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分类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小学古诗

一级分类(主要分支):
- 写景抒情
- 咏物言志
- 送别怀人
- 思乡怀远
- 边塞征战
- 哲理寓理
- 童趣生活
- 节日民俗
思维导图详细内容(文字版)
您可以按照这个结构,在纸上或思维导图软件中画出美丽的导图。
中心:小学古诗
写景抒情
- 核心: 描绘自然风光、四季景色,并借此抒发诗人内心的喜悦、宁静或感慨。
- 山水、风光、春、夏、秋、冬、喜悦、宁静。
- 代表诗句:
- 春景: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 夏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 秋景: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 冬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 山水风光: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 春景:
咏物言志
- 核心: 描绘某个具体事物(如梅、兰、竹、菊、月亮等),通过咏叹这个事物来表达诗人的志向、品格或情感。
- 借物喻人、品格、志向、象征。
- 代表诗句:
- 咏梅: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梅》
- 咏石灰: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 咏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郑燮《竹石》
- 咏柳(喻人才):
碧玉妆成一树高...(见上,也可作为咏物诗)
- 咏月(思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 咏梅:
送别怀人
- 核心: 描写送别朋友、亲人或思念远方之人的情景和情感。
- 送别、友情、思念、依依不舍、祝福。
- 代表诗句:
- 送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怀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送别:
思乡怀远
- 核心: 表达身处异乡的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与“送别怀人”有交叉,但更侧重“身在远方”的孤独感。
- 乡愁、羁旅、孤独、故乡。
- 代表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最经典)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边塞征战
- 核心: 描写边塞的风光、战争的艰苦,以及将士们的豪情壮志、思乡之情和保家卫国的决心。
- 边塞、战争、豪迈、悲壮、爱国。
- 代表诗句: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哲理寓理
- 核心: 通过叙事或写景,揭示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或自然规律。
- 道理、启示、感悟、规律。
- 代表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比喻人生遇到绝境时,会出现新的转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比喻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不断进取)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比喻人的思想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保持清澈)
童趣生活
- 核心: 描绘儿童的生活、游戏或天真烂漫的情趣,语言活泼,充满生活气息。
- 儿童、游戏、天真、活泼、田园。
- 代表诗句: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袁枚《所见》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白居易《池上》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小儿垂钓》
节日民俗
- 核心: 围绕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展开,描写节日习俗和节日氛围。
- 节日、习俗、团圆、喜庆。
- 代表诗句:
- 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 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 重阳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春节:
如何使用这个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和学习
-
系统化学习: 不要一首一首孤立地学,可以按照这个分类,每周或每两周集中学习一个主题下的所有古诗,这周是“春景周”,就集中学习所有关于春天的古诗,对比不同诗人笔下的春天有何不同。
-
主题式背诵: 当需要背诵古诗时,可以按主题来背,老师要求背诵三首关于月亮的诗,孩子可以从“咏物言志”(思乡)和“写景抒情”两个分支中找到相关诗句。
-
激发联想: 学习新诗时,先让孩子判断它属于哪个分支,这能帮助他们快速建立联系,理解诗歌的大致内容和情感基调,看到题目里有“送别”,就能联想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这类诗句。
-
创作引导: 鼓励孩子模仿这些主题进行创作,学习了“童趣生活”的诗,可以让孩子也写一首关于自己游戏的小诗。
-
制作卡片: 将每首诗的关键信息(诗名、作者、朝代、所属分类、名句)做成小卡片,正面写诗名,背面写内容,可以用来玩“分类游戏”,随机抽取一张卡片,说出它属于哪个分支。
这个思维导图就像一张“古诗地图”,能让孩子在浩瀚的诗海中找到清晰的路径,让学习古诗变得更有条理、更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