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学习文言文?掌握这5个技巧轻松入门

科菲 教育相关 16
学习文言文,当以诵读为本,先明句读,再求义理,初学者宜择浅近篇章,如《论语》《世说新语》之类,日诵百字,熟读成诵,次须识字,盖文言多单音词,且古今异义者众,当勤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辨明本义、引申之义,文法尤重虚词,若"之乎者也"等字,需细究其用法,更当博览群书,自先秦两汉至唐宋八家,循序渐进,每读一文,当手自笔录,分类摘抄典故、佳句,若能以文言试作短札,则进益尤速,切记:文言非死物,乃古人活思想,读时当设身处地,思接千载,方得真趣。
如何高效学习文言文?掌握这5个技巧轻松入门-第1张图片-益智教育网

文言文乃中华文化之瑰宝,承载千年智慧,然今人习之,常有畏难之心,或觉其佶屈聱牙,或苦于不得其法,文言文并非高不可攀,只需循其规律,循序渐进,自可登堂入室。

先明其义,再究其形

今人学文言,常犯一病:急于求成,未解其意,先记其词,譬如读《论语》,见“学而时习之”,只知背诵,却不思“时习”何解,如此学法,纵能背诵百篇,亦难真正掌握。

正确之法,当先求理解,一字一句,务必弄清本义,如“之”字,既可作代词,亦可作助词,若不辨其用,则句意混沌,建议初学时,辅以白话注释,先通大意,再细究字词,待基础渐固,可尝试抛开注释,自行揣摩,如此方能真正领会文言精髓。

诵读为基,培养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讲究韵律节奏,非静心诵读不能体会,譬如《岳阳楼记》,开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若仅默看,难觉其气势;若朗朗诵之,则顿生跌宕之感。

每日可择名篇一二,反复吟诵,不必贪多,但求纯熟,久而久之,语感自成,遇陌生篇章,亦能凭直觉断句解义,此乃文言学习之捷径,看似笨拙,实则高效。

积累字词,掌握规律

文言文字词虽繁,然有规律可循,譬如“走”古义为“跑”,“涕”古义为“泪”,此类古今异义词,需特别留意,可自制词卡,分类整理:通假字、一词多义、虚词用法等,时时温习。

尤须重视虚词,如“而”“以”“于”等,看似简单,实则变化多端,以“而”为例,可表顺接(“温故而知新”),可表转折(“人而无信”),亦可表修饰(“默而识之”),掌握此类虚词,文言功力必大增。

由浅入深,选材得当

初学者若径取《尚书》《周易》,必觉晦涩难通,当从浅近入手,如《世说新语》《聊斋志异》,故事性强,语言较近白话,待根基稳固,再攻《史记》《左传》等史传文学,最后涉足诸子百家。

如何高效学习文言文?掌握这5个技巧轻松入门-第2张图片-益智教育网

今人编撰的文言读本亦是好选择,如《古文观止》精选历代名篇,注释详实,适合自学,切记:贪多嚼不烂,精读十篇,胜过泛读百篇。

学以致用,尝试写作

读千篇不如写一篇,初可模仿经典句式,如用“者也”造句,渐而练习短文,不必求工,但求达意,明代归有光少时作《项脊轩志》,语言质朴,反成千古名篇,写作能暴露不足,促使主动查阅资料,此乃深度学习之法。

结合历史,知人论世

文言文脱离时代背景,便如无根之木,读《出师表》,须知诸葛亮北伐之志;诵《陈情表》,当晓李密辞官之苦,建议备一册简明中国通史,遇典章制度、地理官制之疑,随时查考,文字不再是冰冷符号,而成为鲜活历史见证。

善用工具,事半功倍

今人学文言,远胜古人便利。《古代汉语词典》可查字义,《佩文韵府》可究典故,电子工具如“汉典”网,检索瞬息可得,然工具终是辅助,不可依赖过甚,查一字,须记一字;读一篇,当通一篇。

持之以恒,水到渠成

文言学习,最忌一曝十寒,每日抽出半小时,或读或写,积少成多,清代学者戴震幼时家贫,借书苦读,每日背诵数千言,终成大家,今人条件优渥,更无借口懈怠。

文言文如陈年佳酿,初尝或觉辛辣,细品方知醇厚,它不仅是语言,更是思维方式,文化基因,能读文言者,自可穿越时空,与古人神交,此中乐趣,非亲历者不能道也。

标签: 文言文学习 高效技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