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很多考研学子都会在田然和王诚之间犹豫。两者没有绝对的“哪个更好”,只有“哪个更适合你”,他们都是国内顶级的写作老师,但教学风格、核心理念和适用人群有显著区别。

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对两者进行详细对比,并给出选择建议,希望能帮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核心教学理念与风格对比
这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直接决定了你听哪个老师的课更“对味”。
| 维度 | 田然老师 | 王诚老师 |
|---|---|---|
| 教学理念 | “重技巧、重框架、重实用” | “重思维、重逻辑、重批判性” |
| 写作风格 | “套路化、模板化” | “个性化、思辨化” |
| 课堂氛围 | 严谨、细致、有条理,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教练,手把手教你如何得分。 | 活泼、犀利、有激情,像一个思想碰撞的伙伴,引导你如何思考。 |
| 核心目标 | 帮助你在短期内掌握可复制的应试技巧,拿到一个稳定且不错的分数。 | 帮助你从根本上提升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追求高分甚至满分,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
各题型特点对比
不同的题型,两位老师的风格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论证有效性分析(小作文)
-
田然:
- 优点: 方法论极其清晰。 他会给你一套非常系统、标准化的“找错”方法,比如常见的“逻辑漏洞模型”(如混淆概念、非黑即白、不当类比等),跟着他学,你很快就能掌握识别错误、套用模板、组织语言的套路,上手快,不容易漏点。
- 适合人群: 基础一般,逻辑思维较弱,希望快速掌握得分技巧的同学。
-
王诚:
- 优点: 更强调“批判性思维”。 他不仅教你找逻辑谬误,更引导你从出题人的角度思考“为什么这里会错”,以及如何从更高维度(如概念界定、论证结构)进行批判,他的分析往往更深刻、更有洞察力。
- 缺点: 入门门槛稍高,需要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逻辑基础和思辨能力,否则可能会觉得“听着很爽,但自己写不出来”。
- 适合人群: 逻辑基础较好,追求高分,希望写出不落俗套、有深度分析的同学。
论说文(大作文)
这是两者差异最大的地方,也是同学们选择时的主要纠结点。
-
田然:
- 优点:
- 素材库强大: 他的《田然写作通关宝典》等书籍整理了大量优质素材,并分门别类,可以直接“拿来就用”,大大节省了考生搜集素材的时间。
- 结构清晰: 提供了多种成熟的论证结构模板(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正反对比”等),让你的文章结构清晰,论点明确,不容易跑偏。
- 语言精炼: 他的课程会教你如何锤炼语言,让文章表达更书面化、更精炼,符合阅卷老师的偏好。
- 核心: “带着镣铐跳舞”,在考试要求的框架内,把文章写得规范、工整、有亮点,拿到一个高分段内的稳定分数。
- 优点:
-
王诚:
- 优点:
- 思维训练: 他不提供“万能模板”,而是强调“审题立意”和“搭建论证框架”的能力,他会教你如何从材料中提炼出深刻的观点,并围绕这个观点构建一个有说服力的论证体系。
- 立意深刻: 王诚非常看重文章的“思想性”,他鼓励学生写出有批判性、有独立思考的文章,避免人云亦云,更容易在众多考卷中脱颖而出。
- 课程互动性强: 他的课有很多讨论和思辨环节,能激发你的写作灵感。
- 核心: “无招胜有招”,不依赖固定模板,而是通过强大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自由地、高质量地完成写作。
- 缺点: 对学生的要求极高,需要平时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和思考,否则容易写得“空”或“散”,反而得不偿失。
- 优点:
如何选择?给你一个决策指南
看完以上对比,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号入座:
选择【田然老师】,如果你符合以下特征:
- 基础薄弱/跨考生: 逻辑和写作基础不好,不知道从何下手,需要一套明确的、可操作的“说明书”。
- 备考时间紧张: 希望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高效的应试方法,快速提分。
- 追求稳妥: 目标是拿到一个稳定、不错的分数(如40分以上),不追求极限高分。
- 缺乏素材积累: 平时阅读量少,肚子里没货,急需高质量的写作素材。
- 学习风格: 喜欢结构化、系统化的教学,需要老师“喂”给你方法和内容。
一句话总结:田然老师是“应试技巧大师”,帮你用最短的时间,学会最规范的写法,拿到最稳的分数。
选择【王诚老师】,如果你符合以下特征:
- 基础扎实/学霸型: 逻辑思维能力强,有一定写作功底,不满足于“写完”,追求“写好”。
- 追求高分/满分: 目标是冲击50分以上的高分,希望文章能展现出自己的思想深度和独特性。
- 有思辨精神: 喜欢独立思考,不满足于标准答案,享受思想碰撞的乐趣。
- 阅读积累丰富: 平时有大量阅读习惯(哲学、历史、社科等),能够为写作提供独特的视角和素材。
- 学习风格: 喜欢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愿意花时间去打磨自己的思想和文章。
一句话总结:王诚老师是“思维教练”,帮你从根本上提升写作能力,写出有灵魂、有深度的文章,冲击高分。
给“纠结者”的第三种选择:强强联合
很多同学会问:“能不能都看?”
答案是:可以,但一定要分清主次,切忌混淆。
一个非常好的策略是:以一位老师为主,另一位为辅。
-
主攻王诚,辅以田然:
- 路径: 先跟着王诚学习审题立意和思维构建,建立自己的写作内核,在田然的素材库和语言技巧中寻找“弹药”,用田然的素材和精炼的语言来填充和包装自己由王诚思想构建的文章框架。
- 效果: 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语言亮点和素材支撑,这是冲击最高分的理想路径,但这对学生的整合能力要求很高。
-
主攻田然,辅以王诚:
- 路径: 先跟着田然掌握所有应试技巧和框架,确保拿到基础分,可以看看王诚的课,学习一些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让自己的论证在田然的框架内显得不那么刻板,增加一点思辨色彩。
- 效果: 在保证稳定得分的基础上,适当提升文章的思想性,防止文章过于模板化,这是更稳妥、更常见的组合。
最终建议
- 先试听: B站上两位老师的免费课程非常多,花一个下午,分别听一下他们关于论说文审题或者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开篇课,感受一下哪个老师的风格你更“听得进去”、“跟得上”。
- 看需求: 明确你自己的目标分数、基础水平和可用时间。
- 定策略: 做出选择后,就坚定地跟下去,不要频繁更换老师,否则会打乱你的学习体系,如果选择组合,也要想清楚主次关系。
希望这个详细的对比能帮助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祝你备考顺利,金榜题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