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思维方式到底分哪几种?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问题!思维是一个极其复杂和多层面的认知过程,科学家和哲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关于“思维有几种方式”,并没有一个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有多种分类体系。

思维方式到底分哪几种?-图1

下面我将从几个最主流和实用的角度,为您详细梳理和介绍不同的思维方式。


按思维的方向和目的划分(最常见、最实用的分类)

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分类方式,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解决问题和做决策。

发散性思维

  • 特点:从一个点出发,向四面八方联想,追求思维的广度和数量,目标是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可能性或解决方案。
  • 头脑风暴、自由联想、天马行空、一题多解。
  • 例子
    • 问题:“回形针有多少种用途?”
    • 发散思维:可以当书签、当牙签、当开锁工具、当天线、当导线、当发夹……
  • 应用场景:创意构思、产品研发、广告策划、解决开放性问题。

聚合性思维

  • 特点:从众多信息和想法中,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推理,最终得出一个唯一或最佳的答案,追求思维的深度和精确性。
  • 逻辑推理、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标准答案。
  • 例子
    • 问题:“今天晚上的晚餐吃什么?”
    • 聚合思维:考虑冰箱里有什么食材、家人想吃什么、营养是否均衡、烹饪时间长短,最终决定“今晚吃番茄炒蛋”。
  • 应用场景:考试答题、科学研究、决策制定、故障排查。

关系: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好的思考过程通常是“先发散,后聚合”,先通过头脑风暴(发散)想出10个创业点子,再通过市场分析、可行性研究(聚合)选出最优的一个。


按思维的逻辑和抽象程度划分

这个分类方式更偏向于认知心理学和哲学,揭示了思维的本质层次。

具体思维

  • 特点:依赖于具体的、直接感知的事物,主要在儿童和动物中常见,但也存在于成人处理具体事务时。
  • 例子:看到一个苹果,就想到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看到一个杯子,就知道可以用来喝水。

抽象思维

  • 特点:超越具体事物的感知,运用概念、符号、理论和逻辑进行思考,这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
  • 例子:理解“自由”、“正义”等抽象概念;进行数学公式推导;讨论哲学问题。

逻辑思维

  • 特点:遵循严格的逻辑规则(如因果、三段论、归纳、演绎),推理过程严密、条理清晰。
  • 例子
    • 演绎推理: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 归纳推理:我见过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所以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这是一个或然性结论)
  • 应用场景:数学证明、编程、法律辩论、科学研究。

形象思维

  • 特点:以表象、图像、意象等具体形象为思维元素,它不完全是具体的,因为可以对表象进行加工和创造。
  • 例子:建筑师在脑中构思大楼的立体结构;画家在创作前构思画面;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
  • 应用场景:艺术创作、设计、文学写作。

按思维的创新程度划分

这个分类方式关注思维是常规的还是新颖的。

常规思维

  • 特点:遵循既定的模式、规则和经验,解决常见和熟悉的问题,高效但缺乏新意。
  • 例子:按照菜谱做一道熟悉的菜;按照说明书组装家具。

创造性思维

  • 特点:打破常规,用新颖、独特的方式思考,产生前所未有的、有价值的思想或产品。
  • 例子: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乔布斯创造出iPhone;一位厨师发明一道新菜。
  • 核心要素:通常包含流畅性(想法多)、变通性(类别多)、独特性(想法新颖)和精进性(能完善想法)。

按思维的运作方式划分(现代认知科学视角)

这个分类方式关注我们大脑处理信息的不同“模式”。

系统性思维

  • 特点:将事物看作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而不是孤立的部分,关注动态、反馈和长期影响。
  •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蝴蝶效应、良性/恶性循环。
  • 例子:分析一个公司的成功,不仅看产品,还要看企业文化、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员工士气等整个系统。
  • 应用场景:企业管理、生态保护、公共政策制定。

设计思维

  • 特点:一种以人为本、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论,强调共情定义问题构思原型制作测试的迭代循环。
  • 核心:从用户的真实需求出发,通过快速原型和反馈来验证和优化解决方案。
  • 应用场景:产品设计、服务创新、社会问题解决。

批判性思维

  • 特点:一种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方式,旨在分析和评估信息、观点或论据,以形成自己的判断,它不是“批判”或“否定”,而是“审慎地判断”。
  • 核心能力:质疑证据、识别逻辑谬误、区分事实与观点、考虑多种可能性。
  • 应用场景:学术研究、新闻阅读、做重大决策。

按思维的“心智模式”划分(丹尼尔·平克《全新思维》)

这个分类方式非常适合理解未来社会所需的关键能力。

  • 高概念思维:发现关联、创造新意、赋予意义的能力,艺术感、幽默感、追求卓越。
  • 高触觉思维:运用双手、体验真实、创造实体产品的能力,动手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
  • 批判性思维:左脑思维,逻辑、分析、推理。
  • 设计思维:将逻辑和美感结合,创造满足人类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平克认为,在信息时代,仅靠批判性思维和设计思维(左脑优势)已不够,高概念和高触觉思维(右脑优势)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分类维度 思维方式 核心特点
方向目的 发散性思维 追求广度,一题多解,头脑风暴
聚合性思维 追求深度,得出最佳答案,逻辑分析
逻辑抽象 逻辑思维 遵循规则,演绎归纳,严密推理
形象思维 以图像、表象为元素,艺术创作
抽象思维 运用概念和理论,超越具体感知
创新程度 常规思维 遵循经验,高效但缺乏新意
创造性思维 打破常规,新颖独特,产生价值
运作方式 系统性思维 整体观,关注关联和反馈
设计思维 以人为本,迭代优化,用户中心
批判性思维 审慎判断,分析评估,理性反思
心智模式 高概念/高触觉 创造意义、共情、审美(未来关键能力)

最重要的是,这些思维方式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交织、可以灵活运用的,一个优秀的思考者,就像一个高明的指挥家,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境下,调动哪种“乐器”(思维方式),来奏出最美妙的乐章(解决问题)。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