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考研教育类哪个好考?这些专业上岸率更高吗?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重要的问题,很多同学在选择考研专业时,都会优先考虑“哪个好考”。

考研教育类哪个好考?这些专业上岸率更高吗?-图1

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核心概念:“好考”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绝对好考的专业。 所谓“好考”,通常指“在同等努力程度下,更容易成功上岸”的专业。

对于考研教育类专业来说,“好考”与否,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决定“好考”程度的核心因素

考试科目(尤其是专业课)

这是最关键的因素,教育类专业的考试科目通常包括:

  • 政治、英语一/二(大部分考英语一):这是全国统考,拉不开太大差距。
  •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311):这是全国统考科目,覆盖面极广,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等,难度在于知识点繁杂、记忆量大、需要深度理解,对于跨考生和基础不牢的同学来说,挑战很大。
  • 招生单位自主命题的教育学(代码如7xx):部分学校(尤其是师范类强校)会自主命题,自主命题的优势在于:
    • 范围可能更窄:可能只考教育学原理和中外教育史,不考教育心理学或研究方法。
    • 风格更固定:历年真题重复率高,更容易把握出题规律。
    • 劣势:信息相对封闭,需要找到准确的参考书和历年真题。

自主命题、考试范围窄的学校和专业,通常比考311全国统卷的“好考”。

招生人数和报录比

  • 招生人数:一个专业每年招的人越多,你被录取的概率自然就越大,可以关注招生简章里的“拟招生人数”,注意区分“总招生人数”和“推免生人数”(最终统招人数 = 总人数 - 推免人数)。
  • 报录比: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报录比低于5:1甚至10:1的,竞争相对较小;高于20:1或30:1的,竞争就非常激烈了,这是衡量竞争最直观的指标。

学校层次和地理位置

  • 学校层次:顶尖985/211院校的教育学专业,即使考试内容简单,也会因为学校牌子好而吸引大量高分考生,导致分数线极高,竞争激烈,而一些双非院校(非985、非211)或普通师范院校,竞争压力会小很多。
  • 地理位置:位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学校,因为城市吸引力,报考人数通常更多,分数线也水涨船高,而位于二三线城市的学校,竞争会相对缓和。

专业方向

教育学下面有很多细分专业,不同方向的难度也不同:

  • 学硕 vs 专硕
    • 学硕(学术硕士):通常考英语一,更侧重理论研究和学术写作,学制一般为3年,招生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可能更激烈。
    • 专硕(专业硕士):通常考英语二(相对简单),更侧重实践和应用,学制一般为2-3年,招生人数通常很多,是“好考”选项的重要来源。学科教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前教育、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
  • 热门方向 vs 冷门方向
    • 热门方向学科教学(语文、英语、数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因为就业面广,报考人数极多,竞争非常激烈。
    • 冷门方向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比较教育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等,报考人数较少,竞争相对缓和,可能更容易“捡漏”。

相对“好考”的教育类专业推荐

结合以上因素,我们可以筛选出一些相对“好考”的选择:

第一梯队:最容易上岸的选择(双门槛)

这类选择同时满足“双非院校”和“专硕”两个条件。

  1. 普通院校的专硕(非学科教学类)
    • 代表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教育管理等。
    • 优势
      • 学校普通:竞争压力小。
      • 专硕属性:招生名额多,考英语二,部分学校专业课自主命题,范围较窄。
      • 专业相对冷门:除了学前教育,其他方向报考人数不算爆炸。
    • 举例:一些省属的师范大学、师范学院,或者综合类大学里的教育学院,某省的师范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可能招生20-30人,报录比10:1左右,分数线就是国家线。

第二梯队:性价比不错的选择(单门槛)

这类选择满足“双非院校”或“专硕”其中一个条件。

  1. 普通院校的学硕

    • 代表专业: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等。
    • 优势:学校层次低,竞争小,但需要考311全国统考或较难的自主命题,对学习能力有一定要求。
    • 劣势:招生名额可能不多,且学硕普遍更偏向理论。
  2. 实力稍强院校的专硕(学科教学类)

    • 代表专业:学科教学(语文/数学/英语)。
    • 优势:虽然是热门专业,但如果学校不是顶尖师范(如北师大、华东师大),而是像一些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专硕招生人数依然很多,是很多同学的上岸选择。
    • 劣势:竞争依然激烈,需要考高分,且对本科背景有一定要求(尤其是学科教学,更倾向于有相关学科背景的学生)。

避坑指南:哪些专业“不好考”?

了解哪些难考,能帮你更好地做选择。

  1. 顶尖985/211院校的教育学专业

    无论学硕专硕,分数线常年很高(如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等),神仙打架,不适合追求“好考”的同学。

  2. 热门专业 + 顶尖学校

    • 北师大的教育学原理华东师大的学前教育华东师大/东北师大的学科教学(语文)等,都是难度天花板级别的。
  3. 考311全国统卷的学校

    如果你的目标院校是考311,那么意味着你和所有考教育学的学生都在同一张试卷上竞争,没有信息差,全凭硬实力,对于基础一般或跨考的同学,风险较高。


如何具体查找信息?(行动步骤)

  1. 确定目标院校:先定2-3个你感兴趣的、学校层次可以接受的区域。
  2. 访问学校研究生院官网:查找《XX大学202X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和《XX大学202X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3. 关键信息提取
    • 考试科目代码:是311还是7xx?考英语一还是英语二?
    • 招生人数:看“拟招生人数”,并减去推免人数,得到统招名额。
    • 参考书目:如果是自主命题,一定要找到官方指定的参考书。
  4. 寻找报录比和分数线:在学校官网的“研究生招生”或“数据查询”栏目里找,如果找不到,可以尝试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查询,或者在网上搜索“XX大学XX专业报录比”。
  5. 寻找历年真题:这是判断专业课难度和风格的最重要资料,可以通过考研论坛、淘宝、QQ群等渠道寻找。

总结与建议

  • 如果你追求“最大概率上岸”:首选普通双非院校的冷门专硕,如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等,这是最稳妥的“好考”策略。
  • 如果你有一定基础,想提升性价比:可以考虑实力稍强省属重点的学科教学专硕,但要做好竞争激烈的准备。
  • 核心建议:不要只盯着“专业名称”,一定要结合“学校层次 + 考试科目 + 招生人数”这三个维度综合判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提醒一句,“好考”不等于“不努力”,只是降低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考研终究是一场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持久战,选择一个相对容易的方向,是为了让你在同样的努力下,能有更高的成功率,祝你备考顺利!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