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三(数三)知识体系全景图
你可以将整个数学三的复习想象成一棵大树:

- 主干(三大模块):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根系(基础):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公式
- 枝干(章节):每个模块下的各个章节
- 花果(题型与考点):具体的知识点、常见的题型、解题方法
- 养分(工具):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
第一部分:微积分
微积分是数三分值占比最高的部分(约56%),是复习的重中之重。
第一章:函数、极限、连续
- 核心考点- 函数:函数的四大性质(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复合函数、分段函数、反函数。
- 极限:- 定义:数列极限、函数极限。
- 计算方法:- 七种未定式:$\frac{0}{0}$, $\frac{\infty}{\infty}$, $0 \cdot \infty$, $\infty - \infty$, $1^\infty$, $0^0$, $\infty^0$。
- 重要方法:等价无穷小替换(核心!)、洛必达法则、泰勒公式(难点)、两个重要极限。
- 其他方法:夹逼准则、单调有界准则。
 
 
- 连续:- 定义:连续性、间断点及其分类(第一类、第二类)。
- 性质:零点定理、介值定理、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值性)。
 
 
第二章:一元函数微分学
- 核心考点- 导数与微分:- 定义:导数的几何意义(切线斜率)、物理意义;微分的定义。
- 计算:基本求导公式、四则运算、复合函数求导、隐函数求导、参数方程求导、高阶导数。
 
- 微分中值定理及应用:- 三大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
- 应用:- 证明等式或不等式(构造辅助函数是关键)。
- 证明方程根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 导数的应用:- 函数性态研究:单调性(一阶导)、极值(一阶、二阶导)、凹凸性(二阶导)、拐点(二阶导变号)、渐近线(水平、垂直、斜渐近线)。
- 应用题:求最值、曲率、经济学应用(边际、弹性)。
 
 
- 导数与微分:
第三章:一元函数积分学
- 核心考点- 不定积分:- 概念:原函数、不定积分。
- 计算:第一类换元法(凑微分)、第二类换元法、分部积分法(“反对幂三指”口诀)、有理函数积分。
 
- 定积分:- 概念与性质:几何意义、可积性、7大性质(重点:奇偶性、周期性)。
- 计算: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换元法、分部积分法。
- 变限积分:求导、与极限结合(洛必达)、与积分结合。
 
- 反常积分:无穷限积分、无界函数积分(瑕积分),判敛法与计算。
- 定积分的应用:- 几何应用:求面积、旋转体体积、弧长。
- 物理应用:功、压力、质心(数三要求较低,但基本公式要会)。
 
 
- 不定积分:
第四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 核心考点(数三要求较低,通常以小题形式出现)- 向量的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
- 平面方程、直线方程。
- 常见二次曲面方程与图形。
 
第五章:多元函数微分学
- 核心考点- 基本概念:多元函数、极限、连续、偏导数、全微分。
- 计算:- 偏导数:一阶、二阶、复合函数、隐函数。
- 全微分:计算公式。
- 方向导数与梯度:概念与计算。
 
- 应用:- 几何应用: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空间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
- 极值问题:- 无条件极值:求驻点,用二阶偏导数判别。
- 条件极值:拉格朗日乘数法(重点!)。
 
 
 
第六章:多元函数积分学
- 核心考点- 二重积分:- 计算:直角坐标(X/Y型区域)、极坐标(核心!何时用极坐标?)。
- 应用:求体积、曲面面积。
 
- 三重积分:数三要求较低,掌握直角坐标和柱坐标即可。
-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第一类:对弧长的曲线积分、对面积的曲面积分(计算为主)。
- 第二类:对坐标的曲线积分、对坐标的曲面积分(计算为主,格林公式、高斯公式是重点难点)。
 
- 重要公式:格林公式、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
 
- 二重积分:
第七章:无穷级数
- 核心考点- 常数项级数:- 收敛定义:部分和数列的极限。
- 性质:线性性、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
- 审敛法:- 正项级数:比较审敛法、比值审敛法、根值审敛法。
- 交错级数:莱布尼茨审敛法。
- 任意项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
 
 
- 幂级数:- 收敛半径、收敛区间、收敛域。
- 和函数:求导、积分、利用常见展开式。
- 展开:将函数展开成泰勒级数或麦克劳林级数(核心!)。
 
- 傅里叶级数:数三要求较低,掌握狄利克雷收敛定理和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即可。
 
- 常数项级数:
第八章:常微分方程
- 核心考点- 一阶微分方程:可分离变量、齐次、一阶线性、伯努利方程。
- 可降阶的高阶方程:$y^{(n)}=f(x)$, $y''=f(x,y')$, $y''=f(y,y')$。
- 高阶线性微分方程:- 解的结构:齐次/非齐次通解结构。
- 常系数线性方程:特征方程法求通解(核心!)。
- 欧拉方程:变量代换法。
 
 
第二部分:线性代数
线性代数概念性强,逻辑链条清晰,各章节联系紧密,重在理解。
第一章:行列式
- 核心考点- 概念与性质:行列式的定义、7大性质。
- 计算:- 低阶:对角线法则。
- 高阶:按行/列展开(降阶法)、化三角形、范德蒙行列式。
 
- 应用:克拉默法则(仅用于理论,计算量极大,一般不用)。
 
第二章:矩阵
- 核心考点- 概念与运算:线性运算、乘法、转置、伴随矩阵、逆矩阵。
- 矩阵的秩:定义、求法(初等行变换)、性质。
- 逆矩阵:定义、性质、求法(伴随法、初等变换法)。
- 分块矩阵:概念与简单运算。
- 矩阵方程:$AX=B$ 等形式的求解。
 
