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文科生如何提升抽象思维能力?

很多人对文科的印象还停留在“死记硬背”、“读读背背”的层面,认为文科就是记忆事实和细节,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误解,如果说理科的抽象思维更多是从具体现象中剥离出普适的、可量化的数学或物理模型,那么文科的抽象思维则是从具体的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社会现象中,提炼出关于人性、社会、文化和价值的深层结构、模式和意义

文科生如何提升抽象思维能力?-图1

文科抽象思维是一种高度发达的、处理复杂、模糊、非量化信息的能力,它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扎实的文本、史料和现实基础之上的深度加工。


文科抽象思维的核心特征

文科的抽象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概念化与范畴化

这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文科学习会不断创造和使用高度凝练的概念来理解和解释世界。

  • 历史学:从无数具体王朝的兴衰、战争的细节中,抽象出“封建制度”、“资本主义萌芽”、“民族主义”、“地缘政治”等宏大概念,并用这些概念来解释历史发展的规律。
  • 哲学:直接以抽象概念为研究对象,如“存在”、“真理”、“正义”、“自由意志”等,它探讨这些概念的定义、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 社会学:从人们的日常行为中,抽象出“社会阶层”、“文化资本”、“规训”、“话语权”等概念,用以分析社会结构和权力运作。

例子:当你用“内卷”这个词来解释为什么大家都在拼命加班时,你就在使用一个社会学抽象概念,而不是去描述每一个加班的具体场景。

模式识别与结构分析

文科思维善于在看似杂乱无章的信息流中,发现其内在的结构、模式和逻辑关系。

  • 文学批评:分析一部小说,不仅仅是看情节,而是要识别其叙事结构(如线性叙事、多线叙事)、人物关系网络、象征体系、意象的重复与变化等,这些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深层结构”。
  • 历史学:历史学家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不同文明的事件,识别出历史的周期性模式(如王朝更替的周期)、因果关系链条(如A事件如何导致B事件的发生)。
  • 语言学:从成千上万个具体的句子中,抽象出语法规则、句法结构,这是语言模式最典型的体现。

例子:分析《红楼梦》,你会发现“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结构,一些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如某件物品、某句对话),在后文中会得到呼应,形成精巧的叙事结构。

语境化与情境化

这是文科思维非常独特的一点,它反对孤立地看待事物,强调任何事物都必须放在其产生的具体历史、文化、社会语境中去理解。

  • 理解历史事件:不能简单地用今天的价值观去评判古代的“焚书坑儒”,而要把它放在秦朝统一六国、加强中央集权的特定历史语境中去分析其目的和影响。
  • 解读文学作品:理解莎士比亚的戏剧,必须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社会状况,脱离语境,很多台词和情节会变得无法理解。
  • 分析社会现象:要理解某个地区的饮食习惯,必须考察其地理环境、气候、历史迁徙、宗教信仰等构成的复杂语境。

例子:同样是“孝”的观念,在古代中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社会语境下,与现代个人主义语境下的“孝”内涵和表现形式完全不同。

多视角与批判性思维

文科抽象思维追求的不是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和解读,并对其背后的假设、偏见和权力关系进行批判性反思。

  • 后现代主义:它挑战任何宏大叙事,认为所谓的“客观真理”往往是特定权力话语的产物,它会问:这个历史是谁书写的?为谁而写?被排除在外的声音是谁?
  • 女权主义批评:在分析文学作品时,会特别关注其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方式,以及作品如何反映或挑战了父权制的价值观。
  • 经济学/政治学:同样一个经济政策,从凯恩斯主义和自由主义两个学派出发,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和评价。

例子:评价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传统视角可能强调其“地理大发现”的积极意义,而批判性视角则会聚焦于其对原住民的屠杀、殖民和文化的毁灭,形成一种更全面、更复杂的认识。

叙事建构与意义赋予

人类天生就是通过故事来理解世界的,文科抽象思维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将碎片化的信息组织成一个有逻辑、有意义的“故事”或“叙事”。

  • 历史学家:通过选择史料、编排顺序、建立因果联系,将过去的事件讲述成一个有开头、发展和结局的历史叙事。
  • 律师:在法庭上,将证据和法律条文编织成一个对己方有利的、有说服力的故事。
  • 品牌营销:为产品创建一个“品牌故事”,赋予产品超越其物理功能的文化和情感价值。

例子:你的人生经历本身是零散的,但当你回顾并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时,你就正在进行一种抽象和意义赋予的过程,将经历串联成一条有意义的成长线。


文科抽象思维与理科抽象思维的异同

特征 文科抽象思维 理科抽象思维
对象 意义、价值、人性、社会、文化(复杂、模糊、价值负载) 数量、空间、结构、规律(相对纯粹、客观、可量化)
方法 诠释、理解、批判、叙事(强调语境和视角) 建模、推演、实验、证明(强调逻辑和实证)
结果 多元的、解释性的、开放的(通常没有唯一正确答案) 唯一的、确定性的、普适的(追求客观真理)
工具 语言、文本、史料、逻辑 数学、公式、实验仪器、算法
核心问题 这为什么是可能的?” “这有什么意义?” “谁在说? 这是如何运作的?” “规律是什么?” “如何证明?

共同点:两者都要求超越表象,进行深度思考,都依赖于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都追求对世界更深刻的理解。


为什么文科抽象思维在今天至关重要?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算法日益主导的时代,文科抽象思维的价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更加凸显。

  1. 应对复杂性与模糊性:现实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文科思维擅长在信息不全、标准不一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是目前AI难以企及的。
  2. 理解人与社会:技术是冰冷的,但技术是由人发明、由人使用、并服务于人的,要设计出真正符合人性、促进社会福祉的技术和政策,就必须深刻理解人的动机、文化差异、社会结构和伦理道德。
  3. 沟通、共情与协作:未来社会需要的不是孤立的专家,而是能够有效沟通、跨领域协作的领导者,文科思维培养的同理心、叙事能力和说服力,是建立信任、凝聚团队、领导变革的核心软实力。
  4. 创新与创造力:真正的创新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叉地带,文科提供的广阔视野、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批判性视角,是打破思维定式、进行颠覆性创新的源泉,乔布斯之所以伟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对艺术和人文的热爱。
  5. 价值观与伦理的锚定:技术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伦理挑战(如基因编辑、AI伦理),文科思维帮助我们思考“我们应该做什么?”,而不仅仅是“我们能做什么?”,它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道价值伦理的“锚”。

文科抽象思维不是一种“务虚”的能力,而是一种在复杂世界中“安身立命”的核心素养,它让我们能够:

  • 看得更深:穿透现象的迷雾,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结构。
  • 看得更全:理解事物所处的语境,并从多角度审视问题。
  • 看得更远:通过叙事和意义建构,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并为我们的行动赋予价值。

它培养的不是“书呆子”,而是能够深刻理解人性、洞察社会规律、并用清晰有力的语言表达观点、影响世界的思考者、领导者和创造者,在这个越来越“硬”的技术时代,文科的“软”实力,恰恰是我们最需要的“硬核”竞争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