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散发思维,AI时代如何突破传统思维瓶颈?

什么是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是一种从给定的信息、点子或问题出发,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产生多种可能答案、设想或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散发思维,AI时代如何突破传统思维瓶颈?-图1

它的核心特点是:从一个中心点向外辐射,追求“量”多、“路”广、“思”异。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烟花

  • 中心引线:就是你的问题或初始想法(“回形针有什么用?”)。
  • 炸开的火花:就是由此产生的各种各样、天马行空的想法(可以当牙签、可以当天线、可以当鱼钩、可以掰直了当尺子……)。

与发散性思维相对的是收敛性思维,它追求的是从众多可能性中,通过逻辑分析、筛选和评估,找到唯一或最优的答案,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漏斗,把很多想法汇集到一个点上。

真正的创新过程,往往是在“发散”和“收敛”之间不断循环、迭代的过程。


发散性思维的核心特征

根据创造力研究之父乔伊·吉尔福德的定义,发散性思维主要有四个核心特征:

  1. 流畅性

    • 定义:指在单位时间内产生想法的数量,想法越多,思维就越流畅。
    • 例子:在1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写出“砖头”的用途,能写出10个的人比写出5个的人,在流畅性上更胜一筹。
  2. 变通性 / 灵活性

    • 定义:指能够突破思维定势,从不同类别、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想法的类别越多,变通性越强。
    • 例子:同样是“砖头”的用途,如果一个人只想到“建筑”类(盖房子、砌墙),而另一个人想到了“武器”类(当飞镖、当锤子)、“玩具”类(当积木、当画板)、“工具”类(当垫高物、当称重物),那么后者的变通性就更好。
  3. 独创性

    • 定义:指想法的新颖、独特和不寻常程度,那些别人想不到的、出人意料的想法,就体现了独创性。
    • 例子:当大家都在说砖头可以盖房子时,有人说“可以把砖头磨成粉,制成颜料”,或者“在砖头上刻字,做成镇纸或艺术品”,这就是独创性的体现。
  4. 精进性

    • 定义:指对已有的想法进行补充、完善、细化或提升,使其更具体、更精致、更可行的能力。
    • 例子:对于“用砖头当书架”这个想法,有人可能会进一步精进:“如何将砖头和木板组合成一个稳固又美观的书架?需要多少块砖?如何处理砖头的边缘使其不伤手?” 这就是对想法的精进。

如何培养和提升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可以刻意练习的技能,以下是一些非常有效的方法:

  1. 头脑风暴

    • 核心原则:追求数量、不评判、鼓励异想天开、结合并改进他人想法。
    • 实践:找一群人,围绕一个明确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自由发言,记录下所有想法,不做任何好坏评判。
  2. 使用思维导图

    • 方法:将中心主题写在纸中央,然后像树枝一样向四周发散,写下相关的关键词、想法和子主题,它能非常直观地展示你的思维路径和联想网络。
  3. SCAMPER 法则 这是一个强大的创意思考工具,通过七个角度来激发新想法:

    • Substitute (替代):可以用什么来替代现有的元素?
    • Combine (合并):可以把什么和它结合起来?
    • Adapt (改造):可以借鉴什么其他事物的原理?
    • Modify/Magnify (修改/放大):可以改变它的形状、颜色、功能吗?可以放大它吗?
    • Put to another use (转作他用):除了现在的用途,还能用来做什么?
    • Eliminate (消除):可以去掉或简化什么部分?
    • Reverse/Rearrange (反转/重排):可以把它的顺序、位置或流程反过来吗?
  4. 六顶思考帽

    • 方法:由爱德华·德·博诺提出,通过戴上不同颜色的“帽子”来代表不同的思维模式,从而强制自己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 白帽:客观事实和数据。
      • 红帽:情感、直觉和感觉。
      • 黑帽:谨慎、批判性的风险和困难。
      • 黄帽:乐观、积极的价值和利益。
      • 绿帽:创新、探索新的可能性和创意。
      • 蓝帽:控制、组织和思考整个过程的“主持人”。
  5. 强制联系法

    • 方法:随机选择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然后强制自己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基于此产生新想法。“云朵”和“自行车”,可以产生“云朵形状的自行车头盔”、“利用云层数据预测骑行路况的App”等。
  6. 打破常规,换个角度看问题

    • 实践
      • 反向提问:不要问“如何提高用户满意度?”,而是问“如何才能让用户最不满意?”,然后反向思考。
      • 类比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自然界中是如何解决的?”(模仿蜂巢结构来设计更高效的仓储系统)。
      • 角色扮演:如果我是我的客户/我的竞争对手/一个外星人,我会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发散性思维的实际应用

发散性思维不仅仅适用于艺术家和发明家,它在各个领域都至关重要:

  • 商业领域:新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策略、商业模式创新、解决客户投诉。
  • 科技领域:算法设计、产品功能迭代、寻找技术难题的突破口。
  • 教育领域:教师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案,学生寻找问题的多种解法。
  • 日常生活:规划周末活动、解决家庭矛盾、寻找职业发展的新方向。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的源泉,它教会我们不要满足于第一个想到的“标准答案”,而是勇敢地探索未知,拥抱多样性,在看似混乱的想法海洋中寻找闪光的宝石。

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关键在于:保持好奇心、敢于质疑、不怕犯错,并持续地、有意识地进行练习。 下次当你遇到问题时,先别急着寻找“正确答案”,而是先问自己:“我还能想到哪些可能?”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