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导图以“宪法为核心,七部门法为支柱,其他法律为补充”的逻辑结构展开,涵盖了公基法律考试中的绝大部分高频考点,您可以根据这个框架进行填充和细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公基法律思维导图 (核心框架)
中心主题:公基法律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根本大法 —— 宪法
- 核心地位: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 :
- 国家制度
-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
- 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 权利:
- 平等权
- 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
- 宗教信仰自由
- 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 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
- 文化教育权利与自由
- 义务:
-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遵守宪法和法律
-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 依法服兵役
- 依法纳税
- 权利:
- 国家机构
- 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国家主席
- 行政机关:国务院 (最高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 监察机关:国家监察委员会、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
- 司法机关:
- 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 检察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 军事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
- 国家制度
第二部分:核心部门法
行政法
- 核心原则:依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
- :
- 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 行政行为:
- 抽象行政行为: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等。
- 具体行政行为:
- 行政许可:准予符合法定条件的相对人从事特定活动。
- 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行政拘留等。
- 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
- 行政复议:
- 对象:具体行政行为。
- 机关:向该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提出。
- 行政诉讼 (民告官):
- 被告: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 原则:合法性审查为主。
- 特殊制度:举证责任倒置 (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 国家赔偿:
- 范围:违法行使职权的行政赔偿、刑事赔偿。
- 责任主体:侵权的行政机关或其工作人员。
刑法
- 核心原则: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责刑相适应。
- :
- 犯罪构成 (四要件):
- 犯罪客体:刑法所保护的、被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关系。
- 犯罪客观方面: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
- 犯罪主体: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
- 犯罪主观方面:故意、过失。
- 正当化事由:
- 正当防卫: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 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 刑罚体系:
-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针对外国人)。
- 常见罪名 (公基高频):
- 侵犯人身权利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
- 侵犯财产罪: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
- 贪污贿赂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行贿罪。
- 渎职罪: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
- 犯罪构成 (四要件):
民法
- 核心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
- :
- 民事主体: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需具备: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
- 代理: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
- 诉讼时效: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计算。
- 物权:
- 所有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
- 用益物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等。
- 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
- 合同:
- 合同的订立:要约、承诺。
- 合同的效力: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
- 违约责任: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 人格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 婚姻家庭与继承:
- 婚姻家庭:结婚条件、离婚方式 (协议、诉讼)。
- 继承:法定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遗嘱继承、遗赠。
行政诉讼法与行政复议法 (与行政法部分重叠,但程序法更突出)
- 行政复议:
- 申请期限: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
- 审理机关:上一级主管部门或同级政府。
- 行政诉讼:
- 起诉期限:一般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不动产案件最长20年。
- 管辖: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法院管辖。
- 举证责任:被告 (行政机关) 对其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 判决类型: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确认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判决。
公司法 (商法核心)
- 核心概念: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 :
- 公司设立:注册资本、股东出资。
- 公司治理结构:
- 权力机构:股东会 (有限公司) / 股东大会 (股份公司)。
- 执行机构:董事会、经理。
- 监督机构:监事会。
- 股东权利:知情权、表决权、分红权、转让权。
- 公司合并、分立、解散与清算。
劳动法与社会法
- 劳动法:
- 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
-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标准工时、加班 (一般每日不超过1小时)。
- 劳动报酬:工资支付。
- 劳动争议解决:协商、调解、仲裁 (前置程序)、诉讼。
- 社会法 (社会保险法等):
- 社会保险体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 基本原则: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
诉讼法与证据法
- 民事诉讼法:
- 基本原则:当事人平等、调解、辩论、处分。
- 管辖:级别管辖 (基层、中级、高级、最高)、地域管辖 (一般、特殊、专属)。
- 审判程序:一审 (普通、简易)、二审、审判监督程序。
- 刑事诉讼法:
- 基本原则: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无罪推定)。
- 基本制度:两审终审、审判公开、辩护与代理。
- 强制措施: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 程序: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执行。
- 证据法 (三大诉讼法通用):
- 证据种类: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 证据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补强证据规则。
第三部分:其他重要法律
- 立法法:规范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定程序,明确法律效力等级。
- 国家赔偿法:详见行政法部分。
- 公务员法:规范公务员的义务、权利、录用、考核、任免、奖惩、回避等。
- 乡村振兴促进法:国家战略相关法律。
- 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新兴领域法律,考试热点。
如何使用这份思维导图
- 打印或绘制:将此框架打印出来,或使用 XMind、MindMaster 等软件绘制成可视化导图。
- 填充细节:在每个分支下,用自己的话或关键词填充具体的知识点、法条、案例和区别,在“行政处罚”下,可以列出种类和“一事不再罚”原则。
- 建立联系: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或箭头,将不同法律之间的联系标出来,行政法中的“行政处罚”与刑法中的“犯罪”的界限;民法中的“合同”与商法中的“公司章程”的关系。
- 重点标注:用不同颜色或符号标注出高频考点、易混淆点和自己的薄弱环节。
- 定期回顾:思维导图是复习的利器,每天或每周花少量时间快速回顾整个框架,强化记忆,构建知识网络。
希望这份详细的思维导图能帮助您高效地复习公基法律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