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现象 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热现象
核心概念
- 温度
- 定义: 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宏观体现。
- 单位:
- 摄氏度 (°C)
- 热力学开尔文
- 测量工具: 温度计
- 原理: 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如水银、酒精温度计)或热电效应(如热电偶、红外测温仪)。
- 热量
- 定义: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转移的量度,它是一个过程量,而不是状态量。
- 单位: 焦耳
- 关键点:
- 条件:必须有温度差。
- 方向: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 内能
- 定义: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 影响因素:
- 温度(主要影响分子动能)
- 物质种类
- 物态(固、液、气)
- 体积(主要影响分子势能)
- 与热量的关系: 热量是内能改变的一种方式。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 热传导
- 定义: 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沿着物体传到低温部分,或从一个物体传到与之接触的另一个物体。
- 条件: 物体直接接触。
- 特点:
- 固体中最主要的传热方式。
- 介质中的分子不发生宏观移动,只通过振动和碰撞传递能量。
- 实例:
- 手握冰块,感觉冷。
- 金属勺子放入热水中,勺柄很快变热。
- 煎饼时,热量通过锅传导给饼。
- 对流
- 定义: 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热量的方式。
- 条件: 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
- 特点:
- 流体靠密度差形成循环流动(热胀冷缩)。
- 是流体传热的主要方式。
- 实例:
- 烧水时,整壶水都变热。
- 空调制冷时,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
- 风的形成。
- 热辐射
- 定义: 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不需要任何介质。
- 条件: 任何温度的物体都在进行,温度越高,辐射越强。
- 特点:
- 真空中热传递的主要方式(如太阳传热到地球)。
- 传热速度快,形式是电磁波。
- 实例:
- 太阳的热量到达地球。
- 烤箱里的食物被加热。
- 人靠近火堆感到温暖。
物态变化
- 定义: 物质从一种状态(固、液、气)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 六种变化:
- 熔化: 固 → 液 (吸热)
- 特点: 吸热,温度不变(熔点)。
- 实例: 冰融化成水。
- 凝固: 液 → 固 (放热)
- 特点: 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点)。
- 实例: 水结成冰。
- 汽化: 液 → 气 (吸热)
- 方式:
- 蒸发: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 沸腾: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达到沸点时才能发生。
- 实例: 湿衣服变干,水烧开。
- 方式:
- 液化: 气 → 液 (放热)
- 方法: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 实例: 夏天冰棒冒“白气”(小水珠),冬天人哈出“白气”。
- 升华: 固 → 气 (吸热)
- 特点: 直接跳过液态。
- 实例: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直接变成气体,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
- 凝华: 气 → 固 (放热)
- 特点: 直接跳过液态。
- 实例: 霜的形成,窗户上的冰花,雪花的形成。
- 熔化: 固 → 液 (吸热)
热膨胀
- 定义: 一般物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会膨胀;温度降低时,体积会收缩的现象。
- 特殊情况:
- 水反常膨胀: 水在 0°C ~ 4°C 之间,温度升高,体积反而减小,密度在 4°C 时最大。
- 实例: 冬天,自来水管冻裂;湖水结冰时,表面冰下水温为 4°C,保护水生生物。
- 应用与危害:
- 应用: 温度计、铁轨间留缝隙、桥梁设伸缩缝。
- 危害: 玻璃瓶盖拧不开时,用热水烫瓶盖。
热学定律与公式
-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
- 物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外界对它做的功与它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和。
- 公式:
ΔU = Q + WΔU: 内能变化量Q: 物体吸收的热量(吸热为正,放热为负)W: 外界对物体做的功(对物体做功为正,物体对外做功为负)
- 热量计算公式
- 吸热/放热公式:
- 公式:
Q = c * m * Δt -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 c: 比热容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C所吸收的热量)
- m: 物体的质量
- Δt: 温度的变化量 (末温 - 初温)
- 公式:
- 燃料燃烧放热公式:
- 公式:
Q = q * m - q: 热值 (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m: 燃料的质量
- 公式:
- 吸热/放热公式:
生活应用与科技前沿
- 生活应用
- 厨房: 烧水、炒菜(利用热传递)、高压锅(提高沸点)。
- 交通: 汽车发动机(热机)、汽车散热系统(对流和热传导)。
- 建筑: 保温瓶(真空层隔断对流和热传导,镀银层反射热辐射)、双层玻璃窗。
- 取暖/制冷: 空调(制冷剂液化放热、汽化吸热)、暖气片(热对流)。
- 科技前沿
- 热机: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如蒸汽机、内燃机。
- 制冷技术: 冰箱、空调、液氮冷冻技术。
- 新能源: 地热能(利用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利用热辐射)。
- 热电材料: 将温差直接转化为电能(塞贝克效应),或用电产生温差(帕尔贴效应)。
安全与健康
- 防烫伤: 远离高温物体,小心蒸汽。
- 防冻伤: 在低温环境下注意保暖。
- 中暑: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散热困难导致。
- 能源节约:
- 穿棉质衣物(保暖性好,因为棉絮中空气不易对流)。
- 及时关闭不用的电器,减少热量散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