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根 是 STP战略,决定了营销的方向和目标。
- 树干 是 4P理论,是营销的核心执行框架。
- 枝叶 是 CRM 和各种营销工具,让营销活动更加丰满和有效。
- 阳光雨露 是 营销流程与趋势,确保大树持续生长。
营销学思维导图 (总览)
中心主题:营销学

-
第一部分:营销战略
- 1 市场细分
- 定义: 将整体市场划分为具有相似需求和特征的购买者群体的过程。
- 细分依据:
- 地理细分: 国家、地区、城市、气候、人口密度。
- 人口细分: 年龄、性别、收入、职业、教育、家庭生命周期、宗教、种族。
- 心理细分: 社会阶层、生活方式、个性、价值观。
- 行为细分: 购买时机、追求的利益、使用者地位、使用率、忠诚度、对产品的态度。
- 2 目标市场选择
- 定义: 评估各个细分市场的吸引力,并选择一个或多个进入的过程。
- 选择模式:
- 无差异营销: 忽略细分差异,用一种产品覆盖整个市场。
- 差异化营销: 针对不同细分市场设计不同产品和营销方案。
- 集中营销: 集中所有资源于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细分市场。
- 微观营销: 为个体或本地客户群体定制产品和营销方案。
- 3 市场定位
- 定义: 为产品或品牌在目标顾客心中树立一个清晰、独特且有吸引力的形象。
- 定位策略:
- 属性定位: 强调产品的独特属性。
- 利益定位: 强调产品能为顾客带来的利益。
- 用途定位: 将产品定位为某种特定用途的最佳选择。
- 用户定位: 将产品与某类用户联系起来。
- 竞争者定位: 与竞争对手进行对比。
- 质量/价格定位: 基于质量和价格进行定位(如:高端、性价比)。
- 定位工具: 定位图 - 用于在二维空间中展示品牌竞争格局。
- 1 市场细分
-
第二部分:营销组合 - 4P理论 (核心)
- 1 产品
- 定义: 满足顾客需求和欲望的任何东西。
- 三个层次:
- 核心产品: 顾客真正购买的基本利益或服务。
- 形式产品: 产品的外观、质量、品牌、包装、样式等。
- 延伸产品: 安装、培训、保修、交付、售后服务等附加价值。
- 产品组合决策:
- 产品线: 功能相似的一组产品。
- 产品组合宽度/广度: 企业拥有多少条产品线。
- 产品组合长度: 企业产品线中产品的总数。
- 产品组合深度: 每条产品线中有多少种产品。
- 产品组合相关性: 各条产品线在最终用途、生产条件、分销渠道等方面的相关程度。
- 产品生命周期:
- 导入期: 上市初期,销量低,促销成本高。
- 成长期: 销量快速增长,利润增加。
- 成熟期: 销量达到顶峰,竞争激烈,利润稳定或下降。
- 衰退期: 销量和利润持续下降。
- 2 价格
- 定义: 顾客为获得产品所需支付的金额。
- 定价目标:
- 利润导向: 实现最大化利润、满意利润。
- 销售导向: 获取最大市场份额、销售额。
- 生存导向: 在激烈竞争或市场萧条时维持运营。
- 品牌导向: 树立高端或优质的品牌形象。
- 定价方法:
- 成本加成定价法: 成本 + 期望利润。
- 目标收益定价法: 根据目标利润倒推价格。
- 价值基础定价法: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定价。
- 竞争基础定价法: 参考竞争对手的价格。
- 定价策略:
- 新产品定价: 撇脂定价(高价)、渗透定价(低价)。
- 产品组合定价: 捆绑定价、可选产品定价、副产品定价。
- 折扣与折让: 现金折扣、数量折扣、季节折扣、折让。
- 心理定价: 尾数定价(9.9元)、声望定价。
- 3 渠道
- 定义: 使产品或服务能够被使用或消费的途径。
- 渠道功能: 信息、促销、谈判、订货、融资、承担风险、占有实体、付款、所有权转移。
- 渠道结构:
- 长度:
- 零阶渠道: 直接销售(制造商 → 消费者)。
- 一阶渠道: 制造商 → 零售商 → 消费者。
- 二阶渠道: 制造商 → 批发商 → 零售商 → 消费者。
- 宽度:
- 独家分销: 在特定区域只使用一家中间商(奢侈品)。
- 选择性分销: 在特定区域使用有限几家中间商(家电)。
