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数学抽象思维,如何应对AI时代的挑战?

  1. 什么是数学抽象思维?
  2. 数学抽象思维的主要特点
  3. 数学抽象思维的基本过程
  4. 为什么数学抽象思维如此重要?
  5. 如何培养和提升数学抽象思维?
  6. 举例说明

什么是数学抽象思维?

数学抽象思维就是从具体事物和现实情境中,剥离其物理属性、背景信息和无关细节,只保留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等本质特征,并用数学的语言(如符号、公式、图形)进行表征和研究的思维方式。

数学抽象思维,如何应对AI时代的挑战?-图1

它就像一个“思想滤镜”,帮助我们过滤掉事物的“外壳”,直视其内在的“骨架”——数学结构。

  • 具体 → 抽象:看到3个苹果、3支铅笔、3个人,我们抽象出数字“3”这个概念。
  • 具体 → 抽象:研究一个苹果的形状,我们抽象出“球体”这个几何模型。
  • 具体 → 抽象:研究“速度”、“增长率”等变化过程,我们抽象出“函数”这个核心概念。

数学抽象思维的主要特点

数学抽象思维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 概括性:抽象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概括,它将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提取出来,形成一个普遍的概念或结论,从“1+1=2”、“2+3=5”等无数个具体算式中,抽象出“加法交换律”。
  • 普遍性/一般性:数学研究的是抽象的结构和关系,这些结构具有超越具体事物的普遍适用性,一个关于“集合”的定理,可以应用于人口、数字、图形等任何符合集合定义的对象上。
  • 符号化:数学是“科学的语言”,其核心就是一套精确、简洁、无歧义的符号系统,抽象思维必须借助符号来表达和运算,用 f(x) = x² 来表示一类二次函数关系,远比用语言描述“一个数的平方”要强大和精确。
  • 逻辑严谨性:数学的抽象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严格的逻辑推理(如公理化体系)之上,每一个结论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证明,确保其正确性。
  • 层次性:抽象是分层次的,从最具体的实物,到数字、点、线、面,再到群、环、域等更高级的代数结构,抽象的层次越高,其普适性越强,但与现实的直观距离也越远。

数学抽象思维的基本过程

数学抽象通常遵循一个“去情境化”和“形式化”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观察与感知:从现实世界或具体问题中观察现象,收集信息。
  2. 比较与区分:比较不同事物的异同,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 舍弃与提炼:舍弃事物的物理属性、非本质特征(如颜色、材质、具体情境),只保留数量、形状、关系等本质特征。
  4. 概括与定义:将提炼出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形成新的数学概念(如变量、函数、向量),并用精确的语言或符号给出定义。
  5. 表征与运用:用数学符号、公式、图形等方式表征这个新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演算和构建理论体系。

为什么数学抽象思维如此重要?

  • 对于数学本身

    • 构建理论大厦:没有抽象,就没有公理体系、没有微积分、没有现代代数和几何,整个数学大厦就是建立在层层抽象的基础之上的。
    • 揭示普遍规律:抽象使我们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简洁、普适的数学规律,如勾股定理、欧拉公式等。
  • 对于其他科学和技术

    • 提供强大工具:物理学中的力学定律、电磁学理论,经济学中的模型,计算机科学中的算法和数据结构,本质上都是数学抽象的产物,数学为它们提供了精确的描述和预测工具。
    • 推动科技创新:从相对论到量子力学,从信息论到人工智能,每一次重大的科技突破背后,都离不开深刻的数学抽象思维。
  • 对于个人发展

    • 提升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训练人分析问题、抓住本质、进行严谨推理的能力。
    •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复杂问题,能够将其简化、抽象为数学模型,从而找到解决方案。
    • 增强认知灵活性:学会在不同层次和角度看待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如何培养和提升数学抽象思维?

培养抽象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多问“为什么”和“是什么”:不要满足于记住公式和结论,要探究公式背后的原理,理解概念的本质定义,学习“函数”时,不要只记 y=kx+b,要理解它描述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一种依赖关系”。
  2. 从具体到抽象,再回到具体:学习新概念时,先从具体例子入手(如用画饼来理解分数),然后尝试脱离具体例子,用符号和语言进行一般性描述,最后再回到新情境中去应用。
  3. 主动进行数学建模:尝试将生活中的问题(如计算手机套餐哪个更划算、规划旅行路线)转化为数学问题,这是锻炼抽象思维的最佳实践。
  4. 学习数学史:了解一个重要概念(如负数、无理数、微积分)是如何从具体问题中被抽象出来,并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发展过程,这能让你深刻体会到抽象的力量。
  5. 多做开放性和探索性问题:这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需要自己提出假设、建立模型、进行探索,非常有助于抽象思维的形成。
  6. 学会使用数学语言:有意识地用符号、图表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发现,这是抽象思维的“肌肉”。

举例说明

例子1:从“数苹果”到“自然数”

  • 具体情境:一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另一个篮子里有3个苹果。
  • 抽象过程
    • 舍弃:我们舍弃了“苹果”这个具体物体,舍弃了它的颜色、味道、大小(只要数量不变)。
    • 提炼:我们只关心“数量”这个属性。
    • 概括与定义:将“5个”、“3个”这样的数量状态,抽象为数学符号“5”和“3”,研究它们的运算,如 5 + 3 = 8
    • 表征:形成了“自然数”这个抽象集合,并定义了“加法”运算规则,这个规则不仅适用于苹果,也适用于书本、人、星星等任何可数对象。

例子2:从“给花圃浇水”到“函数”

  • 具体情境:一个圆形花圃,半径为 r,我们需要计算它的面积 A 以决定买多少草皮。
  • 抽象过程
    • 舍弃:我们舍弃了“花圃”这个具体事物,舍弃了它是土是草、颜色是什么等无关信息。
    • 提炼:我们提炼出两个核心本质:半径 r面积 A
    • 概括与定义:我们发现,只要半径 r 确定,面积 A 就唯一确定,这种“一个量的变化唯一决定另一个量的变化”的关系,我们抽象为函数概念。
    • 表征:我们用一个精确的数学公式 A(r) = πr² 来表示这个函数,这个公式是一个完美的抽象模型,它不关心是花圃、是圆形的池塘还是披萨,只要对象是圆形,这个关系就成立。

数学抽象思维是一种化繁为简、由表及里的强大心智工具,它不仅是数学家的看家本领,也是现代人理解世界、解决复杂问题、进行创新创造所必备的核心素养,掌握它,意味着你拥有了一把能够解开宇宙奥秘的“钥匙”。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