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但很难用一个精确数字回答的问题,原因如下:

- “二本”是一个历史概念:从2025年起,全国大部分省份已经将原来的“一本”、“二本”、“三本”合并为“本科批次”进行招生,现在官方已经不再发布“二本”的录取数据。
- 数据统计口径不同:即使我们想估算,也需要明确统计的是“二本院校”的录取人数,还是“二本线”上的考生录取人数,这两者不完全等同,因为有些一本院校的冷门专业也可能在二本线招生,而有些顶尖的二本院校的热门专业分数线也可能超过一本线。
我们无法给出一个官方的、精确的“二本共录取多少人”的答案。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宏观数据来理解这个规模有多大:
从“本科录取总人数”来估算
这是最接近的估算方式,既然原来的“二本”和“三本”合并为了“本科批次”,那么我们可以看每年的全国普通本专科总招生人数,这个数据包含了所有本科(原一本、二本、三本)和专科(高职)的学生。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历年数据:
- 2025年: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招生 99万人。
- 2025年: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招生 54万人。
- 2025年: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招生 32万人。
在这些招生总数中,本科招生大约占一半左右,专科招生也占一半左右。
- 2025年本科招生人数约为 444.6万人。
- 2025年本科招生人数约为 467.2万人。
- 2025年本科招生人数约为 444.6万人。
虽然没有了“二本”的官方数据,但我们可以合理推断,在合并批次之前,“二本”和“三本”的招生规模是最大的,合并后,每年约有400多万名考生被本科批次录取,这其中绝大多数可以被认为是原来意义上的“二本”及“三本”院校的学生。每年被“二本层次”院校录取的学生数量,大致在400万人以上。
从“高考录取率”来理解
另一个角度是看录取率,近年来,全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60%,这意味着每100个同龄人中,有超过60个人能接受高等教育(包括本科和专科)。
- 2025年,全国高考录取率预计超过85%,这意味着大部分参加高考的学生都能有大学可上。
- 在这些被录取的学生中,本科录取率大约在40%-50%之间。
这再次说明了,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学生进入本科院校,构成了“二本”这个庞大群体的基础。
为了让你更清晰地理解,可以参考下表:
| 概念 | 数据 | 说明 |
|---|---|---|
| 全国本科总招生数 (2025年) | 约 444.6 万人 | 这是所有本科院校(原一本、二本、三本)的招生总和。 |
| 全国本专科总招生数 (2025年) | 约 1015 万人 | 包含所有本科和专科(高职)院校的招生。 |
| “二本”层次录取人数估算 | 约 400 万人以上 | 这是一个基于历史数据和合并批次后情况的合理推断,没有官方精确统计。 |
虽然现在没有了“二本”这个明确的标签,但每年被本科层次院校录取的学生总数大约在440万到470万之间,考虑到这个总数包含了顶尖的“一本”院校,我们可以非常有把握地说,每年被我们通常所说的“二本”院校录取的学生,规模在400万人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