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拓展游戏是一种非常有趣且有效的方式,它能打破思维定势,激发想象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游戏可以在团队建设、头脑风暴、亲子互动或个人练习中进行。

下面我将这些游戏分为几大类,并提供详细的规则、玩法和创新点,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第一类:打破常规与联想游戏
这类游戏的核心是强迫你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建立看似不相关事物之间的新联系。
随机词语组合
- 目标: 将两个或多个不相关的词语联系起来,创造一个新概念或故事。
- 玩法:
- 准备一些词语卡片,分别写在两个不同的盒子里(盒子A:香蕉、宇宙、机器人、影子;盒子B:雨伞、冰箱、梦想、时间)。
- 从每个盒子里各抽一个词。
- 参与者有1-2分钟时间,将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并讲一个简短的故事、发明一个新产品,或者提出一个独特的观点。
- “香蕉”和“时间” -> “一种能让你品尝到不同年代香蕉口味的时光机冰淇淋”。
- 创新点: 打破逻辑和经验的束缚,训练大脑进行非线性思考,难度可以随词语数量的增加而提升。
假如...会怎样?
- 目标: 通过改变一个基本设定,激发对世界的全新想象。
- 玩法:
- 提出一个颠覆性的“假如”问题。
- 参与者围绕这个新设定,展开讨论、讲故事或提出解决方案。
- 经典问题示例:
- 假如人类不需要睡觉,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 假如重力消失了,我们首先要做什么?
- 假如动物能说话,它们会抱怨什么?
- 假如颜色有味道,草莓会是什么味道?
- 创新点: 挑战我们对“理所当然”的假设,从根本重构问题,从而催生出颠覆性的想法。
功能转换
- 目标: 为一个日常物品找到至少3种与它原始功能完全不同的新用途。
- 玩法:
- 指定一个常见物品,如“回形针”、“砖块”、“橡皮筋”或“手机”。
- 每个人在3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写下这个物品的新用途。
- “砖块”的新用途:门挡、书架的隔板、锻炼肌肉的哑铃、垫高桌子的垫块、艺术创作的材料、棋盘游戏的棋子...
- 创新点: 训练发散性思维,克服“功能固着”心理,即认为一个物品只有一种固定用途。
第二类:语言与文字游戏
这类游戏通过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和趣味性,激发创造力和幽默感。
故事接龙
- 目标: 共同创作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意外转折的故事。
- 玩法:
- 第一个人用一句话开始一个故事(“在一个下雨的午后,我发现我家的猫在用电脑打字。”)。
- 下一个人接上一句,必须延续前一句的情节,并加入新的元素。
- 以此类推,故事变得越来越离奇和有趣。
- 创新玩法: 设定一个规则,比如每句话必须包含一个“不可能”的元素,或者每句话只能用5个字。
- 创新点: 训练即兴反应能力、逻辑衔接能力和想象力,鼓励“yes, and...”(是的,..)的接纳式思维。
重新定义
- 目标: 为一个普通或负面的词语创造一个全新的、积极或有趣的定义。
- 玩法:
- 提出一个词语,如“失败”、“无聊”、“排队”或“错误”。
- 每个人为这个词创造一个新定义,并解释为什么这个定义更好。
- “失败” -> “成功的数据收集点”;“无聊” -> “大脑进入待机模式,准备下载新灵感”。
- 创新点: 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视角,培养积极心态和重构问题的能力。
6W1H创意追问
- 目标: 对一个简单的问题或事物进行深度刨根问底,发现新的可能性。
- 玩法:
- 选择一个简单的事物或问题,如“杯子”或“如何让更多人爱上阅读?”。
- 团队成员轮流用6W1H(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提问,但要求每个问题都必须有创意,不能是常规问题。
- 示例(针对“杯子”):
- Why: 为什么杯子必须是圆的?(Why must a cup be round?)
- What: 如果杯子能显示里面液体的温度会怎样?(What if the cup could display the temperature of the liquid?)
- How: 如何让杯子在喝完最后一口时给你一个惊喜?(How can a cup give you a surprise when you take the last sip?)
- 创新点: 系统性地从不同维度解构问题,避免思维盲点,挖掘深层需求。
第三类:视觉与空间思维游戏
这类游戏通过图像、符号和空间关系,激发视觉化思考和空间想象力。
一笔画成
- 目标: 不重复、不间断地用一笔画出给定的图形。
- 玩法:
- 给出一些经典的一笔画图形(如欧拉路径问题)。
- 让参与者尝试画出。
- 升级玩法: 让参与者自己设计一个一笔画图形,并让其他人来挑战。
- 创新点: 训练逻辑思维、空间规划和路径寻找能力,是算法思维的早期游戏化体现。
物体重组
- 目标: 用一组简单的形状(如七巧板)拼出指定的图案,或者创造一个全新的东西。
- 玩法:
- 提供七巧板或乐高积木。
- 任务一(模仿): 拼出一个指定的动物或物体。
- 任务二(创造): 用所有积木,拼出一个“能代表‘快乐’的抽象物体”。
- 创新点: 训练形状组合能力、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画解读
- 目标: 从一幅抽象画中解读出故事、情绪或商业概念。
- 玩法:
- 展示一幅抽象画作(可以是康定斯基、蒙克等人的作品,也可以是AI生成的)。
- 参与者轮流分享他们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
- 商业应用: “这幅画如何描述我们公司的现状?”或“用这幅画来推广一款新产品,你会怎么说?”
- 创新点: 训练隐喻性思维、联想能力和从模糊信息中提取意义的能力。
第四类:逻辑与结构游戏
这类游戏通过建立规则、分类和排序,培养系统性思维和结构化能力。
30秒广告
- 目标: 在极短的时间内,为一个“不可能卖出去”的东西创作一个广告。
- 玩法:
- 提出一个荒谬的产品,如“水下电吹风”、“会唱歌的石头”或“给蚊子用的驱蚊器”。
- 参与者有30秒时间,用最吸引人的方式“卖”出这个产品,强调其独特的卖点。
- 创新点: 训练提炼核心卖点、快速构思和说服表达的能力,是创意思维的实战演练。
分类挑战
- 目标: 用一个全新的、非显而易见的标准对一组杂乱物品进行分类。
- 玩法:
- 准备一堆杂乱的小物件(如回形针、橡皮、硬币、别针、夹子、纽扣)。
- 第一个人提出一个分类标准,但不能是按“用途”或“材质”等常规标准。
- “按它们在黑暗中发光的潜力分类”或“按它们的历史感分类”。
- 其他人根据这个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解释理由。
- 创新点: 打破惯性分类思维,学会从不同维度(如情感、可能性)对事物进行组织。
如何组织和进行这些游戏?
- 明确目标: 是为了破冰、团队建设,还是解决特定问题?
- 营造氛围: 创造一个安全、无评判的环境,强调“没有坏点子”,鼓励大胆尝试。
- 设定规则: 清晰说明游戏规则和时间限制,确保公平。
- 鼓励参与: 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可以用轮流制或随机点名。
- 记录与回顾: 用白板或便签纸记录下所有想法,游戏结束后,可以一起回顾,看看哪些想法最有潜力,为什么。
这些游戏不仅是娱乐,更是思维的“健身操”,经常练习,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开放,并且能够更从容地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祝你玩得开心,创意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