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物理选修35思维导图怎么画?重点难点怎么记?

物理选修3-5 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物理选修3-5

物理选修35思维导图怎么画?重点难点怎么记?-图1

  • 核心主线:两大定律 + 两大革命
    • 动量守恒定律 (经典力学大厦的另一块基石)
    • 波粒二象性 (近代物理的开端)

第一部分:动量守恒定律

1 核心概念

  • 动量
    • 定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 公式p = mv
    • 矢量性: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 单位:千克·米/秒 (kg·m/s)
  • 冲量
    • 定义: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 公式I = F·Δt (恒力) / I = ∫Fdt (变力)
    • 矢量性: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 物理意义:是动量变化的原因。
  • 动量定理
    •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量。
    • 公式I = Δp = p' - pF·Δt = mv' - mv
    • 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动量)的原因。
  • 系统
    • 定义:相互作用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 内力:系统内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外力:系统外的物体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
    • 关键点:内力不能改变系统的总动量,但能改变系统内单个物体的动量。

2 核心定律

  • 动量守恒定律
    • 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 公式m₁v₁ + m₂v₂ = m₁v₁' + m₂v₂' (两体系统)
    • 适用条件
      1. 理想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合外力为零 (ΣF_外 = 0)。
      2. 近似条件: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 (如碰撞、爆炸)。
      3. 特定方向条件:如果某个方向上合外力为零,则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 普适性: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也适用于微观高速粒子,比牛顿定律更普适。

3 应用

  • 碰撞
    • 特点:作用时间极短,内力远大于外力,系统动量守恒。
    • 分类
      • 弹性碰撞
        • 特点:动量守恒,动能也守恒 (ΔE_k = 0)。
        • 特例 (一维,质量相等):两物体速度交换。
      • 非弹性碰撞
        • 特点: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 (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光能等)。
        • 完全非弹性碰撞
          • 特点:碰后两物体粘在一起共同运动 (v₁' = v₂')。
          • 能量损失最大
  • 反冲现象 (爆炸)
    • 特点:内力远大于外力,系统动量守恒。
    • 实例:火箭发射、大炮发射。
  • 人船模型
    • 特点:系统原来静止,合外力为零,总动量为零。
    • m₁Δx₁ = m₂Δx₂ (质量与位移成反比,注意方向)。

4 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 动量守恒定律与牛顿第三定律
    • 牛顿第三定律是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
    • 动量守恒定律是比牛顿定律更基本的自然规律。
  • 自然界中守恒定律的意义
    • 守恒:在某个过程中,某个物理量保持不变。
    • 意义: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不依赖于过程的细节,为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第二部分:波粒二象性

1 光的本性:从波动说到粒子说

  • 光的波动说 (惠更斯)
    • 现象:干涉、衍射。
    • 理论:光是一种电磁波。
    • 困难:无法解释黑体辐射、光电效应。
  • 光的粒子说 (爱因斯坦)
    • 光电效应实验
      • 现象:光照射金属表面,有电子逸出。
      • 规律
        1. 存在遏止电压 U_c,表明光电子有最大初动能 E_k = eU_c
        2. 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成正比,与光强无关。
        3. 存在极限频率 (或截止频率) ,低于此频率的光无论多强都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4. 瞬时性: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
    • 爱因斯坦光子说
      • 光是由一份一份不连续的光子组成的。
      • 光子能量E = hν (h为普朗克常量)。
      • 光电效应方程E_k = hν - W₀
        • W₀:逸出功,是使电子脱离金属束缚所需的最小能量。
        • hν₀ = W₀,是极限频率。
      • 成功解释:完美解释了光电效应的所有规律。

2 光的波粒二象性

  • 统一观点: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是波粒二象性的统一体。
  • 表现
    • 粒子性: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一份一份的能量交换。
    • 波动性: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波动性,产生干涉、衍射现象。
  • 概率波 (玻恩)
    • 解释:光子在空间某处出现的概率,可以用波动的规律来描述。
    • 光的强度:与光子数的多少成正比,也与光波振幅的平方成正比。

