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三国思维导图更新了吗?最新版知识点有哪些?

三国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三国 (184年 - 280年)

三国思维导图更新了吗?最新版知识点有哪些?-图1


历史背景

  • 1 时代根源

    • 政治腐败: 外戚与宦官专权,朝政黑暗,皇权衰微。
    • 土地兼并: 大量土地被豪强地主占有,农民流离失所。
    • 阶级矛盾激化: 赋税沉重,徭役繁重,民不聊生。
    • 黄巾起义 (导火索):
      • 时间: 公元184年
      • 领袖: 张角
      • 口号: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 影响: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同时让地方军阀和豪强势力崛起,中央失去对地方的控制。
  • 2 群雄割据

    • 董卓之乱:
      • 董卓废少帝,立献帝,独揽大权,残暴不仁。
      • 引发“十八路诸侯讨董”,标志着中央权威的彻底瓦解。
    • 军阀混战:
      • 代表人物: 袁绍、袁术、曹操、吕布、刘表、公孙瓒等。
      • 特点: 各方势力为了地盘和人口相互攻伐,天下大乱。
  • 3 三足鼎立的形成

    • 曹操统一北方:
      • 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政治优势。
      • 官渡之战 (200年) 击败袁绍,基本统一中原。
    • 孙权稳固江东:

      继承其兄孙策基业,内平山越,外抗强敌,建立稳固的根据地。

    • 刘备夺取荆州、益州:
      •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 赤壁之战 (208年) 后,借荆州,取益州,有了自己的立身之本。
    • 正式鼎立:
      • 220年: 曹丕篡汉,建魏国,定都洛阳。
      • 221年: 刘备称帝,建蜀汉,定都成都。
      • 229年: 孙权称帝,建东吴,定都建业 (今南京)。

核心人物

  • 1 蜀汉

    • 刘备 (昭烈帝):
      • 仁德、坚韧、皇室宗亲。
      • 关键人物: 诸葛亮、关羽、张飞。
      • 核心事件: 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 诸葛亮 (武侯):
      • 智绝、忠诚、鞠躬尽瘁。
      • 核心事件: 隆中对、赤壁之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 关羽 (云长):
      • 忠义、勇武、武圣。
      • 核心事件: 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 张飞 (翼德):
      • 勇猛、暴躁、粗中有细。
      • 核心事件: 长坂坡据水断桥、义释严颜。
  • 2 曹魏

    • 曹操 (武帝):
      • 奸雄、军事家、诗人、政治家。
      • 核心思想: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唯才是举”。
      • 核心事件: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统一北方。
    • 曹丕 (文帝):
      • 政治家、文学家。
      • 核心事件: 代汉建魏、创立九品中正制。
    • 司马懿:
      • 隐忍、老谋深算。
      • 核心事件: 诸葛亮北伐的主要对手,最终为司马氏篡魏奠定基础。
  • 3 东吴

    • 孙权 (大帝):
      • 善用人、能守成、有决断。
      • 核心事件: 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称帝。
    • 周瑜 (公瑾):
      • 美郎君、儒将、雄姿英发。
      • 核心事件: 赤壁之战的总指挥。
    • 鲁肃 (子敬):
      • 政治家、战略家。
      • 核心思想: 主张联刘抗曹,为东吴制定了基本国策。
    • 陆逊 (伯言):
      • 年少有为、善于谋略。
      • 核心事件: 火烧连营,大败刘备于夷陵。

重要事件

  • 1 决定性战役

    • 官渡之战 (200年):
      • 交战双方: 曹操 vs 袁绍
      • 结果: 曹操以少胜多,奠定北方霸主地位。
    • 赤壁之战 (208年):
      • 交战双方: 孙刘联军 vs 曹操
      • 结果: 孙刘联军以火攻击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 夷陵之战 (221-222年):
      • 交战双方: 刘备 vs 陆逊
      • 结果: 刘备大败,蜀汉元气大伤,白帝城托孤。
  • 2 重大政治与军事行动

    • 三顾茅庐 (207年):

      刘备诚心邀请诸葛亮出山,提出《隆中对》战略。

    • 隆中对 (207年):

      诸葛亮为刘备规划的战略蓝图:联吴抗曹,取荆州、益州,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七擒孟获 (225年):

      诸葛亮南征,以“攻心为上”的策略平定南中,稳固后方。

    • 六出祁山 (227-234年):

      诸葛亮为兴复汉室,六次北伐曹魏,最终病逝五丈原。

    • 魏灭蜀之战 (263年):

      邓艾、钟会伐蜀,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 晋灭吴之战 (280年):

      西晋伐吴,孙皓投降,三国时代彻底结束。


三国鼎立势力对比 (简表)

势力 国号 建立者 都城 核心区域 主要特点
曹魏 曹丕 洛阳 华北、中原 国力最强,人才济济,但内部后期司马氏专权。
蜀汉 刘备 成都 益州 (今四川) 国力最弱,但政治正统,以“兴复汉室”为旗帜。
东吴 孙权 建业 (今南京) 江东 (今江浙一带) 地势险要,水军强大,经济富庶,善于防守。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