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2025高考政治思维导图更新了吗?最新考点这样学!

我将按照 必修模块选择性必修模块 两大块来构建,每个模块下再分单元和核心知识点。

2025高考政治思维导图更新了吗?最新考点这样学!-图1


高中政治知识体系全景思维导图

核心总览

高中政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大核心素养,知识体系分为四大板块:

  1. 必修课程 (合格性考试):奠定理论基础。
  2. 选择性必修课程 (等级性考试):深化理论应用,培养学科能力。
  3. 时事政治:将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
  4. 哲学与文化:贯穿必修与选修,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部分:必修课程 (4本)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核心主题: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 第一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实践
    • 第二课:社会主义在中国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跨越
      •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道路的失败(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
      •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 第二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 第三课:伟大的改革开放
      • 改革开放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
      • 改革开放的意义(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 第四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 邓小平理论(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科学发展观(核心:以人为本)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
        • 历史地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 第五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
      • 坚持党的领导
      • 以人民为中心
      • 全面依法治国
      • 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
      • 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 第六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新时代的内涵(历史方位、主要矛盾、指导思想、战略安排)
      • 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修2:《经济与社会》

核心主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学习我国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

  • 第一单元:生产与经济制度

    • 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 生产资料所有制
        • 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形式、实现形式、如何增强)
        •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个体、私营、外资等)
        •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分配制度
        • 按劳分配为主体(地位、原因、要求)
        •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要素分配)
        •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优点、局限性)
      • 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手段:经济、法律、行政)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党的领导、共同富裕、科学的宏观调控)
  • 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
      • 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六大体系)
      •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第四课: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 个人收入分配(完善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 社会保障体系(功能、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

必修3:《政治与法治》

核心主题: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学习我国的政治制度、法治建设。

  • 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历史性转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 党的性质和宗旨
      • 党的指导思想(行动指南)
      •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 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 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

    • 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我国的国体(国家性质)
      • 最广泛的民主(新型的民主)
    • 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 其他基本政治制度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同上,可展开各制度的具体内容、意义)

  • 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

    • 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法治与人治的区别
      •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 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
      • 科学立法(良法是善治的前提)
      • 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 公正司法(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 全民守法(法治建设的基础)

必修4:《哲学与文化》

核心主题:世界观与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 哲学的起源与功能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时代性)
    •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 物质与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 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规律)
      •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
      • 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 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标准: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 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劳动和奉献、社会客观条件、砥砺自我)
  •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与核心思想理念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
    • 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尊重文化多样性
      • 坚持开放包容,交流互鉴
    • 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 坚定文化自信(基本路径)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第二部分:选择性必修课程 (3本)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核心主题:中国与世界,从宏观视角理解国际格局和中国外交。

  • 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

    •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 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
    • 议会制与总统制
    •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
  • 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

    •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 联合国的作用
    •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 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贸易、资本、技术、劳务)
    •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 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
    • 我国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积极参与,贡献中国智慧)
  • 第四单元:国际组织

    • 国际组织的分类与作用
    • 主要国际组织(联合国、WTO、IMF、世界银行等)
    • 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

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核心主题: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从微观视角学习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

  • 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

    • 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 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 物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 合同(订立、履行、违约责任)
    • 侵权责任(归责原则、免责事由)
  • 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

    • 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
    • 结婚的条件与程序
    • 夫妻关系(人身关系、财产关系)
    • 离婚的法律规定
  • 第三单元:就业与创业

    •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 劳动合同制度
    •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途径
    • 创业的法律风险防范
  • 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

    • 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 非诉讼解决方式(调解、仲裁、行政复议)
    • 法律援助制度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

核心主题:科学思维方法,学习如何正确地思考,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 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 思维的类型(抽象思维、形象思维)
    • 科学思维的特征(客观性、精确性、可检验性、预见性)
    • 学习逻辑思维的意义
  • 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 概念(内涵与外延)
    • 判断(性质判断、关系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
    • 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 演绎推理(三段论、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
    •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 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 辩证思维的整体性(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 辩证思维动态性(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 辩证思维的本质是“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 培养创新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
  • 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 创新思维的特征
    • 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 运用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
    • 运用联想思维与想象思维
    • 培养创新思维要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疑

如何使用这份思维导图

  1. 打印出来:将这份框架打印成大图纸,贴在墙上。
  2. 填充细节:以每个核心知识点为起点,用不同颜色的笔,回忆并填充具体内容、概念、原理、例子。
  3. 建立联系:用箭头和线条连接不同模块的知识点,必修1的“新时代”与必修2的“新发展理念”、必修3的“党的领导”都与必修4的“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有深刻联系。
  4. 专题整合:围绕一个主题,如“共同富裕”,将必修2的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必修3的党的领导,必修4的价值观等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专题。
  5. 考前复习:在考前,快速浏览这张全景图,检查自己的知识盲区,然后针对性地去翻书和做笔记。

希望这份详细的思维导图框架能对你的高中政治学习有所帮助!祝你学习进步,金榜题名!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