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思维像小孩,为何当下时代更需要这种幼稚?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洞察力的比喻!“思维像小孩”可以从很多层面来理解,它既可以是一种赞美,也可能是一种描述,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和看待这种“孩童般的思维”。

思维像小孩,为何当下时代更需要这种幼稚?-图1

我们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解读这个比喻:


积极的方面:孩童思维的宝贵特质

当一个人的思维像小孩时,往往意味着他/她拥有许多成年人已经失去的、非常宝贵的品质:

  1. 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 小孩表现: “天为什么是蓝的?”“石头下面有什么?”“为什么会下雨?”他们不满足于表面答案,总想一探究竟。
    • 思维体现: 对世界保持开放和好奇,不轻易接受既定结论,勇于提出“愚蠢”但关键的问题,这是创新和深度学习的源泉,像乔布斯所说:“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2.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 小孩表现: 把扫帚当马骑,把纸箱变成城堡,能和玩具动物对话,他们的世界没有“不可能”。
    • 思维体现: 能够打破思维定势,进行联想和跨界思考,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艺术家、科学家和发明家往往都保留着这份孩童般的想象力。
  3. 直接的真诚与不加掩饰的提问

    • 小孩表现: “妈妈,你为什么胖了?”“阿姨,你今天怎么不高兴?”他们直接表达,不拐弯抹角。
    • 思维体现: 思维过程直接、纯粹,不受社会规则和人情世故的过多束缚,这有助于我们看到问题的本质,避免在复杂的社交网络中迷失方向。
  4. 快速的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

    • 小孩表现: 学说话、走路、骑车,摔倒无数次,但总能很快站起来继续尝试,他们的大脑像海绵一样吸收新信息。
    • 思维体现: 不固守旧经验,乐于接受新事物,面对失败能快速恢复,并从中学习,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这种“归零”心态至关重要。
  5. 活在当下的专注力

    • 小孩表现: 全神贯注地玩一个积木,可以玩上很久,完全忘记时间。
    • 思维体现: 能够进入“心流”状态,对当前的事物投入全部的注意力,不受过去和未来的杂念干扰,从而高效地完成任务。

消极的方面:孩童思维的局限性

思维像小孩”指的是不成熟、不理智的一面,那它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1. 情绪化,缺乏理性控制

    • 小孩表现: 喜怒形于色,一点小事就哭闹或暴跳如雷,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
    • 思维体现: 做决策容易被情绪左右,缺乏长远规划和冷静分析,容易冲动行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 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理心

    • 小孩表现: “我的玩具!”“我要吃那个!”他们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 思维体现: 在团队合作或人际交往中,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感受,忽略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导致关系紧张。
  3. 注意力短暂,缺乏耐心

    • 小孩表现: 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三分钟热度,遇到困难就想放弃。
    • 思维体现: 难以坚持完成需要长期投入的任务,缺乏深度思考的耐心,容易被外界的新鲜事物所吸引,导致学习或工作效率低下。
  4. 缺乏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性

    • 小孩表现: 相信童话故事,容易相信别人说的话,不会去验证信息的真伪。
    • 思维体现: 对信息不加辨别地全盘接受,缺乏逻辑推理和证据意识,容易被谣言或错误观点误导。
  5. 害怕犯错,不敢承担责任

    • 小孩表现: 打碎了杯子,第一反应是“不是我干的”,害怕被惩罚。
    • 思维体现: 害怕失败,不敢尝试有挑战性的任务,出了问题习惯推卸责任,而不是反思和承担。

如何培养“像小孩一样好,但比小孩更成熟”的思维?

理想的状态,是融合孩童思维的优点和成年人的智慧与经验

  1. 守护好奇心,培养批判性思维:

    • 做法: 像孩子一样多问“为什么”,但多问一句“是真的吗?”“有什么证据?”,对信息保持好奇,但要用逻辑和事实去验证它。
  2. 鼓励想象力,建立逻辑框架:

    • 做法: 大胆地进行头脑风暴,天马行空地想出各种可能性,用成年人的逻辑和分析能力,对这些想法进行筛选、评估和构建,使其成为可行的方案。
  3. 保持真诚,学习沟通技巧:

    • 做法: 像孩子一样直接表达观点,但要用更成熟、更体谅他人的方式,学习“非暴力沟通”,清晰、坦诚地表达自己,同时尊重他人。
  4. 拥抱“快速失败”,学会复盘反思:

    • 做法: 不怕犯错,像孩子一样快速尝试,但每次尝试后,都要进行复盘,总结经验教训,把失败转化为成长的阶梯,而不是止步不前的借口。
  5. 平衡专注与灵活:

    • 做法: 在需要深度工作的时候,像孩子一样全神贯注,在需要拓展视野的时候,保持开放,灵活地接纳新信息和新变化。

“思维像小孩”是一个双刃剑。

  • 它是一种提醒: 不要让成年世界的复杂和规则磨灭了我们最宝贵的那些特质——好奇、想象和真诚。
  • 它也是一种目标: 努力成为一个拥有孩般好奇心和创造力,同时又具备成年人理性、责任感和深度思考能力的人。

愿我们都能在心中保留一个“小孩”,用他的眼睛去发现世界的奇妙,用他的勇气去探索未知的可能,再用成年人的智慧,为这份纯真和力量指引方向。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