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蛋白质思维导图2025最新版?更新了吗?

蛋白质思维导图2025最新版?更新了吗?-图1

蛋白质 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蛋白质


一级分支 1:核心概念

  • 定义
    • 基本单位: 氨基酸
    • 化学本质: 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有机聚合物(生物大分子)。
    • 元素组成: C、H、O、N(特征元素),部分含 S、P、Fe、Zn、Cu 等。
    • 功能多样性: 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一级分支 2:基本单位 —— 氨基酸

  • 结构通式
    • 中心碳原子: 连接四个基团。
    • 氨基: -NH₂ (碱性)
    • 羧基: -COOH (酸性)
    • 氢原子: -H
    • 侧链基团: R基 (决定氨基酸种类和特性的关键)
  • 分类
    • 按R基的化学性质:
      • 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 如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
      • 极性/亲水性氨基酸: 如丝氨酸、天冬酰胺。
      • 酸性氨基酸: 如天冬氨酸、谷氨酸 (侧链含-COOH)。
      • 碱性氨基酸: 如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侧链含-NH₂等碱性基团)。
    • 按营养必需性:
      • 必需氨基酸: 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 (8种: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赖氨酸)。
      • 非必需氨基酸: 人体可以自身合成。
      • 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在特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需要从食物中获取 (如精氨酸、谷氨酰胺)。

一级分支 3:结构层次

  • 一级结构
    • 定义: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 连接方式: 肽键。
    • 重要性: 决定蛋白质空间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一级结构改变,功能可能丧失。
  • 二级结构
    • 定义: 肽链主链局部片段沿特定方式折叠盘旋形成的有规律、重复的构象
    • 主要类型:
      • α-螺旋: 右手螺旋,靠氢键维持稳定。
      • β-折叠: “片层”结构,靠氢键维持稳定。
      • β-转角: 连接其他二级结构。
      • 无规卷曲: 没有规律的部分。
  • 三级结构
    • 定义: 整条多肽链在二级结构基础上,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的完整三维空间结构
    • 稳定力: 氢键、离子键、疏水作用、范德华力、二硫键(共价键,最重要)。
    • 结构域: 三级结构中功能相对独立的折叠区域。
  • 四级结构
    • 定义:两条或多条具有独立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亚基)通过非共价键聚合而成的空间排列方式
    • 组成单位: 亚基。
    • 实例: 血红蛋白(2条α亚基 + 2条β亚基)、胰岛素(二聚体)。
    • 注意: 并非所有蛋白质都有四级结构,通常只有一条多肽链的蛋白质无四级结构。

一级分支 4:主要功能

  • 催化作用 (酶)
    • 本质: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 功能: 加速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降低活化能。
  • 运输功能
    • 实例: 血红蛋白(运输O₂和CO₂)、载体蛋白(运输离子、葡萄糖等)。
  • 免疫功能
    • 本质: 抗体(免疫球蛋白)。
    • 功能: 识别并中和病原体(如病毒、细菌)。
  • 运动功能
    • 实例: 肌动蛋白、肌球蛋白(肌肉收缩)。
  • 结构支持
    • 实例: 胶原蛋白(皮肤、骨骼、肌腱)、角蛋白(毛发、指甲)。
  • 信息传递与调节
    • 实例: 胰岛素、生长激素(作为激素调节生理活动)。
  • 储存功能
    • 实例: 酪蛋白(牛奶中储存氨基酸)、卵清蛋白(卵中储存氨基酸)。
  • 其他功能
    • 凝血功能: 纤维蛋白原。
    • 防御功能: 溶菌酶。

一级分支 5:理化性质

  • 两性电离
    • 原因: 同时含有酸性基团(-COOH)和碱性基团(-NH₂)。
    • 等电点: 当蛋白质所带正负电荷相等,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值,此时蛋白质溶解度最小,易沉淀。
  • 胶体性质
    • 原因: 分子颗粒直径在1-100nm之间,形成稳定的亲水胶体。
  • 变性
    • 定义:物理(高温、高压、紫外线)或化学(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乙醇)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导致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
    • 特点: 肽键不断裂,一级结构不变。
    • 实例: 高温煮熟鸡蛋、酒精消毒。
    • 可逆变性: 少数蛋白质在除去变性因素后可恢复活性(如核糖酶)。
  • 沉淀
    • 定义: 蛋白质分子聚集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
    • 与变性的关系: 沉淀物可以是变性蛋白质,也可以是未变性的蛋白质(如盐析),盐析是可逆的,变性沉淀通常是不可逆的。
  • 颜色反应
    • 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和多肽的特有反应,紫色。
    • 茚三酮反应: 所有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共有反应,蓝紫色。
    • 酚试剂反应: 含有酪氨酸的蛋白质呈蓝色。

一级分支 6:食物来源与营养

  • 优质蛋白 (完全蛋白)
    • 定义: 含有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的所有必需氨基酸
    • 来源: 动物性食物(肉、蛋、奶、鱼)。
  • 非优质蛋白 (不完全蛋白)
    • 定义: 缺乏一种或多种必需氨基酸,或比例不合适。
    • 来源: 植物性食物(谷物、豆类、坚果)。
  • 蛋白质互补作用
    • 定义: 将几种非优质蛋白混合食用,使其必需氨基酸相互补充,从而提高整体营养价值,接近优质蛋白。
    • 实例: 粮食+豆类(如米饭+豆腐)、谷物+坚果。
  • 推荐摄入量
    • 一般人群: 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 0.8-1.2克蛋白质。
    • 特殊人群: 运动员、青少年、孕妇、病人等需要量增加。

一级分支 7:相关疾病

  • 缺乏症
    • 表现: 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贫血、水肿、肌肉萎缩等。
    • 疾病: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病。
  • 过量症
    • 表现: 增加肾脏负担(代谢废物需肾脏排出)、导致钙流失、可能增加肥胖风险。
  • 结构异常疾病
    • 病因: 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异常,进而引起空间结构和功能异常。
    • 实例:
      •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血红蛋白β链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缬氨酸。
      • 疯牛病 (朊病毒病): 朊病毒蛋白PrPC错误折叠为PrPSc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