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张天孝新思维数学,新课标下如何重构课堂?

这是一个将人物(张天孝)理念(新思维)学科(数学)紧密结合的体系,要理解它,我们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张天孝新思维数学,新课标下如何重构课堂?-图1


人物简介:张天孝——“小学数学界的泰斗”

张天孝(1937-2025)是中国著名的小学数学教育家和教材编写专家,他毕生致力于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在浙江省杭州市,他主导了长达数十年的数学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背景:他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和研究,是浙江省功勋教师,曾任杭州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 地位:他被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尊称为“小学数学界的泰斗”,他的研究和实践深刻影响了不止一代的中国小学生和数学教师。
  • 核心贡献:他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不满足于传统的、以计算和记忆为核心的数学教学模式,而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并为此设计了完整的教学内容和体系。

核心理念:“新思维”究竟新在哪里?

“新思维”是张天孝数学教育体系的灵魂,它强调数学教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这里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知识本位”到“思维发展”的转变

  • 传统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记住公式、法则,会做题,追求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核心是“知识”。
  • 新思维: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鼓励他们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自己去“发现”数学规律,核心是“思维”。

强调“问题解决”和“探究学习”

  • 新思维非常注重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它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探索多种解题思路,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 教“鸡兔同笼”问题,新思维不会只教“假设法”或“抬脚法”,而是会引导学生画图、列表、猜测、验证,在多种方法的比较中,体会数学思想的魅力。

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 这是“新思维”最核心、最精华的部分,张天孝认为,具体的数学知识可能会被遗忘,但数学思想方法是受用终身的
  • 贯穿始终的数学思想
    • 数形结合思想:用图形来帮助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或用数量关系来分析图形的性质,这是新思维数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大量使用线段图、方格图、示意图等。
    • 转化思想:将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来解决,将复杂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将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
    • 对应思想:在解决分数、比例等问题时,建立数量与分率的对应关系。
    • 函数思想:在低年级就渗透“变”与“不变”的规律,为后续学习函数打下基础。
    • 模型思想: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再用模型去解决更广泛的问题。

注重“结构化”和“系统性”

  • 新思维数学的知识体系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结构化网络,它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将相关联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而不是死记硬背。

教材与实践:“新思维数学”教材

张天孝的“新思维”理念最终物化为一套广受好评的小学数学教材——《新思维数学》,这套教材最初在杭州上城区实验,后来被广泛采用,甚至成为了浙江省部分地区的指定教材。

教材的主要特点:

  1. 情境化导入:每节课或每个单元都从一个有趣的生活情境或数学问题开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活动化设计: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小组讨论”等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
  3. 开放性练习:练习题设计富有层次性,不仅有基础题,更有大量的开放题、挑战题和一题多解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4. 螺旋式上升: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会在不同年级以不同难度和形式反复出现,不断深化和拓展,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评价与影响

积极影响:

  • 对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不再是“做题机器”,而是“小思想家”。
  • 对教师:为教师提供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推动了教师专业成长,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 对教育界:“新思维数学”是中国本土化数学教育改革的成功典范,其理念和实践成果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在国际数学教育界也获得关注。

争议与挑战:

  • 对家长的要求高:新思维数学强调过程和思维,如果家长仍然只关心分数和结果,可能会觉得“进度慢”、“不扎实”,它需要家长理解并支持这种新的教育理念。
  • 对教师的要求高:要上好新思维数学课,教师需要深刻理解其背后的教育思想,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课堂驾驭能力,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
  • 与传统应试的衔接:虽然长远看对能力培养有利,但在短期内,如何平衡新思维教学与应试需求,一直是学校和教师面临的挑战。

张天孝的“新思维数学”,本质上是一场以“发展学生思维”为终极目标的数学教育革命,它超越了单纯的知识传授,将数学教育提升到了培养人的核心素养的高度,它通过“数形结合”等核心思想方法,将抽象的数学变得直观、有趣且富有挑战性,旨在培养出不仅会算题,更会思考、会创造的下一代。

时至今日,张天孝先生的教育思想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中国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