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客户利润思维,如何让客户成为利润中心?

什么是客户利润思维?

客户利润思维,就是以客户能够为企业带来的长期、可持续的利润为核心,来指导企业的所有决策和行动

客户利润思维,如何让客户成为利润中心?-图1

它回答的不是“我们卖了多少?”,而是“哪个客户(或哪类客户)真正为我们赚钱?他们为什么赚钱?我们如何让更多客户变得‘赚钱’,并让赚钱的客户更赚钱?”

这种思维认为,并非所有客户都是一样的,有些客户能带来丰厚利润,有些客户可能只是收支平衡,甚至有些客户是在“亏损”的(他们消耗了企业大量的资源,但带来的收入远低于成本)。


为什么客户利润思维至关重要?(传统销售额思维的局限)

在客户利润思维出现之前,很多企业信奉“销售额至上”,这种思维有明显的局限性:

  1. “不赚钱的生意越多,死得越快”:为了追求销售额,企业可能会进行无底线的价格战,或接受大量低毛利、高服务成本的客户,这些客户看似贡献了收入,但实际上侵蚀了企业的利润,导致“增收不增利”,甚至亏损。
  2. 资源错配:企业将有限的营销、服务、研发资源平均分配给所有客户,结果资源被那些低价值或负价值的客户大量占用,而真正能带来高利润的核心客户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3. 客户关系不健康:只关注销售额,容易导致企业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客户体验,或者对客户进行过度承诺,最终损害客户忠诚度和品牌声誉。
  4. 缺乏可持续性:依赖少数几个“大单”或“爆款”产品是不可持续的,客户利润思维强调建立一个由高价值客户组成的、健康的客户组合,这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

如何实施客户利润思维?(一个四步框架)

实施客户利润思维,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精准识别与分层——“谁在为我们赚钱?”

这是基础,你必须有能力计算出每个客户或每个客户群的盈利能力。

  • 建立客户盈利能力模型
    • 收入端:客户的总购买金额、购买频率、交叉销售/向上销售潜力。
    • 成本端:获取客户的成本、服务客户的成本(包括人力、物流、售后、技术支持等)、产品/服务本身的成本。
    • 公式客户利润 = (客户总收入 - 直接产品成本) - 服务成本 - 营销获取成本
  • 进行客户分层
    • 高价值客户:利润贡献最大,是企业的“金主”,他们通常忠诚度高,复购强,对价格不敏感。
    • 潜力客户:目前利润贡献中等,但具有很高的增长潜力,他们可能是新客户,或是在某个产品线上有消费潜力。
    • 低价值客户:利润贡献很低,甚至为负,他们可能只购买打折品,或频繁要求服务但消费很少。
    • 负价值客户:消耗的资源远大于他们带来的收入,一个总在退货、投诉、占用客服大量时间的客户。

第二步:差异化策略——“我们该对不同客户做什么?”

识别出不同层级的客户后,必须采取截然不同的策略,而不是“一刀切”。

客户类型 目标 策略
高价值客户 提升忠诚度、增加份额、最大化终身价值 - 专属服务:提供VIP客服、专属客户经理。
- 个性化体验:定制化产品/服务、生日/节日关怀。
- 优先权益:新品优先体验、限量产品购买权。
- 深度关系:定期沟通,了解需求,共同成长。
潜力客户 加速转化、提升价值、培养成高价值客户 - 精准营销:推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产品,交叉销售。
- 激励政策:提供小幅折扣、积分加速等,鼓励消费升级。
- 引导体验:引导他们使用更高价值的服务或功能。
低价值客户 降低服务成本、提升利润贡献、或温和淘汰 - 标准化服务:提供自助服务、FAQ、在线客服,降低人工成本。
- 自动化营销:通过邮件、短信进行标准化的产品推送。
- 设置门槛:对于服务成本极高的客户,可以考虑提高服务价格或限制某些服务。
负价值客户 果断止损、降低损失 - 拒绝服务:在明确告知后,停止为其提供服务。
- 提高价格:通过大幅提价使其主动离开。
- 不主动投入:不为其投入任何额外的营销或服务资源。

第三步:产品与服务优化——“如何让产品/服务更赚钱?”

客户利润思维也反向指导产品和服务的开发。

  • 淘汰“亏损产品”:分析产品线,砍掉那些吸引来的客户都是低价值、且本身毛利低的产品。
  • 开发“利润产品”:基于高价值客户的需求和痛点,开发高附加值、高毛利的产品或服务。
  • 捆绑销售:将高利润产品与必需品捆绑,提升整体客单价和利润率。

第四步:流程与文化再造——“让利润思维成为组织基因”

客户利润思维不是销售或市场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整个公司的文化。

  • 调整KPI:将销售、客服、市场等部门的考核指标从单一的“销售额”、“通话量”等,调整为包含“客户利润贡献率”、“客户留存率”、“高价值客户增长率”等综合性指标。
  • 打破部门墙:销售、市场、客服、财务、产品等部门需要共享客户数据,协同作战,共同为客户利润负责。
  • 全员培训:让每一位员工,尤其是前台员工,都理解客户利润的重要性,知道自己的行为如何影响客户的盈利能力。

客户利润思维的实践案例

  • 航空公司
    • 传统思维:卖出的机票越多越好。
    • 客户利润思维:通过“常旅客计划”识别出高价值的“头等舱/商务舱”乘客和频繁飞行的经济舱乘客,为他们提供贵宾休息室、里程累积、优先登机等专属服务,同时对偶尔打折出行的乘客提供标准化的在线值选座服务,以控制成本。
  • 零售业(如亚马逊/京东Prime会员)
    • 传统思维:吸引尽可能多的顾客来购物。
    • 客户利润思维:通过付费会员制,筛选出高消费、高忠诚度的“高价值客户”,会员费本身就是一笔稳定的高利润收入,同时会员因为“沉没成本”和“专属权益”而更倾向于在平台内消费,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终身价值。
  • SaaS(软件即服务)公司
    • 传统思维:获取大量免费试用用户。
    • 客户利润思维:他们会仔细分析试用用户的行为数据,判断其“付费潜力”,对高潜力用户进行重点跟进和销售转化;对低潜力用户则引导其使用自助知识库,降低客服支持成本。

客户利润思维,本质上是从“粗放式增长”到“精细化运营”的必然转变,它要求企业:

  • 从关注“流量”到关注“留量”与“质量”
  • 从追求“单次交易利润”到追求“客户终身价值”
  • 从“管理产品”到“经营客户关系”

在竞争日益激烈、市场日趋饱和的今天,拥有强大的客户利润思维,是企业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盈利和健康发展的核心能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