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实际的问题。“好考”的历史类研究生,通常具备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

- 学校层次较低:非“985”、“211”或“双一流”院校。
 - 地理位置较偏:位于非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
 - 专业方向较“冷”:研究方向不是当前最热门的,如中国古代史、世界史某些领域等。
 - 招生名额较多:相比热门院校和方向,招生人数更多,竞争压力自然小。
 - 报录比不高: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相对较低。
 
下面我将从几个维度为你详细分析,并提供一些具体的院校方向建议。
判断“好考”的核心维度
在选择之前,你需要先明确自己的“好考”标准是什么,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核心是“以相对较低的分数和较小的竞争压力,成功上岸”。
学校层次:降维打击是王道
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放弃顶尖名校,选择一些省属重点大学、地方师范院校、或行业特色院校。
- 顶尖名校(极难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这些学校历史悠久、师资雄厚、平台高,但竞争也异常惨烈,报录比可能达到20:1甚至更高,对本科出身、初试分数、复试表现要求极高。
 - 部属重点/211院校(较难考):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这些学校的历史学科实力很强,但竞争依然激烈,是很多优秀学生的目标。
 - 省属重点/地方强校(相对好考):如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安徽大学等,这些学校在本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历史学科也有不错的基础,但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压力小很多。
 - 普通院校(相对最好考):一些地级市或普通省会的院校,这类学校的报考门槛最低,只要过国家线,复试被刷的风险相对较小,适合以“拿到硕士学位”为首要目标的同学。
 
专业方向:冷门方向竞争小
历史学内部不同方向的“冷热”差异很大。
- 热门方向(竞争激烈):
- 中国古代史:尤其是隋唐史、宋史、明清史等,研究队伍庞大,文献资料丰富,一直是报考的大热门。
 - 中国近现代史:与现实联系紧密,资料易得,也是很多跨考生的首选。
 - 世界史中的热门国别:如美国史、英国史、法国史等。
 
 - 相对冷门的方向(相对好考):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偏向理论,需要较强的思辨能力,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 历史文献学:对古文功底要求极高,能坚持下来的人不多。
 - 专门史:如果选择一个比较小众的专门领域(如灾荒史、环境史、医疗史),竞争也会小很多。
 - 世界史中的非主流地区:如东南亚史、中亚史、非洲史、拉美史等,研究这些方向的院校和导师较少,自然竞争也小。
 -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如果对田野发掘或博物馆工作感兴趣,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和体力。
 
 
地理位置因素
“非一线城市”的院校往往因为地域原因,吸引力下降,从而降低了竞争难度。
- 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名校云集,资源丰富,但生活成本高,竞争也最激烈。
 - 新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杭州、南京、成都、武汉等):名校依然不少,但竞争相对一线城市稍缓。
 - 二三线城市及以下:竞争压力显著减小,适合求稳的考生。
 
一些相对“好考”的院校方向推荐
以下推荐仅为参考,“好考”是相对的,每年情况都可能变化,务必以当年的招生简章和报录数据为准!
实力尚可的省属师范大学
这类学校是历史学硕士招生的“主力军”,学科建设不错,但竞争远低于顶尖师范。
- 上海师范大学:位于上海,但非985/211,中国古代史(尤其是唐宋)、社会史等方向较强,地理位置有优势,但竞争低于上海的同济、复旦等。
 - 天津师范大学:位于天津,中国古代史、专门史有特色,世界史也不错,作为非211,性价比很高。
 - 河北大学:位于保定/雄安,省部共建大学,宋史研究是其王牌,非常出名,虽然在全国有影响力,但学校整体层次使其报考难度低于同水平的211。
 - 河南大学:位于开封,历史学是其传统优势学科,实力雄厚,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年声誉回升,但相比顶尖985,仍是很好的选择。
 - 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内历史学重镇,尤其是山东师大,学科评估不错,在省内认可度高。
 
特色鲜明的地方院校
这类学校可能在某个领域有独到之处,但整体名气不大。
- 辽宁师范大学:东北地区的老牌师范院校,有其区域影响力。
 - 西北师范大学:位于兰州,是西北地区历史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敦煌学、西北史有特色。
 - 吉林师范大学:位于四平,在东北地区有一定地位。
 - 扬州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其专门史(如盐业史、运河文化研究)有独特优势。
 
综合实力较强但历史学非顶尖的211
这类学校的211光环会吸引一部分考生,但其历史学科实力并非顶尖,因此竞争压力会小于历史学A+学科的同级211。
- 安徽大学:位于合肥,211高校,其历史学有自己的特色,但竞争压力小于同城的南京大学或周边的山东大学。
 - 苏州大学:位于苏州,211高校,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但历史学科并非其最强项,竞争相对可控。
 - 暨南大学:位于广州,211高校,以侨校为特色,其历史学,特别是中外关系史、华侨史有独特之处,吸引了特定方向的考生。
 
如何科学选择和查询信息?
光听推荐是不够的,你需要自己做足功课。
- 查询学科评估结果:参考教育部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B+及以上的院校通常竞争激烈,B及以下或未上榜的院校,往往是“好考”的重点关注对象。
 - 研究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
- 招生人数:每年招几个人?有没有推免生?推免生多不多?(关键!如果推免比例高,留给统考的名额就少)
 - 考试科目:考不考数学?专业课是学校自主命题还是全国统考(313历史学基础)?自主命题的难度和范围需要仔细研究。
 - 参考书目:明确指定了哪些书,复习才有方向。
 
 - 查找历年报录比和复试分数线:
- 报录比:这是最直观的竞争指标,找找学校官网、考研论坛(如王道、考研帮)等渠道往年的数据。
 - 复试线:是国家线还是校线?历年复试线的变化趋势如何?有些学校会卡单科线,也要注意。
 
 - 联系导师(可选):如果你已经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可以尝试邮件联系心仪的导师,了解其招生情况和要求,这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信息,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总结建议
- 求稳为主:如果你最大的目标是“考上”,那么“普通院校 > 省属重点 > 末流211” 这个梯度是比较稳妥的选择。
 - 结合兴趣: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这样在枯燥的备考过程中才能坚持下去。
 - 信息为王:考研是一场信息战,尽早动手搜集信息,分析数据,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
 - 关注“大小年”:热门院校和专业可能存在“大小年”现象,即一年竞争激烈,下一年可能稍缓和,多分析几年的数据能帮你发现规律。
 
祝你考研顺利,成功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