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中芪参术草,补气升阳功效好,肠风
黄芪汤在中医领域有着重要地位,不同配方的黄芪汤功效各异,以下是详细介绍:
《金匮翼》黄芪汤
-
组成:绵黄芪、陈皮(去白)各半两。
-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用大麻仁一合研烂,以水投取浆水一盏,滤去滓,于银石器内煎,后有乳起,即入白蜜一大匙,再煎令沸,调药末,空心食前服。
-
功效:益气润肠通便。
-
主治:气虚性便秘,大便并不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脉弱。
-
方解:方中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为方中主药;火麻仁、白蜜润肠通便;陈皮理气,若气虚较甚,可加人参、白术。
-
趣味歌诀:“黄芪汤出金匮翼,麻仁陈皮与白蜜;气虚无力导便出,益气润肠理气机。”
内补黄芪汤
-
组成:黄芪、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人参、茯苓、甘草、麦门冬、肉桂、远志、生姜、大枣各五分(各5克)。
-
用法:水煎服。
-
功效:补益气血,养阴生肌。
-
主治:主治痈疽溃后,气血皆虚,溃处作痛,倦怠懒言,间或发热,经久不退,脉细弱,舌淡苔薄。
-
方解:本方所治诸证,皆由气血两亏所致,故本方之旨意在气血双补、阴阳并调,用四君子汤去白术以补气健脾,四物汤养血补肝;黄芪、肉桂益气助阳,可收阳生阴长之效;麦门冬养心除烦,护阴以配阳;远志宁心安神,用在内补黄芪汤的另一作用是:“长肌肉……治一切痈疽”,诸药配合,共使气血充盛,促其腐祛肌生,疮口收敛。
-
趣味歌诀:“内补黄芪地芍冬,参苓远志加川芎,当归甘草官桂并,力补痈疽善后功。”
《婴童类萃》黄芪汤
-
组成:黄芪3克、茯苓2.1克、熟地2.1克、麻黄根2.1克、天冬2.1克、防风2.1克、当归2.1克、甘草1.5克、五味0.9克、官桂0.9克、牡蛎3.6克、生姜3片、枣1枚、浮小麦百粒。
-
用量用法:牡蛎煅,水煎服。
-
功效与作用及主治:自汗、盗汗。
李汉俊黄芪汤
-
组成:生黄芪15克、鱼腥草30克、赤芍9克、丹皮6克、桔梗6克、瓜蒌9克、生大黄(后下)9克。
-
功效:益气托脓,泻火解毒。
-
主治:肺脓疡。
-
辨证加减:风热袭肺型(多见初期)加桑叶、菊花;痈脓型加苇茎、冬瓜子、桃仁;正虚邪恋型(多见后期),加太子参、沙参、知母;热陷厥阴型,加犀角、生地、钩藤、羚羊角;正虚阳脱型配合人参、附子,龙骨、牡蛎。
-
临床疗效:治疗31例经X线检查为肺脓疡患者,经治疗后除3例中断治疗外,28例临床症状全部消失,X线显示正常或仅残留少量纤维素阴影,一般服药1剂,临床症状即开始好转,服7剂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疗程平均14天。
-
趣味歌诀:“生芪赤芍丹皮桔,大黄瓜蒌鱼腥草,气虚便秘亦可用,补气健脾润肠通。”
黄芪汤名称 | 组成 | 功效 | 主治 | 趣味歌诀 |
---|---|---|---|---|
《金匮翼》黄芪汤 | 绵黄芪、陈皮(去白)各半两 | 益气润肠通便 | 气虚性便秘 | 黄芪汤出金匮翼,麻仁陈皮与白蜜;气虚无力导便出,益气润肠理气机 |
内补黄芪汤 | 黄芪、当归、熟地黄、川芎、白芍、人参、茯苓、甘草、麦门冬、肉桂、远志、生姜、大枣各五分(各5克) | 补益气血,养阴生肌 | 痈疽溃后,气血皆虚,溃处作痛等 | 内补黄芪地芍冬,参苓远志加川芎,当归甘草官桂并,力补痈疽善后功 |
《婴童类萃》黄芪汤 | 黄芪3克、茯苓2.1克、熟地2.1克、麻黄根2.1克、天冬2.1克、防风2.1克、当归2.1克、甘草1.5克、五味0.9克、官桂0.9克、牡蛎3.6克、生姜3片、枣1枚、浮小麦百粒 | 无明确提及 | 自汗、盗汗 | 无 |
李汉俊黄芪汤 | 生黄芪15克、鱼腥草30克、赤芍9克、丹皮6克、桔梗6克、瓜蒌9克、生大黄(后下)9克 | 益气托脓,泻火解毒 | 肺脓疡 | 生芪赤芍丹皮桔,大黄瓜蒌鱼腥草,气虚便秘亦可用,补气健脾润肠通 |
FAQs
问题1:黄芪汤可以长期服用吗?
回答:部分黄芪汤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长期服用,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金匮翼》黄芪汤用于气虚便秘的调理,如果气虚症状持续存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一段时间来改善体质,但像一些用于特定疾病治疗的黄芪汤,如治疗肺脓疡的李汉俊黄芪汤,通常在病症治愈后就不应继续服用,而且即使是用于调理的黄芪汤,如果服用过程中出现不适,如上火、腹胀等症状,也应及时调整或停止服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问题2:服用黄芪汤期间有哪些饮食禁忌?
回答:服用黄芪汤期间,一般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宜吃冰淇淋、油炸食品、辣椒等,因为生冷食物可能会损伤脾胃阳气,影响黄芪汤的吸收和药效发挥;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加重胃肠负担;辛辣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道,与黄芪汤的药性产生冲突,影响其对机体的调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