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2025景观设计手绘,AI时代如何提升思维表达力?

“手绘”(技法与工具)和“思维表达”(过程与逻辑)。

2025景观设计手绘,AI时代如何提升思维表达力?-图1


第一部分:景观设计手绘 —— 技法与工具

手绘是基础,是思维表达的载体,没有扎实的手绘功底,再好的想法也难以清晰、快速地呈现。

手绘的核心价值

  • 快速构思: 在项目初期,手绘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脑海中模糊的、跳跃的创意捕捉下来,形成初步的视觉方案,这是电脑无法比拟的。
  • 直观沟通: 与甲方、团队成员或施工方沟通时,一张生动的手绘图远比一页文字说明或复杂的CAD图纸更易于理解,能迅速拉近距离,建立共识。
  • 设计推敲: 手绘是一个不断迭代、自我对话的过程,线条的疏密、明暗的对比、色彩的搭配,都在设计师的笔尖下进行着快速的“试错”与“优化”。
  • 空间感知: 通过手绘,设计师能更好地理解和推敲三维空间、尺度、比例、光影和材质,画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空间体验。

主要类型与技法

景观手绘通常分为两大类:

A. 线稿草图 这是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强调线条的表现力。

  • 工具: 铅笔(不同硬度)、针管笔(不同线宽)、彩色铅笔、马克笔。
  • 技法:
    • 线条: 快速、肯定、有变化的线条是草图的生命力所在,要区分开主体轮廓线、结构线、辅助线和装饰线。
    • 透视: 一点透视、两点透视是表现空间感的关键,必须熟练掌握,以确保场景的真实感。
    • 构图: 运用黄金分割、对角线、前景、中景、远景等原则,让画面更具吸引力。
    • 明暗与阴影: 通过排线、点画等方式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光影效果,能极大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B. 马克笔/彩铅上色 在线稿的基础上赋予色彩和材质,使方案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 工具:
    • 马克笔: 色彩鲜艳、覆盖力强、干得快,适合快速表现,讲究的是“概括”和“氛围”,而非写实。
    • 彩铅: 色彩柔和、过渡自然,适合表现细节、纹理和光影层次,可与马克笔结合使用,增加画面的细腻感。
  • 技法:
    • 马克笔: 运用叠加、留白、干画法、湿画法等技巧,注意控制笔触的方向和速度,使其符合物体的结构和材质肌理(如草地、水体、铺装)。
    • 彩铅: 适合刻画细节,如树叶的纹理、石材的质感、人物的动态等,可以用力轻重来控制色彩的深浅。

从临摹到创作

  • 第一步:临摹大师作品。 学习他们的构图、线条处理和色彩运用。
  • 第二步:写生。 走到户外,用画笔记录真实的景观,这能训练你的观察能力、尺度感和对光影的敏锐度。
  • 第三步:照片转绘。 将照片转换成手绘图,锻炼概括和提炼能力。
  • 第四步:自由创作。 基于自己的设计项目,从概念草图到最终效果图,完整地用手绘表达设计全过程。

第二部分:思维表达 —— 过程与逻辑

如果说手绘是“术”,那么思维表达就是“道”,它决定了手绘作品的深度和说服力。

手绘如何体现设计思维

手绘是设计思维的“可视化”过程,它贯穿于设计的各个阶段:

A. 概念构思阶段:思维的“火花”

  • 形式: 大量的、潦草的、发散性的泡泡图功能分析图概念草图
  • 思维: 此时的手绘不求美观,但求快速,它记录的是设计师对场地、功能、流线、文化等问题的初步理解和无数个可能性的瞬间,一张简单的泡泡图,可能就包含了整个设计的核心逻辑。

B. 方案深化阶段:思维的“骨架”

  • 形式: 清晰的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图流线分析图节点放大图
  • 思维: 手绘开始变得精确和有条理,总平面图用简洁的线条表达了场地的整体布局、空间关系和交通组织,分析图则用抽象的图形和符号,清晰地解释了设计背后的逻辑(如人流如何流动、视线如何引导、功能如何分区),这是向他人阐述设计理念的关键。

C. 效果表现阶段:思维的“血肉”

  • 形式: 透视图、鸟瞰图、剖面图、爆炸图。
  • 思维: 此时的手绘旨在营造氛围,激发情感,它通过光影、色彩、材质和细节(如人物、植物、天空)的描绘,将二维的平面图转化为三维的、可感知的空间场景,它回答的是“这里会是什么感觉?”、“人在这里会有怎样的体验?”这类问题。

D. 细节设计阶段:思维的“细胞”

  • 形式: 铺装详图、座椅设计、小品构造图。
  • 思维: 手绘精确到每一个尺寸、每一种材料和每一个交接方式,这体现了设计师对设计落地性的严谨思考和对使用者体验的极致关怀。

提升思维表达能力的要点

  • “脑、眼、手”合一: 在画每一笔之前,先想清楚“我为什么要画这一笔?它要表达什么?”,眼要观察,脑要思考,手要跟上。
  • 讲“设计故事”: 你的手绘不应该只是一张漂亮的画,而应该是一个有逻辑、有情感的故事,你的透视图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先看到主景,再看到次景,最后看到远处的背景,这就是一个空间叙事。
  • 学会“取舍”: 设计不是把所有东西都画上去,学会突出重点,弱化次要元素,让画面主次分明,这也是设计思维的体现。
  • 建立个人风格: 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线条、色彩和构图偏好,这会让你的表达更具辨识度和感染力。

手绘与思维的共生关系

手绘是思维的延伸,思维是手绘的灵魂。

  • 没有思维的手绘,是空洞的“炫技”。 即使画得再精美,也只是一张没有灵魂的图画,无法传递设计的核心价值。
  • 没有手绘的思维,是模糊的“空想”。 再好的想法,如果不能被清晰地表达和推敲,就只能是停留在脑海中的幻影。

对于景观设计师而言,持续练习手绘,并不断在手绘过程中追问自己的设计意图,才能真正做到“意在笔先,画随心动”,手绘将不再是一项单纯的技能,而是一种内化的设计素养,一种与自我对话、与外界沟通的强大能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