- 密集分销: 尽可能多地使用中间商(快消品)。
- 长度:
- 渠道决策: 选择渠道类型、确定中间商数量、明确渠道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 4 推广
- 定义: 传播产品信息、说服目标顾客购买、建立品牌形象的活动。
- 推广组合:
- 广告: 由明确出资者发起的、通过付费媒体进行的非人员信息传播。
- 公共关系: 通过获得有利的宣传和建立良好的声誉来与公众建立良好关系。
- 销售促进: 短期刺激工具,鼓励购买或销售产品(如:打折、买赠、抽奖)。
- 人员推销: 销售人员与一个或多个潜在顾客面对面沟通,推销产品。
- 直复营销: 使用媒介与可测量的个人消费者进行互动,并从他们那里获得可测量的回应。
- 数字营销: 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等进行推广。
- 1 产品
-
第三部分:客户关系管理
- 1 核心理念: 从交易导向转向关系导向,建立长期、互利的客户关系。
- 2 客户生命周期价值: 衡量一个客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为企业带来的总利润。
- 3 客户忠诚度计划: 通过会员、积分、特权等方式奖励回头客。
- 4 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 满意是基础,忠诚是目标。
- 5 客户流失管理: 识别并挽留有流失风险的客户。
-
第四部分:营销流程与工具
- 1 营销信息系统:
- 内部报告系统: 订单、销售额、成本等内部数据。
- 营销情报系统: 收集外部环境信息(竞争对手、趋势)。
- 营销调研系统: 针对特定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
- 营销决策支持系统: 帮助管理者分析复杂信息和制定决策。
- 2 市场调研:
- 方法: 定性研究(焦点小组、深度访谈)、定量研究(问卷调查、实验法)。
- 流程: 确定问题 → 制定方案 → 收集数据 → 分析数据 → 得出结论。
- 3 营销数据分析:
- KPIs (关键绩效指标): 销售额、市场份额、客户获取成本、客户生命周期价值、转化率、网站流量等。
- 工具: Google Analytics, CRM系统, 数据分析软件。
- 1 营销信息系统:
-
第五部分:新兴趋势与领域
- 1 数字营销:
- 搜索引擎优化: 提升网站在搜索引擎中的自然排名。
- 搜索引擎营销: 通过付费广告(如Google Ads)获取流量。
- 社交媒体营销: 在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进行营销。
- 内容营销: 创造有价值的内容吸引和留住目标受众。
- 电子邮件营销: 通过邮件与客户沟通和促销。
- 影响者营销: 与有影响力的个人合作推广产品。
- 2 社会责任营销: 将营销活动与社会、环境责任相结合,提升品牌形象。
- 3 体验营销: 通过创造引人入胜的体验来建立品牌与顾客的情感连接。
- 4 整合营销传播: 确保所有营销渠道和工具传递一致、协同的品牌信息。
- 1 数字营销:
如何使用这份思维导图?
- 系统性学习: 从“营销战略”开始,理解营销的顶层设计,再到“4P理论”学习具体战术,最后了解客户关系和未来趋势,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 案例分析: 找一个你喜欢的品牌(如:苹果、小米、星巴克),尝试用这个思维导图去分析它的营销策略。
- STP: 它的目标客户是谁?它的市场定位是什么?
- 4P: 它的产品有什么特点?定价策略是怎样的?通过哪些渠道销售?做了哪些推广活动?
- CRM: 它如何维护客户关系?
- 制定营销计划: 如果你需要为某个产品或品牌制定营销计划,可以按照这个思维导图的结构来组织你的思路,确保没有遗漏关键环节。
希望这份详细的营销学思维导图对你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