3 粒子的波动性

  • 德布罗意假说
    • 一切运动的实物粒子 (如电子、质子) 都具有波动性。
    • 德布罗意波长λ = h / p (p为粒子的动量)
    • 验证:电子的衍射实验 (戴维孙-革末实验) 证实了物质波的存在。
  • 概率波 (续)
    • 物质波:实物粒子的波也是概率波。
    • 波函数 (ψ):描述粒子在空间某处出现的概率密度。 表示粒子在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4 不确定性关系

  •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 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知道粒子的动量和位置。
    • 数学表达式Δx · Δp ≥ h / 4π
      • Δx:位置的不确定量。
      • Δp:动量的不确定量。
    • 物理意义
      • 微观粒子的坐标和动量不能同时被精确测定。
      • 不是测量技术的问题,是粒子固有属性决定的。
      • 宏观物体由于 h 极小,不确定性可忽略,表现出确定性。
  • 对玻尔原子模型的修正
    • 玻尔模型认为电子有确定的轨道。
    • 不确定性原理表明,电子没有确定的轨道,只能用“电子云”或“概率分布”来描述它在原子核周围的位置。

第三部分:原子物理 (补充)

1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 汤姆孙模型:“枣糕模型”,后被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
  •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
    • 实验基础:α粒子散射实验。
    • 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 困难:无法解释原子的稳定性 (电子绕核运动会辐射能量而坠入核) 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

2 玻尔原子模型

  • 背景:解决卢瑟福模型的困难,解释氢原子光谱。
  • 三大假设
    1. 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这些状态叫定态,原子在定态时不辐射能量。
    2. 跃迁假设: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时,会吸收或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hν = E_初 - E_末
    3. 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定态与电子不同的轨道相对应,轨道半径是量子化的。
  • 成就与局限
    • 成就: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
    • 局限:无法解释复杂原子的光谱,是半经典半量子的理论,引入了量子化但没有解释其根源。

3 原子核

  • 组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 核力:将核子 (质子和中子) 束缚在一起的力。
    • 特点:短程力、强相互作用力、与电荷无关。
  • 放射性
    • 三种射线
      • α射线:氦原子核 (He),电离能力强,穿透能力弱。
      • β射线:高速电子 (e),电离能力中等,穿透能力较强。
      • γ射线:高能光子 (),电离能力弱,穿透能力最强。
    • 衰变规律
      • α衰变_Z^A X → _Z-2^A-4 Y + _2^4 He
      • β衰变_Z^A X → _Z+1^A Y + _-1^0 e (本质是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化为质子)
    • 半衰期
      • 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 特点:由原子核本身决定,与外界因素 (温度、压强等) 无关。
  • 核能
    • 质能方程E = mc² (爱因斯坦)
    • 质量亏损:核反应前后,原子核的总质量减少。
    • 结合能:将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释放的能量,或将原子核拆解为核子所需的能量。
    • 核能的释放
      • 重核裂变:一个重核分裂成几个中等质量的核 (如原子弹、核电站)。
      • 轻核聚变:几个轻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核 (如太阳发光、氢弹)。

总结与联系

  • 从经典到近代的桥梁:动量守恒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巅峰,而波粒二象性则开启了近代物理的大门,两者都体现了自然界最基本的守恒和对称思想。
  • 贯穿始终的“量子”思想:从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到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再到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和玻尔的轨道量子化,最后到不确定性原理,整个选修3-5的后半部分就是一部量子观念的建立史。
  • 宏观与微观的对比
    • 宏观:物体有确定的轨迹,位置和动量可同时精确测量,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是绝对的。
    •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遵循不确定性原理,只能用概率来描述其行为,能量是量子化的。

希望这份详细的思维导图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选修3-5的内容!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