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2025年最新拓展思维训练游戏有哪些?

拓展思维训练游戏是一个非常棒的主题,这类游戏的核心在于打破常规、挑战假设、建立新连接,从而提升我们的创造力、逻辑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5年最新拓展思维训练游戏有哪些?-图1

下面我将这些游戏分为几大类,并提供详细的玩法、训练目标和示例,你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组合。


第一类:打破思维定势与假设

这类游戏旨在训练我们识别并摆脱“想当然”的思维模式,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

“这个不是...” 游戏

  • 玩法
    1. 一个人说出一个物品,苹果”。
    2. 其他人轮流快速说出这个物品“不是什么”,而且这个答案必须出人意料,但又合乎逻辑。
      • “苹果不是用来敲门的工具。”
      • “苹果不是电脑。”
      • “苹果不是用来当鞋穿的。”
      • “苹果不是水。”
      • “苹果不是用来发电的。”
    3. 不能说“苹果不是橘子”,因为这太显而易见了,目标是找到那些隐藏的、不常用的属性或功能。
  • 训练目标:强制大脑跳出物品的常见定义和用途,探索其潜在的、抽象的属性,训练发散性思维。
  • 变体:可以设定时间限制,比如10秒内必须回答,增加挑战性。

重新定义词语

  • 玩法
    1. 随机选择一个常见的词语,盒子”。
    2. 每个人用一句话为这个词语下一个全新的、有创意的定义。
      • “盒子是时间的容器,里面装满了过去的回忆。”
      • “盒子是思想的孵化器,关上门,就能孕育新世界。”
      • “盒子是承诺的具象化,打开它,可能是一份惊喜,也可能是一份责任。”
  • 训练目标:打破词语的常规含义,将其与抽象概念(时间、思想、情感)联系起来,锻炼隐喻和联想能力。

第二类:建立连接与联想

这类游戏旨在训练大脑在不同概念之间建立新颖、非线性的连接,是创造力的核心。

概念连线

  • 玩法
    1. 在纸上写下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词语,”和“钉子”。
    2. 玩家需要通过一系列中间词,将这两个词连接起来,连接的链条越短越好,但每一步都必须是合理的。
    3. 示例:
      • 云 -> 雨 -> 水 -> 铁 -> 钉子
      • 云 -> 天空 -> 建筑 -> 墙 -> 钉子
      • 云 -> 棉花糖 -> 甜 -> 工匠 -> 钉子
  • 训练目标:提升概念迁移能力和逻辑联想能力,学会在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找到隐藏的桥梁。

故事接龙(进阶版)

  • 玩法
    1. 设定几个强制性的、不相关的元素。“一个宇航员”、“会说话的猫”、“必须在日落前完成”。
    2. 玩家轮流讲故事的下一句,必须将所有强制元素巧妙地编织进去。
    3. 开头“宇航员降落在陌生的星球上,他唯一的伙伴是一只会说话的猫...” 下一个人接:“这只猫告诉他,这个星球的能量核心必须在日落前重新激活,否则整个星球将陷入永恒的寒冬...”
  • 训练目标:在多重约束下进行创造,训练整合信息、构建情节和快速应变的能力。

第三类:抽象化与具体化

这类游戏训练我们在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之间自由切换,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度。

抽象画猜词

  • 玩法
    1. 一个人在纸上画一些抽象的线条、形状或色块,不画任何具体事物(如房子、人)。
    2. 其他人根据这幅抽象画,猜它所代表的抽象概念,孤独”、“希望”、“混乱”、“宁静”、“成长”等。
    3. 也可以反过来,一个人说出一个抽象概念(如“自由”),其他人用抽象画来表达。
  • 训练目标:将模糊的视觉信息转化为抽象的情感和概念,或反之,这能极大地锻炼我们的符号化思维和共情能力。

“..会怎样?” 思维实验

  • 玩法
    1. 提出一个颠覆性的、违反常识的假设。
    2. 然后引导大家顺着这个假设,一步步推演其可能带来的后果。
    3. 示例:
      • 如果人类不需要睡觉,会怎样?
        • 社会结构会改变(24小时工作制)。
        • 娱乐产业会蓬勃发展。
        • “做梦”会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 精神压力可能会更大,因为没有休息时间。
      • 如果重力突然减半,会怎样?
        • 建筑设计完全不同。
        • 交通方式(飞行)变得普及。
        • 人类的身体结构会进化。
  • 训练目标:进行极限思考和因果链分析,挑战我们对世界运行方式的基本假设。

第四类:逻辑与模式挑战

这类游戏训练我们的逻辑推理、识别模式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数列/图形规律(打破常规)

  • 玩法
    1. 给出一个数列或图形序列,但规律不是简单的算术或递增。
    2. 鼓励寻找多种可能的规律。
    • 数列示例2, 4, 8, 16, ?
      • 常规答案:32 (乘以2)
      • 创新答案:14 (每个数字是其英文字母数: t-w-o(2), f-o-u-r(4), e-i-g-h-t(8), s-i-x-t-e-e-n(16), s-e-v-e-n-t-e-e-n(14))
    • 图形示例:在一个序列中,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接下来是什么?答案可能是一个三角形,因为规律是“奇数位置是圆形,偶数位置是下一个多边形”。
  • 训练目标:警惕思维惯性,主动寻找和验证多种可能性,培养批判性思维。

列举用途

  • 玩法
    1. 给定一个非常规的、日常不用的物品,回形针”或“砖头”。
    2. 在限定时间内(如2分钟),尽可能多地列举它的各种用途,越新奇、越不着边际越好。
    3. 回形针:夹文件、当牙签、做天线、连接断掉的项链、做微型雕塑、当导线、当书签、清理键盘缝隙...
  • 训练目标:经典的发散性思维训练,旨在打破功能固着,激发创造力。

如何将这些游戏融入日常生活?

  1. 日常小练习:通勤路上、等电梯时,可以在心里玩“这个不是...”或“概念连线”游戏。
  2. 团队破冰/头脑风暴:在会议或团队活动开始时,用5分钟的“故事接龙”或“列举用途”来活跃气氛,激发创意。
  3. 家庭游戏时间:和孩子一起玩“重新定义词语”或“抽象画猜词”,既有趣又能共同成长。
  4. 个人反思:遇到难题时,用“..会怎样?”来思考问题的其他可能性。

拓展思维训练的关键在于保持好奇心、拥抱不确定性、不怕犯错,把这些游戏当成一种有趣的“思维体操”,持之以恒,你会发现自己的思考方式会变得更加灵活、深刻和富有创造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