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罗辑思维2025年营收下滑了吗?

  1. 罗辑思维这个IP本身的“营业”状况创作、知识付费产品的表现。
  2. “罗辑思维”这个商业主体(即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营业状况:即其公司的财务数据、业务板块和市场表现。

综合来看,罗辑思维目前正处在一个转型阵痛期,它已经度过了野蛮生长的黄金时代,进入了成熟、多元但面临挑战的阶段。

罗辑思维2025年营收下滑了吗?-图1


总体状况:从现象级IP到成熟文化品牌

罗辑思维由罗振宇于2012年创立,最初以每天60秒的微信语音和后来的视频节目《罗辑思维》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知识付费领域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它经历了几个关键阶段:

  • 2012-2025年:野蛮生长与品牌奠基期

    • 标志性事件:“李约瑟难题”跨年演讲、众筹《得到》App、推出《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等爆款课程。
    • 特点:通过“有种、有趣、有料”的内容和“U盘式生存”等概念,吸引了大量早期知识付费用户,奠定了“罗辑思维”的品牌基础。
  • 2025-2025年:巅峰与商业化期

    • 标志性事件:得到App上线,成为知识付费的“超级App”;举办“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形成年度文化IP。
    • 特点:商业模式成熟,用户规模和付费意愿达到顶峰,成为知识付费领域的绝对头部。
  • 2025年至今:转型与挑战期

    • 标志性事件:罗振宇宣布“不再亲自做内容”,将重心转向幕后管理和公司战略;“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内容风格转向,引发讨论。
    • 特点:面临增长瓶颈、内容同质化、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公司开始进行业务多元化探索和内部组织调整。

核心业务板块分析

罗辑思维的营收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板块,它们的状况各不相同:

知识付费产品(得到App)

这是罗辑思维的基本盘和核心收入来源,但也是面临挑战最大的部分。

  • 现状

    • 用户规模趋于稳定:经过高速增长后,得到App的日活跃用户和总付费用户数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平台期,很难再现早期爆发式增长。
    • 内容生态:App内课程、电子书、听书等产品线依然丰富,但爆款效应减弱,早期如《薛兆丰的经济学课》那种现象级课程难再复制,用户对内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 竞争加剧:面临着“樊登读书”、“喜马拉雅”、“小宇宙”以及各类垂直领域知识平台的激烈竞争,用户的选择更多,付费意愿更趋理性。
    • “得到”品牌本身:已经成功从一个IP转型为一个独立的知识服务品牌,其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创始人罗振宇个人。
  • 小结:这块业务是公司的“现金牛”,但增长引擎已明显放缓,需要持续通过高质量内容和产品创新来维持用户粘性和付费意愿。

“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这是罗辑思维最具影响力的文化IP,也是年度最重要的品牌活动。

  • 现状

    • 影响力依然巨大:每年12月31日的跨年演讲,依然是全国性的文化事件,线上线下观看人次以亿计,是品牌曝光和用户连接的核心场景。
    • 内容争议:近年来,演讲内容从“知识总结”向“趋势观察”和“人生思考”转变,部分观众认为其“格局变小”或“不够硬核”,但这反映了罗振宇和团队对时代变化的思考。
    • 商业价值:门票收入、品牌赞助、衍生品销售等依然是重要的营收来源,但其核心价值更多在于品牌塑造和用户心智占领
  • 小结:跨年演讲是罗辑思维的“金字招牌”,虽然内容引发讨论,但其作为年度文化符号的地位依然稳固,是公司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出版与电商

  • 出版:罗辑思维团队策划和出版了多本畅销书,如《罗辑思维》系列、《文明之光》等,这部分业务稳定,但并非主要收入来源,更多是品牌内容的延伸。
  • 电商:早期通过“卖书”切入,后来也尝试过各种“严选”商品,电商业务始终未能成为核心增长点,规模有限。

新业务探索(如“少年得到”)

  • 现状:公司曾大力投入K12教育领域,推出“少年得到”,希望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 挑战: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整个K12教培行业受到巨大冲击,相关业务发展受阻,这也是罗辑思维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这表明公司在业务多元化探索上面临着政策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财务状况与市场表现(基于公开信息)

罗辑思维的主体公司“北京思维造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于2025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为300542,通过其发布的财报,我们可以窥见其营业状况:

  • 营收增长放缓:财报显示,公司的营收增速在近几年明显放缓,从早期的翻倍增长,到个位数增长,甚至个别年份出现下滑,这反映了知识付费市场整体进入成熟期,公司增长动能减弱。
  • 盈利能力承压:为了维持市场地位和进行新业务探索,公司在内容研发、市场推广和人才上的投入持续增加,导致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较高,挤压了利润空间,公司近年来处于微利或盈亏平衡点附近
  • 股价表现: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股价自上市以来表现不佳,长期处于破发状态,市值远低于上市高点,这反映了资本市场对该公司成长性的担忧。

总结与展望

当前营业状况总结:

  1. 成功转型为成熟公司:罗辑思维已经从一个依赖创始人个人魅力的IP,成功转型为一个拥有稳定业务矩阵、成熟产品和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文化科技公司。
  2. 核心业务承压:作为基本盘的知识付费业务(得到App)增长见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内容创新的压力。
  3. 品牌价值犹存:“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依然是其最重要的IP,每年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品牌势能。
  4. 财务进入稳健期:营收增长放缓,公司更注重精细化运营和盈利能力,而非盲目扩张。
  5. 战略处于调整期:创始人退居幕后,公司正在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应对市场变化和行业挑战。

未来展望:

罗辑思维的下一步将取决于它能否成功应对以下几个问题:

  • 内容创新:如何在存量市场中,通过更高质量、更垂直、更有趣的内容来激活老用户、吸引新用户?
  • 业务破局:能否在知识付费之外,找到新的、可持续的商业增长点?在B端企业服务、线下活动、内容出海等方面是否有突破?
  • 组织活力:创始人离开一线后,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能否保持创新和活力,避免陷入大公司的僵化?

罗辑思维的“营业状况”可以用“守成有余,开拓不足”来形容,它不再是那个引领风口的“野蛮人”,而是一个在知识服务领域深耕的“稳健的匠人”,未来的挑战在于,它能否在守住基本盘的同时,找到撬动下一个增长杠杆的支点。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