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一个人的(即他/她在想什么)出现了异常,这些想法往往是不真实的、过度的、与个人文化背景不相符的,并且会给个体带来显著的痛苦或功能损害。

一个人的“想法本身”出了问题,而不是思考的“速度”或“形式”(那属于思维形式障碍)。 障碍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妄想
障碍中最核心、最典型的一类,妄想是一种坚定的、错误的个人信念,这种信念与个体的现实经验、教育背景和文化环境相悖,并且不能用同样的信念去说服他/她。
妄想的核心特征:
- 坚信不疑:患者对其深信不疑。
- 与现实不符明显是假的或被夸大的。
- 无法被说服:即使提供相反的证据或逻辑,也无法动摇其信念。
常见的妄想类型包括:
-
被害妄想:
- 描述:患者坚信自己正被某人、某个团体或某种力量(如政府、外星人、邻居)监视、跟踪、诽谤、攻击或阴谋陷害。
- 例子:“我的邻居在饭菜里下毒想害死我”、“警察一直在监视我的手机,想找我的茬”。
-
关系妄想:
- 描述:患者认为环境中发生的无关事件、他人的言行或电视、广播、报纸的内容,都与自己有关,是针对自己的。
- 例子:“街上那两个人在窃窃私语,肯定是在说我坏话”、“电视新闻里提到的某个罪犯,其实是在影射我”。
-
夸大妄想:
- 描述:患者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拥有非凡的才能、财富、权力、地位或知识,甚至认为自己是个伟人、神或救世主。
- 例子:“我是国家的领袖,只是现在伪装起来了”、“我能预知未来,控制整个股市”。
-
钟情妄想:
- 描述:患者坚信某个(通常是地位较高、无法接触到的)异性已经爱上了自己,并会通过各种方式(如眼神、暗示、媒体)来表达爱意。
- 例子:“那个明星在电视里对我眨眼,说明他喜欢我”、“我的老板给我安排这个任务,是在向我示爱”。
-
嫉妒妄想:
- 描述: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的配偶或伴侣对自己不忠,并会因此进行跟踪、调查、质问甚至暴力行为。
- 例子:“我爱人回家晚了5分钟,一定是和情人约会去了”、“他手机里任何一个异性号码都是第三者”。
-
罪恶/自责妄想:
- 描述:患者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道德或宗教上的),或者犯了从未犯过的罪行,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
- 例子:“我是一个罪人,应该被烧死”、“我害死了我的家人,我该死”。
-
躯体疾病妄想:
- 描述:患者坚信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如癌症、艾滋病、寄生虫病),尽管多次医学检查结果均为阴性。
- 例子:“我浑身都是癌细胞,医生骗我”、“我的皮肤里有虫子在爬”。
-
被控制妄想:
- 描述:患者认为自己的思想、情感或行为被某种外力(如电波、机器、他人)所控制或取代。
- 例子:“我的大脑被外星人植入了芯片,他们控制我的一举一动”、“不是我自己的想法,是有人在用遥控器控制我的思想”。
超价观念
超价观念与妄想有相似之处,但存在关键区别。
-
核心特征:是一种强烈的、带有明显情感色彩的信念,它建立在部分事实的基础上,但对其进行了歪曲和过度解释。
-
与妄想的区别:
- 有一定现实基础:不是凭空产生的。
- 可被一定程度动摇:虽然患者坚信,但在逻辑和事实面前,其信念可能会动摇或有所保留。
- 情感色彩浓厚:观念的形成和维持与强烈的情感(如愤怒、恐惧、爱国热情)紧密相关。
-
例子:
- 一个对某种食物有强烈偏见的人,可能会坚信“所有快餐都含有致癌物,吃了就会得绝症”,尽管科学证据表明偶尔食用是安全的,这个观念源于他对健康的关注,但被过度夸大了。
- 一个对某个社会事件有极端看法的人,可能会坚信“某个群体是导致社会问题的根源”,并将所有负面事件都归咎于该群体。
强迫观念
强迫观念是一种反复出现的、不自主的、闯入性的想法、冲动或想象,患者通常认为这些想法是荒谬的、不合逻辑的、令人痛苦的,并试图忽略、压制或用其他想法来替代它们。
-
核心特征:
- 闯入性:想法不受控制地闯入脑海。
- 不自主性:患者不想要这些想法,但无法摆脱。
- 厌恶感:患者知道这些想法是“自己”的,但又觉得它们是“坏”的、“脏”的或“不应该”的。
- 伴随焦虑:这些想法会引发显著的痛苦和焦虑。
-
常见类型:
- 污染观念:担心自己或家人被细菌、病毒或“脏东西”污染,从而反复洗手、洗澡或清洁。
- 攻击观念:反复出现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可怕冲动(如用刀刺向孩子),尽管患者完全没有意愿这么做。
- 性观念:反复出现被认为是“不道德”或“禁忌”的性想法或冲动。
- 对称与精确观念:对事物必须排列得完美对称、数字必须凑成某个吉利数字等有强烈要求。
- 宗教观念:反复担心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或者对宗教教条有过度和不必要的担忧。
恐怖性观念
这通常指恐怖症中的核心信念,它是一种对特定物体、情境或活动的、不合理的、强烈的恐惧,患者明知这种恐惧是过度的,但仍然无法控制。
-
核心特征:
- 对象特定:恐惧指向特定的东西(如蜘蛛、血、高处)或情境(如社交、公开演讲)。
- 不合理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严重不符。
- 回避行为:为了减轻恐惧,患者会主动回避引发恐惧的对象或情境。
-
例子:
- 蜘蛛恐惧症:即使看到一张蜘蛛的图片,也会感到极度恐慌。
- 社交恐惧症:坚信在社交场合自己会出丑、被别人嘲笑,因此极力避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
- 飞行恐惧症:坚信飞机会失事,因此不敢乘坐飞机。
总结与区分
| 障碍类型 | 核心特征 | 与现实的关系 | 患者态度 |
|---|---|---|---|
| 妄想 | 坚定的、错误的个人信念。 | 完全不符,凭空产生。 | 坚信不疑,无法被说服。 |
| 超价观念 | 强烈、带有情感色彩的信念。 | 基于部分事实,但被过度歪曲。 | 坚信,但可被一定程度动摇。 |
| 强迫观念 | 反复闯入的、不自主的、令人厌恶的想法。 | 内容本身是荒谬的,但患者知道其荒谬性。 | 想要摆脱,但无法控制,感到痛苦。 |
| 恐怖性观念 | 对特定对象的、不合理的强烈恐惧。 | 恐惧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符。 | 知道恐惧不合理,但无法控制,选择回避。 |
重要提示:障碍通常是严重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重度抑郁症、焦虑症等)的核心症状之一,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上述情况,切勿自行诊断或贴标签,应及时寻求专业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