第三章:向量
- 核心考点- 线性组合与线性表示。
- 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核心概念! 定义、性质、判别方法(秩、方程组)。
- 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秩的关系、极大线性无关组。
- 向量空间:基、维数、坐标(数三要求较低)。
 
第四章:线性方程组
- 核心考点(线性代数的核心章节)- 克拉默法则。
-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有解判定:$R(A) = R(A|b) = r$。
- 解的结构:通解 = 导出组通解 + 特解。
 
- 齐次线性方程组:- 有解判定:$R(A) = r < n$ 有非零解。
- 解的结构:基础解系、通解。
 
- 公共解、同解问题。
 
第五章: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 核心考点- 定义与计算:求解特征方程 $|\lambda E - A| = 0$ 和齐次方程组 $(\lambda E - A)X = 0$。
- 性质:特征值的和与积(与行列式、迹的关系)。
- 相似矩阵:定义、性质、相似对角化的条件(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 实对称矩阵:特征值都是实数、不同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正交、必能相似对角化、正交相似对角化。
 
第六章:二次型
- 核心考点- 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f = X^TAX$。
- 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配方法。
- 正交变换法(核心!:求特征值、特征向量、正交化、单位化)。
 
- 二次型的正定性:- 定义:对任意 $X \neq 0$,$f > 0$。
- 判别法:标准形中系数全为正;特征值全为正;各阶顺序主子式全为正。
 
 
第三部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部分公式多,模型固定;数理统计部分概念抽象,重在理解统计思想。
第一章:随机事件和概率
- 核心考点- 基本概念:样本空间、随机事件、关系(包含、相等、互斥、对立)、运算(并、交、差)。
- 概率定义:统计定义、公理化定义。
- 五大公式:- 加法公式:$P(A \cup B) = P(A) + P(B) - P(A \cap B)$。
- 减法公式:$P(A-B) = P(A) - P(AB)$。
- 乘法公式:$P(AB) = P(A)P(B|A)$。
- 全概率公式:将复杂事件分解。
- 贝叶斯公式:后验概率。
 
- 独立性:事件独立、独立重复试验(伯努利概型)。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 核心考点- 随机变量:离散型、连续型。
- 分布函数:$F(x) = P(X \leq x)$,性质。
- 概率分布/密度函数:- 离散型:分布律、两点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几何分布。
- 连续型:概率密度、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无记忆性)、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表的使用)。
 
-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Y=g(X)$ 的分布(离散型用列表法,连续型用分布函数法/公式法)。
 
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 核心考点- 联合分布:联合分布律、联合分布函数、联合概率密度。
- 边缘分布:由联合分布求边缘分布。
- 条件分布:条件分布律、条件概率密度。
- 独立性: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 常见二维分布:二维均匀分布、二维正态分布。
- 函数的分布:$Z=X+Y$, $Z=max{X,Y}$, $Z=min{X,Y}$ 的分布。
 
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 核心考点- 一维: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 计算公式:$E(X)$, $D(X)=E(X^2)-[E(X)]^2$。
- 常见分布的期望与方差:必须牢记。
 
- 二维:- 期望与方差:$E(X)$, $E(Y)$, $D(X)$, $D(Y)$。
- 协方差:$Cov(X,Y) = E[(X-E(X))(Y-E(Y))]$。
- 相关系数:$\rho_{XY} = \frac{Cov(X,Y)}{\sqrt{D(X)D(Y)}}$。
 
- 性质与应用:协方差矩阵、不相关与独立的关系。
 
- 一维: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
第五章: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 核心考点- 大数定律: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利大数定律(频率稳定性)。
- 中心极限定理:独立同分布中心极限定理(林德伯格-列维定理)、棣莫弗-拉普拉斯定理(二项分布的近似)。
 
第六章:样本及抽样分布
- 核心考点- 基本概念: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
- 常用统计量:样本均值 $\bar{X}$、样本方差 $S^2$、样本标准差 $S$。
- 抽样分布:- 正态总体:$\bar{X} \sim N(\mu, \frac{\sigma^2}{n})$, $\frac{(n-1)S^2}{\sigma^2} \sim \chi^2(n-1)$, $\frac{\bar{X}-\mu}{S/\sqrt{n}} \sim t(n-1)$。
- 三大分布:$\chi^2$ 分布、t 分布、F 分布的定义、性质及分位数。
 
 
第七章:参数估计
- 核心考点- 点估计:- 矩估计法:用样本矩估计总体矩。
- 最大似然估计法:核心方法! 构造似然函数,求最大值点。
 
- 估计量的评选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 区间估计:- 基本概念:置信区间、置信度。
- 正态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单个/两个总体的均值、方差的置信区间(公式记忆)。
 
 
- 点估计:
第八章:假设检验
- 核心考点(数三要求较低,通常以小题或大题的一部分出现)- 基本思想:小概率事件原理。
- 基本步骤:提出假设、选择统计量、确定拒绝域、作出判断。
- 单正态总体的检验:对均值 $\mu$ 和方差 $\sigma^2$ 的检验(U检验、t检验、$\chi^2$检验)。
 
如何使用这份思维导图
- 初期(基础阶段):对照导图,地毯式复习每一个知识点,确保没有遗漏,理解每个概念的定义、公式的来源和推导过程。
- 中期(强化阶段):以导图为框架,进行专题训练,看到“中值定理”,就立刻联想其所有应用题型和证明技巧,将导图上的“花果”(题型)与具体的题目对应起来。
- 后期(冲刺阶段):看着导图的标题,能完整地复述出该章节的所有核心概念、公式、定理和典型方法,查漏补缺,巩固薄弱环节。
- 模拟考试:在模拟考试后,用导图来分析自己的失分点,定位到具体的知识模块,进行针对性强化。
请记住:思维导图是地图,但路要自己一步一步走。 理解、计算、练习、四者缺一不可,祝你考研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