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机器人

核心概念
- 定义:
- 一种可编程的、多功能的操作机。
- 或是为了执行不同任务而可重新编程的、专门化的系统。
- 核心特征:感知、决策、行动。
- 目标:
- 自动化:替代或辅助人类完成重复、危险或精密的工作。
- 探索:进入人类无法到达或危险的环境。
- 服务:为人类提供便利、护理和娱乐。
- 协作:与人类在安全、高效的环境中共同工作。
- 分类 (按应用领域):
- 工业机器人:用于制造业。
- 服务机器人:用于商业、家庭、医疗等领域。
- 特种机器人:用于军事、太空、深海、救援等特殊环境。
- 娱乐机器人:用于娱乐、陪伴和教育。
关键技术
- 感知系统:
- 视觉:摄像头、激光雷达、3D传感器、红外传感器。
- 听觉:麦克风阵列、声学传感器。
- 触觉:压力传感器、力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电子皮肤。
- 内部感知:陀螺仪、加速度计、编码器(用于自身状态感知)。
- 决策与控制系统:
- 硬件:
- 处理器:CPU、GPU、FPGA、TPU(用于AI计算)。
- 驱动器:电机(伺服电机、步进电机)、液压/气动执行器。
- 软件与算法:
- 操作系统:ROS (Robot Operating System) 是主流。
- 路径规划:A、Dijkstra、RRT 算法。
- 运动控制:PID控制、运动学/动力学模型。
- 人工智能:
- 机器学习: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强化学习。
-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
- 计算机视觉:目标检测、图像分割、SLAM (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 硬件:
- 执行系统:
- 机械结构:
- 固定基座:工业机器人。
- 移动平台:轮式、履带式、足式(双足、四足)、飞行器(无人机)。
- 末端执行器:
- 夹爪/手爪:用于抓取物体。
- 专用工具:焊枪、喷枪、手术刀、螺丝刀。
- 机械结构:
主要应用领域
- 工业制造:
- 应用:焊接、喷涂、装配、搬运、码垛、检测。
- 代表:KUKA, ABB, Fanuc, Yaskawa。
- 医疗健康:
- 应用:手术机器人(如达芬奇)、康复机器人、假肢、物流配送(医院内)。
- 代表:Intuitive Surgical。
- 物流与仓储:
- 应用:AGV/AMR(自动导引车/自主移动机器人)、分拣机器人、无人叉车。
- 代表:Kiva (Amazon), Geek+。
- 家庭服务:
- 应用:扫地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窗户清洁机器人、陪伴机器人。
- 代表:iRobot (Roomba), Ecovacs。
- 商业服务:
- 应用:送餐机器人、导览机器人、客服机器人、安防巡逻机器人。
- 农业:
- 应用:精准农业(播种、施肥、除草)、采摘机器人、牲畜管理。
- 国防与公共安全:
- 应用:排爆机器人、无人侦察机、消防机器人、战场支援。
- 太空与深海探索:
- 应用:火星车、深潜探测器、空间站机械臂。
- 科研教育:
- 应用:用于实验的仿生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套件(如LEGO Mindstorms)。
发展趋势
- 智能化:
- 从“预编程”到“自主学习”。
- 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决策能力。
- 协作化:
- 人机协作机器人(Cobot)成为主流,强调安全、灵活。
- 多机器人系统协同工作。
- 模块化与柔性化:
机器人部件可快速更换和组合,以适应不同任务。
- 网络化与云化:
机器人连接到云端,共享数据、算力和模型,实现“机器人即服务”(RaaS)。
- 微型化与仿生化:
- 微纳机器人进入人体进行医疗操作。
- 仿生机器人模仿生物的运动方式和智能。
挑战与伦理考量
- 技术挑战:
- 安全性:如何确保机器人,特别是自主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绝对安全?
- 鲁棒性:如何应对不可预测的环境变化和突发故障?
- 能源:如何提供更持久、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 成本:如何降低高性能机器人的制造成本,使其普及化?
- 社会与经济挑战:
- 就业影响:自动化可能导致部分岗位被取代,需要劳动力转型。
- 数字鸿沟:技术发展的不均衡可能加剧社会不平等。
- 伦理与法律问题:
- 责任归属:当机器人造成损害时,责任由谁承担?(制造商、所有者、还是机器人本身?)
- 隐私与数据安全:机器人收集的大量个人数据如何保护?
- 偏见与公平性:AI算法的偏见可能导致机器人做出不公平的决策。
- 武器化:自主武器系统(“杀手机器人”)的潜在风险。
- 人机关系:过度依赖机器人是否会影响人类的社交能力和自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