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联考”这个说法已经成为历史,从2025年起,原有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俗称“十月联考”)被取消,其相关招生任务并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十二月联考”)。

现在您想报考MBA,参加的是每年12月底举行的全国管理类联考,其报名条件与过去的“十月联考”基本一致,但政策细节上可能有些微调。
以下是报考MBA(工商管理硕士)的核心报名条件,主要依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核心硬性条件(必须满足)
学历与工作经验要求(满足其一即可)
这是最关键、最硬性的条件,主要面向在职人员。
-
大学本科毕业后
- 要求:具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 计算起点:从本科毕业证书上的毕业日期(通常是6月或7月)到入学当年的9月1日。
- 举例:如果您计划在2025年9月入学,那么您的本科毕业日期必须在2025年9月1日及以前。
-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后
- 要求:具有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 计算起点:从高职高专毕业证书上的毕业日期到入学当年的9月1日。
- 注意:部分顶尖院校的MBA项目可能会在此要求上更严格,要求达到8年或10年工作经验,或附加其他条件(如发表论文、通过加试等),请务必查阅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
-
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
- 要求:具有2年及以上工作经验。
- 计算起点:从硕士或博士毕业证书上的毕业日期到入学当年的9月1日。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这是所有硕士研究生的基本政治要求。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报考类别
在职人员通常选择以下两种报考类别:
- 非定向就业:入学时需将个人档案转入学校,毕业后自主择业,部分院校的在职班或国际班可能不接受非定向报考。
- 定向就业:入学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档案、户口等不转入学校,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这是绝大多数在职考生的首选。
特殊人群与注意事项
应届生”
- 标准的MBA项目主要面向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
- 少数院校开设的“国际MBA项目”(IMBA)或“全日制MBA”可能会接受优秀应届毕业生报考,但通常要求非常严格,对本科院校背景、GPA、英语水平、实习经历等有很高要求。
- 务必:如果您是应届生,一定要仔细阅读目标院校当年的招生简章,确认其MBA项目是否招收应届生,以及具体的附加条件。
同等学力”
- 理论上,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或2年以上,可以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 但是:绝大多数顶尖商学院的MBA项目不接受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即使有少数院校接受,通常也会要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论文或通过本科主干课程的加试。
- 建议:拥有高职高专学历的考生,请务必走“5年工作经验”的路径,不要尝试“同等学力”报考,成功率极低。
工作年限的计算”
- 计算标准是“全职工作”经历,如果您是在职期间攻读的本科或硕士,工作经验的计算可能会比较复杂,需要根据您的具体毕业时间和工作经历来判定。
- 最稳妥的方式是:将您的简历(包含明确的起止时间)与目标院校的招生老师进行沟通确认。
报名流程概览(了解即可)
- 网上报名:通常在每年10月份,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进行。
- 网上/现场确认:通常在11月份,核对报名信息、采集照片等。
- 打印准考证:考前一周左右。
- 参加全国联考:通常在12月底的某个周末,考试科目为两门:
- 管理类综合能力(含数学、逻辑、写作)
- 英语二(或俄语、日语)
- 复试:次年3-4月,由各招生单位自行组织,包括政治理论、专业课、英语口语和听力、综合素质面试等。
重要提醒
- 以官方文件为准:以上信息是通用性解读。最权威、最准确的报名条件,请务必查阅您目标院校当年发布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和《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每年可能会有微调。
- 提前规划:MBA备考周期长,竞争激烈,如果您计划报考,请提前1-2年准备,包括评估自身条件、选择目标院校、复习备考等。
- 关注院校特色:不同院校的MBA项目(如全日制、非全日制、金融班、创业班、国际班等)对报考者的背景要求可能不同,选择时要结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希望这份详细的解读能帮助您清晰地了解MBA的报考条件!祝您备考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