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社会心理学

核心概念
- 定义: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情境中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 核心观点:- 情境的力量:人的行为深受所处社会环境的影响。
- 相互影响:个体影响群体,群体也塑造个体。
- 主观现实:我们对现实的感知,而非现实本身,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 相关学科:- 心理学(个体差异、认知过程)
- 社会学(群体结构、社会规范)
- 人类学(文化差异、跨文化研究)
 
社会思维
- 
社会认知 - 定义:人们如何感知、解释、记忆和判断社会信息。
- 核心概念:- 归因:解释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过程。- 基本归因错误:高估他人行为的内在特质影响,低估情境影响。
- 自利偏差: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能力、努力),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运气、任务难)。
 
- 态度与行为- 态度:对某人、某事或某物的评价性反应(认知、情感、行为倾向)。
- 关系:- 态度影响行为(如,环保态度影响垃圾分类行为)。
- 行为影响态度(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行为与态度冲突时,会改变态度以减少不适感)。
 
 
- 印象形成:如何整合信息形成对他人的整体看法。-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 晕轮效应
- 刻板印象
 
 
- 归因:解释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过程。
 
- 
社会知觉 - 定义:对他人的情绪、意图和内在状态的感知。
- 核心概念:- 非言语沟通: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眼神交流、语调。- 普遍表情:基本情绪(喜、怒、哀、惧、惊、厌)的面部表情具有跨文化普遍性。
 
- 内隐人格理论:人们基于有限信息,对他人人格形成的一套假设。
 
- 非言语沟通: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眼神交流、语调。
 
社会影响
- 
从众 - 定义:因群体压力而改变自己的信念或行为,以符合群体标准。
- 经典实验:所罗门·阿奇的线段判断实验
- 影响因素:- 群体规模(多数人的一致性)
- 群体的吸引力与地位
- 任务的难度与模糊性
- 个人因素(自信、自尊)
 
 
- 
服从 - 定义: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即使命令违背个人意愿。
- 经典实验: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 影响因素:- 权威的合法性
- 权威的亲近性
- 受害者的情感距离
 
 
- 
依从 - 定义:在他人直接请求下,发生的行为改变。
- 经典技巧:- 登门槛效应:先提出小要求,再提出大要求。
- 留面子效应:先提出大要求,再提出小要求,后者更易被接受。
- 低球技术:先接受一个有吸引力的提议,再改变其条件。
 
 
- 
从众、服从与依从的区别 - 从众:为了融入群体而改变。
- 服从:因为权威命令而改变。
- 依从:因为直接请求而改变。
 
群体行为
- 
群体规范 - 定义:群体内成员共同接受的行为标准。
- 经典实验:谢里夫的光点实验(证明规范的形成)。
 
- 
群体极化 - 定义:群体讨论后,成员的观点会比讨论前更加极端。
- 原因:说服性论证、社会比较。
 
- 
群体思维 - 定义:高凝聚力群体为了维持一致性,而压制异议、导致决策质量下降的现象。
- 症状:无懈可击的错觉、对群体的道德深信不疑、对外的刻板印象、从众压力。
- 经典案例: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
 
- 
社会懈怠 - 定义:在群体共同努力时,个体付出的努力会比单独工作时更少。
- 原因:责任分散、个人贡献被模糊。
 
- 
去个体化 - 定义:在群体中,个体自我意识降低,自我约束力减弱,导致行为更冲动、不负责任。
- 条件:匿名性、唤醒水平高。
 
社会关系
- 
偏见与歧视 - 偏见:基于不完整信息,对某个群体的负面态度(认知)。
- 歧视:基于偏见,对某个群体成员的不公平行为(行为)。
- 来源:社会学习、社会地位、群体间竞争、刻板威胁。
- 减少方法:接触理论(合作、平等地位、共同目标、制度支持)。
 
- 
吸引与亲密关系 - 吸引的规则:- 接近性:物理距离的临近。
- 相似性:态度、价值观的相似。
- 互惠好感:喜欢喜欢我们的人。
- 外表吸引力:“美即是好”刻板印象。
 
- 爱情理论:- 斯滕伯格爱情三元论:亲密、激情、承诺。
- 爱情类型:浪漫之爱、伴侣之爱、游戏之爱等。
 
 
- 吸引的规则:
- 
利他行为与攻击行为 - 利他行为:- 定义:出于自愿,帮助他人且不期望任何外部回报的行为。
- 旁观者效应:他人在场会抑制个体的利他行为。- 原因:责任分散、评价顾虑、对情境的模糊性。
 
- 影响因素:心情、相似性、内疚、责任。
 
- 攻击行为:- 定义:旨在伤害他人的身体或心理的行为。
- 理论:挫折-攻击理论(攻击是挫折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攻击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习得的)。
 
 
- 利他行为:
应用领域
- 健康心理学:社会支持、压力应对、健康行为促进(如戒烟、锻炼)。
- 环境心理学:促进亲环境行为(如节能、回收)。
- 法律心理学:目击者证词的可靠性、陪审团决策、审讯技巧。
- 组织心理学:领导力、团队建设、组织文化、员工激励。
- 消费心理学:广告与说服、品牌忠诚度、从众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