
| 考试难度 | 知识深度和广度要求极高,竞争激烈,分数线高 | 知识难度相对较低,但及格线通过难,竞争同样激烈 |
| 通过率 | 极低 (通常在10%-30%左右,名校更低) | 相对较高 (校考通过率约60%-70%,国考通过率约30%-40%) |
| 考试机会 | 每年一次,通常在12月底考试 | 每年一次,通常在3月份考试,单科成绩可保留 (多为4年) |
| 录取方式 | “择优录取”,初试过线后还需参加复试,最终排名决定录取 | “通过制”,只要两门都达到60分 (满分100) 即算通过,无需复试 |
| 适合人群 | 应届毕业生,追求双证,希望系统学习知识,有充足备考时间 | 在职人员,已有稳定工作,想提升学历/评职称/涨薪,备考时间有限 |
难点深度解析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联考) 的难点
联考的难,是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的难,其难度主要体现在 “选拔性” 和 “高竞争” 上。
- 科目多,战线长:需要复习四门课,内容庞杂,政治、数学、专业课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备考周期通常长达一年甚至更久,对考生的毅力、时间和精力都是巨大的考验。
- 知识深度要求高:特别是数学和专业课,题目难度大,出题灵活,需要考生有扎实的基础和深入的理解,而不仅仅是背诵。
- 竞争激烈,分数线高:热门院校和专业的报录比非常夸张(几十比一甚至上百比一),这意味着你不仅要考及格,还要比别人考得高很多才有机会进入复试。
- 不确定性大:每年题目难度、报考人数、招生计划都会影响分数线,即使你初试成绩很高,如果复试表现不佳,也可能被刷掉,整个录取过程充满了变数。
一句话总结:联考难在“门槛高、竞争大、过程长、结果不确定”。
同等学力申硕 (申硕考试) 的难点
申硕考试的难,是 “水滴石穿,细水长流” 的难,其难度主要体现在 “通过率” 和 “过程繁琐” 上。
- 先入学后考试:这是申硕最特殊的一点,你先参加学校的课程研修班学习,修满学分,才能获得参加申硕考试的资格,这个“入学”门槛相对较低,但过程需要花钱花时间。
- 考试科目少,但及格线通过不易:虽然只有两门课,但满分是100分,每门都需要达到60分才算通过,看似简单,但实际通过率并不高,原因如下:
- 学科综合:考察的是对整个学科体系的掌握,范围广,知识点琐碎,需要系统复习。
- 外语:难度介于大学英语四六级之间,对于很多在职人士来说,脱离英语环境多年,重新拾起来并不容易。
- 单科成绩保留,但有效期压力:虽然大部分院校允许单科成绩保留(通常为4年),但这意味着你必须在4年内通过两门考试,对于工作繁忙的考生来说,4年的时间压力依然存在,一旦有一门没过,之前努力可能白费。
- 最终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这是最核心的区别,虽然学位证(硕士学位)在法律效力上和联考获得的完全一样,但在求职、考博、落户等一些明确要求“双证”的场景中,会受限。
一句话总结:申硕难在“入学后考试通过率低、过程繁琐、最终只有单证”。
如何选择?看你的目标
-
选择联考 (考研),如果你:
- 目标是“双证”:需要研究生学历作为敲门砖,比如考公务员、进国企事业单位、或者某些对学历有硬性要求的工作。
- 是应届生或时间充裕:可以脱产或辞职备考,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四门科目的复习中。
- 追求名校光环:希望通过一次考试进入顶尖学府,接受系统的学术训练。
- 学习能力强,不怕竞争:自信能在一众考生中脱颖而出。
-
选择申硕,如果你:
- 目标是“学位证”:为了在现有岗位上评职称、升职加薪、读博深造(部分院校允许)、或者单纯为了提升个人学识和背景。
- 是在职人士:工作稳定,不想放弃工作,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需要更灵活的备考方式。
- 基础相对薄弱,但学习有毅力:不追求高分,只求“60分万岁”,并且愿意在几年内慢慢通过考试。
- 预算充足:需要先支付课程研修班的学费(通常在几万元不等)。
| 联考 (考研) | 申硕 | |
|---|---|---|
| 难度类型 | 选拔性难度 (高竞争、高淘汰) | 通过性难度 (知识细碎、过程漫长) |
| 挑战 | 一次性、高强度、高压力 | 持久战、零散时间、单科压力 |
| 回报 | 双证 (学历+学位),含金量全面 | 单证 (学位),专业含金量高 |
哪个更难,取决于你的个人情况。 对于一个脱产备考的应届生来说,申硕的英语和专业课可能很简单;但对于一个每天加班到深夜的在职人士来说,联考的四门课简直是天方夜谭。
明确你的目标,评估你的时间和精力,然后选择最适合你的那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