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2025小升初思维拓展题难吗?最新考点有哪些?

计算与巧算

考察的不是死记硬背的公式,而是对数字的敏感度和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的能力。

2025小升初思维拓展题难吗?最新考点有哪些?-图1

例题1: 计算:999 × 222 + 333 × 334

思路点拨: 直接计算非常繁琐,观察数字特点,999是333的3倍,我们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巧算。

解题步骤:

  1. 将999表示为 3 × 333原式 = (3 × 333) × 222 + 333 × 334
  2. 利用乘法结合律,先计算 3 × 222= 333 × (3 × 222) + 333 × 334 = 333 × 666 + 333 × 334
  3. 333是两个乘法的共同因数,可以提取出来,应用乘法分配律。 = 333 × (666 + 334)
  4. 计算括号内的和。 = 333 × 1000
  5. 得出最终结果。 = 333000

例题2: 计算:1/2 + 1/6 + 1/12 + 1/20 + 1/30

思路点拨: 直接通分计算会很复杂,观察分母:2, 6, 12, 20, 30...可以发现它们可以拆分成两个连续自然数的积。 2 = 1 × 2 6 = 2 × 3 12 = 3 × 4 这样的分数可以拆成两个分数的差,即 1/(n × (n+1)) = 1/n - 1/(n+1),这就是“裂项相消法”。

解题步骤:

  1. 将每个分数进行拆分。 原式 = 1/(1×2) + 1/(2×3) + 1/(3×4) + 1/(4×5) + 1/(5×6) = (1/1 - 1/2) + (1/2 - 1/3) + (1/3 - 1/4) + (1/4 - 1/5) + (1/5 - 1/6)
  2. 去掉括号,观察中间的项。 = 1 - 1/2 + 1/2 - 1/3 + 1/3 - 1/4 + 1/4 - 1/5 + 1/5 - 1/6
  3. 中间的 -1/2+1/2-1/3+1/3 等都相互抵消了。 = 1 - 1/6
  4. 计算最终结果。 = 5/6

数论与逻辑推理

是思维拓展的重头戏,需要严谨的推理过程。

例题1: 有3个袋子,分别装着两个球,一个袋子里装着两个白球,一个袋子里装着两个黑球,还有一个袋子里装着一白一黑,但所有袋子的标签都贴错了,你只能从其中一个袋子里摸出一个球,就能确定所有袋子里球的颜色吗?应该从哪个袋子摸?

思路点拨: 关键信息是“所有标签都贴错了”,这是一个绝对的条件,我们要利用它。

解题步骤:

  1. 选择目标:我们应该选择标签为“一白一黑”的袋子来摸,因为其他两个袋子(标签为“两白”和“两黑”)如果摸出球,只能排除一种可能性,无法完全确定,而“一白一黑”这个标签是错的,所以这个袋子要么是“两白”,要么是“两黑”,确定性更高。
  2. 进行操作:我们从标签为“一白一黑”的袋子里摸出一个球。
  3. 分析情况
    • 情况A:如果摸出的是白球
      • 因为标签是错的,所以这个袋子不可能是一白一黑。
      • 既然摸出了白球,那它也不可能是两个黑球。
      • 这个袋子一定是两个白球
      • 我们确定了“两白”袋子,剩下的两个袋子,标签分别是“两白”和“两黑”。
      • 标签为“两白”的袋子,因为标签是错的,所以它不可能是两白,也不可能是我们刚确定的两白(因为已经被占了),所以它只能是一白一黑
      • 剩下的那个标签为“两黑”的袋子,自然就是两个黑球了。
    • 情况B:如果摸出的是黑球
      • 同理,这个袋子标签是错的,所以不可能是“一白一黑”。
      • 既然摸出了黑球,那它也不可能是两个白球。
      • 这个袋子一定是两个黑球
      • 后续推理同理,标签为“两黑”的袋子就是“一白一黑”,标签为“两白”的袋子就是“两个白球”。

应该从标签为“一白一黑”的袋子里摸一个球,就能推断出所有袋子里球的颜色。


几何与空间想象

考察学生的图形观察、空间想象和动手操作能力。

例题1: 一个正方体的木块,在它的表面涂上红色,将它锯成27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即3×3×3),请问: (1) 三面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2) 两面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3) 一面涂有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4) 没有涂上红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思路点拨: 可以想象一个魔方,每个小正方体的涂色情况取决于它在原大正方体中的位置。

解题步骤:

  1. 三面涂色:这些小正方体位于大正方体的顶点处,一个正方体有8个顶点。

    • 三面涂色的有 8 个。
  2. 两面涂色:这些小正方体位于大正方体的上,但不在顶点,每条棱上有3个小正方体,去掉2个顶点,剩下 3 - 2 = 1 个,正方体有12条棱。

    • 两面涂色的有 12 × 1 = 12 个。
  3. 一面涂色:这些小正方体位于大正方体的的中心部分,不在棱上,每个面是一个3×3的网格,去掉边缘一圈,中心剩下 1 × 1 = 1 个,正方体有6个面。

    • 一面涂色的有 6 × 1 = 6 个。
  4. 没有涂色:这些小正方体位于大正方体的内部,完全被其他小正方体包围,它是一个更小的正方体,即 1 × 1 × 1

    • 没有涂色的有 1 个。

验证8 + 12 + 6 + 1 = 27,与总数相符,答案正确。


应用题与行程问题

将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结合,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例题1: 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距210千米?

思路点拨: “相距210千米”有两种可能:

  1. 两车还没有相遇,此时两车走过的路程和是 420 - 210 = 210 千米。
  2. 两车已经相遇并继续前行,此时两车走过的路程和是 420 + 210 = 630 千米。

我们需要分别计算这两种情况。

解题步骤:

  1. 未相遇时

    • 两车相向而行,速度和为 60 + 80 = 140 (千米/小时)。
    • 需要共同走过的路程为 420 - 210 = 210 (千米)。
    • 所需时间为 210 ÷ 140 = 1.5 (小时)。
  2. 相遇后

    • 两车相向而行,速度和仍为 140 (千米/小时)。
    • 需要共同走过的路程为 420 + 210 = 630 (千米)。
    • 所需时间为 630 ÷ 140 = 4.5 (小时)。

1.5小时后或4.5小时后,两车相距210千米。


思维拓展的通用方法

不要害怕,可以尝试以下通用策略:

  1. 审题画图:把题目中的关键信息用图形(线段图、示意图、表格等)画出来,化抽象为具体。
  2. 寻找规律:观察数字、图形或事件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如等差、等比、周期性)。
  3. 假设推理:对于逻辑题,可以做一个合理的假设,然后根据这个假设进行推理,如果出现矛盾,则假设不成立。
  4. 逆向思考:从问题的结果出发,倒推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5. 转化思想: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如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6. 动手操作:对于一些几何或排列组合问题,用小纸片、小积木等动手摆一摆,能帮助你找到思路。

希望这些例题和思路能对你有所帮助!最重要的是多练习,多总结,培养自己“数学地思考”的习惯。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