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思维图
这是由思维导图创始人 托尼·巴赞 提出的最基础、最核心的类型,它遵循着严格的规则,强调“放射性”思考。

-
核心结构:
- 中心图像: 位于图纸中央,代表主题。
- 主干: 从中心图像向外发散的主要分支,代表主题的关键类别。
- 分支: 从主干上延伸出的次级分支,代表更具体的信息。
- 每个分支上只使用一个关键词或短语,力求简洁。
- 颜色: 使用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的主干和分支,增强视觉记忆。
- 图像: 尽可能多地使用图像和图标,因为图像比文字更能激发大脑活力。
-
适用场景:
- 头脑风暴,激发新想法。
- 复杂概念的学习和记忆(如历史事件、科学理论)。
- 项目规划,梳理核心任务和子任务。
- 会议记录,快速捕捉关键点。
-
特点: 结构自由、激发创意、非线性,它不强调严格的层级,鼓励思维的自由流动。
逻辑思维图
这种类型更侧重于逻辑关系和层级结构,类似于大纲,但以图形化方式呈现。
-
核心结构:
- 通常使用数字或字母来明确标示层级关系(如 1, 1.1, 1.1.1)。
- 线条和连接更规整,体现清晰的逻辑递进关系。
- 分支的粗细和长度可能与其重要性或信息量相关。
-
适用场景:
- 撰写文章或报告的提纲。
- 设计复杂的系统架构或组织架构。
- 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或流程。
- 分析问题的因果链条。
-
特点: 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层级分明,它更像是一个“可视化的大纲”,适合需要严密逻辑的场合。
概念图
概念图与思维图相似,但它更侧重于展示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而不仅仅是层级关系。
-
核心结构:
- 节点: 代表概念,通常用方框或圆形表示。
- 连接线: 连接不同的节点,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 连接词: 在连接线上标注关系,如“是”、“包含”、“导致”、“依赖于”等,这是概念图区别于思维图的关键。
-
适用场景:
- 解释复杂的科学理论(如食物链、生态系统)。
- 理解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哲学、社会学)。
- 设计知识管理系统,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 作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
特点: 强调关系、结构化、适合复杂系统,它回答了“概念之间是如何关联的”这个问题。
鱼骨图
鱼骨图,又称因果图或石川图,是一种专门用于问题分析的工具,其形状像鱼的骨架。
-
核心结构:
- “鱼头”: 代表需要解决的问题(写在最右侧)。
- “主骨”: 一条水平线连接鱼头和鱼尾。
- “大刺”: 从主骨上斜向分出的几个大分支,代表问题的主要原因类别(如:人、机、料、法、环)。
- “小刺”: 从每个大刺上再分出的更小的分支,代表具体的原因。
-
适用场景:
- 质量管理,分析产品缺陷的根本原因。
- 项目管理,识别项目失败的风险因素。
- 任何需要进行系统性原因分析的场合。
-
特点: 目标导向、结构化、聚焦根本原因,它是一种非常结构化的分析工具,旨在将问题“刨根问底”。
思维流程图
这种类型将思维导图的发散性与流程图的顺序性结合起来,既有分支结构,又有流程方向。
-
核心结构:
- 从一个中心点或起点开始,分支代表不同的选择或路径。
- 在分支上使用箭头指示流程的方向和顺序。
- 可以包含决策点(如菱形节点),根据不同条件走向不同分支。
-
适用场景:
- 设计用户故事或用户旅程。
- 规划复杂的决策树。
- 展示一个多步骤、有备选方案的流程。
- 剧情构思或游戏关卡设计。
-
特点: 兼具发散与收敛、展示决策过程、非线性但有方向。
气泡图
气泡图是最简单的思维图之一,非常适合初学者或用于快速记录。
-
核心结构:
- 中心一个大气泡代表主题。
- 周围环绕着多个小气泡,代表与主题相关的想法。
- 气泡之间可以用线条连接,表示关联,也可以不连接。
-
适用场景:
- 快速头脑风暴,不追求结构。
- 收集零散的想法和关键词。
- 作为小组讨论的视觉记录工具。
-
特点: 极简、快速、直观,它几乎不设规则,非常适合快速捕捉灵感。
总结与对比
| 类型 | 核心结构 | 主要用途 | 关键特点 |
|---|---|---|---|
| 经典思维图 | 中心图像、放射状主干和分支、关键词、颜色 | 创意激发、学习记忆、项目规划 | 自由、非线性、激发创造力 |
| 逻辑思维图 | 严格的层级结构、数字/字母标注 | 写作提纲、系统设计、行动计划 | 严谨、逻辑清晰、层级分明 |
| 概念图 | 节点和带连接词的线 | 解释复杂关系、知识管理 | 强调概念间的语义关系 |
| 鱼骨图 | 鱼头(问题)、主骨、大刺(原因类别)、小刺 | 问题分析、根因探究 | 目标导向、结构化、聚焦因果 |
| 思维流程图 | 分支结构 + 箭头方向 | 决策树、用户旅程、复杂流程 | 兼具发散与收敛、有方向性 |
| 气泡图 | 中心大气泡 + 周围小气泡 | 快速头脑风暴、想法收集 | 极简、快速、直观 |
如何选择?
- 如果目标是激发无限创意,选择 经典思维图。
- 如果需要梳理严密的逻辑和层级,选择 逻辑思维图。
- 如果需要分析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选择 概念图。
- 如果目标是系统性地解决一个问题,选择 鱼骨图。
- 如果需要展示有步骤和选择的流程,选择 思维流程图。
- 如果只是想快速记下零散想法,选择 气泡图。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类型常常可以混合使用,创造出最适合你当前需求的思维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