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24考研数二vs复习全书,现在哪个更难啃?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也是很多考研数学(尤其是考数学二的同学)在复习初期会纠结的地方。

24考研数二vs复习全书,现在哪个更难啃?-图1

复习全书的难度远高于数二真题

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详细比较一下,帮助你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难度定位与目标不同

  • 数二(考研真题)

    • 定位考试标准,它代表了考研数学二这门科目的最终难度、范围和风格。
    • 目标检验水平,选拔人才,真题的设计是为了区分不同水平的考生,题目有梯度(基础题、中等题、难题),但所有题目都在大纲范围内,是“合格”和“优秀”的标杆。
    • 特点:经过多年的锤炼,真题的题目非常经典、严谨,陷阱设置巧妙,但不会出现“偏、怪、难”到超纲的题目,它的难度是稳定且可预测的
  • 复习全书(以李永乐版为例)

    • 定位复习工具,知识体系构建者,它是帮助你从零基础或基础不牢的状态,系统掌握所有知识点、方法和技巧的“武功秘籍”。
    • 目标全面覆盖,深度挖掘,提升能力,全书的目的是让你把所有知识点学透、练会,并且见识各种可能的变化和题型,甚至包括一些为了帮助你理解而设置的“过渡性难题”或“拓展性难题”。
    • 特点:它覆盖的范围比真题更广(为了让你学得更扎实),题目类型更多,很多例题和习题的难度会超过真题的平均水平,目的是“拔高”你的能力,让你在遇到真题时能游刃有余。

题目性质与风格不同

  • 数二(真题)

    • 综合性强:真题往往不是孤立地考察一个知识点,而是将多个知识点(比如导数、积分、微分方程)融合在一个大题里,考察你的综合应用能力。
    • “陷阱”多:真题的“难”往往在于对概念的精确理解和对细节的把控,一个看似简单的选择题,可能因为一个微小的概念不清而选错。
    • “新”意足:虽然考的知识点不变,但每年都会出现一些新的设问方式或背景,考察你的临场应变能力。
  • 复习全书

    • 知识点导向:全书的例题和习题通常是围绕特定的知识点或方法展开的,目的是让你掌握这个“点”,它的章节划分非常清晰,每个章节的题目都是为该章节内容服务的。
    • “方法”多:全书会系统地总结各种解题技巧、方法和公式,并提供大量例题来演示这些方法的应用,它的“难”在于方法的多样性和计算的复杂性。
    • “广”度大:为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全书会包含一些在真题中不常考,但对于理解某个概念至关重要的“边缘”知识点或题型。

一个生动的比喻

  • 复习全书 就像是 “特种兵训练营”,你会学习各种高精尖的武器(知识点和公式),进行各种极限体能训练(大量、高难度的计算和证明),目标是把你打造成一个能力超群的战士,训练过程非常艰苦,充满挑战。

  • 数二真题 就像是 “实战演习”或“最终考核”,它不会要求你使用所有学过的武器,而是考验你在特定战场环境下(考试时间内),如何灵活、准确地运用最合适的武器,完成作战任务(解决题目),考核的核心是实战效能,而不是单纯的能力展示。


结论与复习建议

  1. 直接结论复习全书的难度大于数二真题,如果你能轻松掌握复习全书,那么做真题时会觉得游刃有余,反之,如果觉得真题难,说明你的基础还不够扎实,需要回归到复习全书等基础资料上。

  2. 复习顺序至关重要:正确的复习路径应该是 “复习全书 → 真题”,而不是反过来。

    • 基础阶段(3月-6月):以复习全书为核心,配合基础讲义和习题,地毯式复习,把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种方法都搞懂、吃透,这个阶段不要怕难,就是要“攻坚克难”。
    • 强化阶段(7月-10月):完成第一轮复习后,开始做历年真题,这个阶段做真题的目的不是看分数,而是:
      • 检验复习全书的成果,找出知识盲点。
      • 适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度。
      • 学习如何综合运用知识。
      • 如果发现某个章节的真题错得很多,说明你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还不够好,需要重新回到复习全书中对应章节进行巩固。
    • 冲刺阶段(11月-12月):二刷、三刷真题,研究真题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进行模拟考试,查漏补缺。

不要因为觉得复习全书难就退缩,它的“难”是为了让你在考场上“不难”,把它看作是你通往高分的“磨刀石”,而真题是你检验刀是否锋利的“试金石”,踏踏实实地过一遍复习全书,你的考研数学之路会顺畅很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