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如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科菲 研究生资讯 2
华侨大学电气工程学科是福建省重点建设学科,自创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学科依托优质师资团队、先进实验平台和前沿研究方向,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研究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科研实践机会,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与科研条件,该学科在电气工程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持续为行业输送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科优势与研究方向

华侨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如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第1张图片-益智教育网

华侨大学电气工程学科依托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资源,形成多个特色研究方向:

  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聚焦智能电网、新能源并网技术,拥有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
  2. 电机与电器:研究特种电机设计与控制,与多家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
  3.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在电动汽车、轨道交通领域取得多项专利;
  4.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开展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学科现有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12人,其中国家级人才3人,闽江学者5人,近三年承担国家级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超过5000万元。

研究生培养特色

华侨大学电气工程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组+项目制"模式,突出三大特色: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 与国网福建电力、厦门ABB等企业共建12个实践基地
  • 每年组织研究生参与"互联网+"、"挑战杯"等竞赛
  • 开设《电气工程前沿技术》等校企合作课程

国际化培养路径

  • 与英国思克莱德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建立联合培养机制
  • 定期举办国际学术工作坊
  • 支持研究生参加IEEE国际会议

个性化发展方案

  • 提供学术型、工程型两种培养方案
  • 设立"优博培育计划"
  • 开放跨学科选修课程体系

实验平台与科研成果

学校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电气工程实验中心,包括:

  • 智能微电网实验室(配备光伏、储能系统)
  • 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实验平台
  • 高电压试验大厅(可进行110kV等级试验)

近年代表性成果:

  • 开发的新型永磁电机应用于航天领域
  • 智能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在福建电网部署
  • 发表IEEE Trans.论文40余篇
  • 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招生与就业情况

华侨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如何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第2张图片-益智教育网

电气工程硕士每年招收学术型硕士60人,专业型硕士80人,报考需注意:

  • 初试科目:政治、英语一、数学一、电路原理
  • 复试侧重专业综合能力考核
  • 设立"侨星"奖学金(最高5万元/年)

毕业生主要去向:

  •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其下属单位(占比35%)
  • 华为、宁德时代等高新技术企业(占比30%)
  • 高校及科研院所(占比15%)
  • 海外深造(占比10%)

2022届研究生平均起薪15.8万元,最高年薪达42万元(华为2012实验室录用)。

校园生活与学术氛围

电气工程学院坐落于厦门校区,拥有独立科研大楼,研究生可享受:

  • 24小时开放的智慧实验室
  • 定期举办的"电气名家讲坛"
  • 配备导师工作间的科研环境
  • 毗邻厦门软件园的地理优势

学院研究生会组织"电亮未来"学术沙龙、企业参访等活动,近三年有7位研究生获评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

选择华侨大学电气工程专业,意味着站在一个融合侨校特色与工科优势的平台上,这里既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电力技术,又能通过校企合作获得实战经验,对于有志于在能源变革时代有所作为的学子,这里提供的不仅是学位证书,更是改变能源未来的能力与机遇。

标签: 电气工程 创新培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