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趣味的排队教案

《趣味的排队》教案,以游戏导入,借故事明规则,用竞赛固习惯,让孩子懂有序排队

教学背景与目标

适用年龄:3-6岁幼儿园中班/大班儿童
核心理念:以“玩中学”为导向,将抽象规则转化为具象体验,结合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和互动竞赛,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兴趣。
三维目标

趣味的排队教案-图1

  1. 认知目标——知道公共场所需按顺序排队(如上下楼梯、玩游戏、乘车等),了解不排队的危害(拥挤、危险、不公平);
  2. 技能目标——能在实际场景中自主保持1米间距排队,学会用语言提示他人“请排好队”;
  3. 情感目标——感受秩序带来的安全感与愉悦感,萌发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

教学准备清单

类别 具体物品/资源 用途说明
道具类 彩色脚印贴纸(黄/蓝/绿三色)、软质塑料栏杆模型、动物头饰(小熊、兔子等) 标记站位、搭建微型马路场景
多媒体 《小蚂蚁搬豆》动画短片、自制PPT(含正确vs错误排队对比图) 直观展示行为后果
音乐素材 《开火车》《幸福拍手歌》节奏版 配合动作指令强化记忆
奖励机制 “文明小标兵”贴纸、班级积分墙 即时正向反馈激励

教学实施步骤(45分钟)

第一阶段:情境导入——问题引发思考(8分钟)

👩🏫 教师行动:播放改编版绘本故事《混乱的游乐园》,讲述因插队导致滑梯卡住、秋千碰撞的事件,提问引导讨论:“如果你是小主人公会怎么做?”鼓励幼儿分享经历(如超市结账时被大人抱着往前挤的感受)。
👉🏻 关键话术:“当我们都想第一个到达终点时,身体会不会像打架的小汽车一样撞在一起呢?”引出“排队让世界更安全”的主题。

第二阶段:游戏体验——分层闯关挑战(25分钟)

▶️ 关卡1:彩虹桥大冒险(个体练习)

  • 玩法:地面粘贴三色弧形路径模拟拱桥,幼儿手持玩具伞充当“小船”,听口令依次过桥,违规者需返回起点重新开始。
  • 观察重点:是否自然形成纵向队列?能否控制步速等待前方伙伴?

▶️ 关卡2:森林音乐会售票处(小组协作)

  • 角色分配:选3名幼儿扮演售票员,其他孩子戴动物头饰演顾客,设置限购规则:“每人限购一张票”,迫使幼儿必须轮流购买,教师随机制造突发状况(如突然加塞的新游客),考察应变能力。
  • 策略提示:引导使用礼貌用语“请您排在我后面好吗?”化解冲突。

▶️ 关卡3:极速救援总动员(综合应用)

  • 情景设定:用桌椅搭建倾斜的“山坡”,底部放置装满海洋球的救生篮,宣布任务:“地震来了!我们要快速撤离到安全区!”要求两组队员分别尝试无序奔跑与有序排队两种模式,对比哪种方式效率更高且零摔倒记录。
  • 科学延伸:简单解释物理学原理——“像水流一样顺畅通行的秘密就是保持间隔”。

第三阶段:生活迁移——头脑风暴工作坊(10分钟)

🎨 创意绘画:发放大幅白纸和蜡笔,分组完成命题创作《我心中的完美队伍》,鼓励添加元素如爱心通道、微笑图标等象征友好氛围的设计。
💬 分享环节:每组派代表讲解作品理念,教师归纳提炼关键词:耐心、尊重、合作,例如某组画出手拉手围成圈的形状,可解读为“即使人多也要给彼此空间”。

第四阶段:家园共育延伸计划

📌 家庭任务卡:①拍摄全家在超市收银台整齐排队的照片;②记录一周内孩子主动提醒长辈排队的次数,次周带回班级展览并颁发“超级监督员”勋章。
📺 亲子游戏推荐:“人体贪吃蛇”——家长与孩子交替作为蛇头带领家庭队伍行进,练习曲线路径下的跟随技巧。


评价体系设计

维度 评价标准 工具形式
过程性 参与活动的专注度、规则执行力 教师观察记录表
创造性 绘画作品中体现的独特解决方案 五星评级贴纸
持续性 一周内日常活动中的行为改善情况 成长档案袋追踪拍摄

常见问题答疑FAQs

Q1: 如果孩子坚持认为“我跑得快就应该先到”,该如何引导?
应对策略:①共情接纳情绪:“你真的很渴望快点完成任务对吗?”②具象类比:“想象你的玩具车赛道全是急转弯,不减速就会冲出轨道哦!”③赋予责任感:“作为队长要保护后面的队友不被撞到呀!”逐步从自我中心过渡到集体意识。

Q2: 面对特殊需求儿童(如自闭症谱系障碍),如何调整活动难度?
包容方案:①提供可视化计时器辅助等待;②允许佩戴降噪耳机减少感官刺激;③安排固定位置伙伴给予稳定预期;④将复杂指令拆解为图文步骤卡,重点在于创造低压力环境而非强制服从。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