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实际且普遍的问题,对于在职人士来说,“好考”通常意味着考试科目相对友好、招生名额较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或者有特殊的录取政策。

下面我将从几个维度为您详细分析,并推荐一些相对“好考”的法学在职研究生选择。
首先要明确:你说的“法学在职研究生”是哪种?
中国的“在职研究生”主要分为两种,它们的“好考”程度和含金量完全不同,必须先分清楚:
-
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硕/专硕)
- 特点:需要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考研),和全日制考生一起考,分数线相同,毕业后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双证),学历和全日制研究生一样,国家承认。
- “好考”分析:难度最大,需要参加全国统考(政治、外语、两门专业课),复试环节也严格,竞争激烈,尤其是名校热门专业。
- 适合人群:追求双证,需要提升学历,时间精力相对充裕,有一定备考基础的考生。
-
同等学力申硕(单证)
- 特点:免试入学,先参加课程学习,满足条件(本科学位满3年)后,再参加全国统一的申硕考试(外语+学科综合),毕业后获得学位证(单证),没有毕业证。
- “好考”分析:入学门槛低,考试科目少(只有两门),且外语可以考小语种(如俄语、日语、法语等),难度相对较低,很多人选择这种方式是为了快速获得硕士学位,用于评职称、升职加薪。
- 适合人群:主要目的是获得硕士学位证,对学历没有硬性要求,希望学习过程轻松、入学门槛低的在职人士。
两种途径下的“好考”选择推荐
基于以上区别,我们分别来看哪种“好考”。
(一)如果目标是“双证”(非全日制专业硕士)
这类考试的难度普遍较大,但有些学校和专业相对“友好”:
选择“非五院四系”的综合性大学或地方院校
- 逻辑:“五院四系”(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是法学领域的顶尖学府,竞争异常激烈,选择一些非顶尖但法学实力尚可的综合大学或地方院校,竞争压力会小很多。
- 推荐类型:
- 理工科强校的法学专业:如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这些学校的法学专业不是其最王牌的专业,分数线可能相对亲民。
- 地方性重点大学:如各省的省属重点大学,它们在本省有影响力,但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压力较小。
选择“法律(非法学)”专业硕士
- 逻辑:这个专业专门招收本科非法学的考生,对于跨考的在职人士来说,大家的起点相似,不存在本专业考生的基础优势,竞争环境相对公平,招生名额通常也比法学(法学)硕士要多。
- 注意是“法硕联考”,是全国统一命题,有固定的教材和复习范围,备考起来目标明确。
关注新增或招生名额较多的专业
- 逻辑:一些学校新开设的法律硕士(JM)方向,或者某个专业方向(如知识产权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等)招生名额较多,那么录取的几率也会相应增加。
关注“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专项计划
- 逻辑:如果符合条件,这是进入名校的一条“捷径”,分数线会远低于普通考生。
双证路径): 想“好考”,就“降维打击”——放弃顶尖名校,选择非五院四系的综合性大学或地方院校,并优先考虑法律(非法学)专业。
(二)如果目标是“学位证”(同等学力申硕)
这是在职人士口中通常说的“好考”的主要途径,选择非常广泛。
选择非顶尖政法类或综合性大学
- 逻辑:虽然同等学力申硕是全国统考,但入学阶段是“申请审核制”,名校的申请门槛可能更高,对申请者的背景、工作经历有潜在要求,选择一些名气稍逊但正规的大学,申请会更顺利。
- 推荐类型:
- 各省的财经大学、师范大学、理工大学:这些学校的法学院或法学专业,通常有开设同等学力课程班,申请难度不大。
- 一些地方性政法学院:如西北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虽然是政法专业院校,但相比中国政法大学,竞争压力小很多。
关注学校的“课程班”招生政策
- 逻辑:同等学力是先入学后考试,有些学校为了吸引生源,对课程班的申请条件放得比较宽,比如允许大专生先学习,等拿到本科学位后再申硕,选择这类学校,入学阶段几乎没有门槛。
选择统考科目“友好”的学校
- 逻辑:申硕统考是外语和学科综合,外语可以选日语、俄语等小语种,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比英语简单,学科综合的考试范围是固定的(民法、刑法、法理、宪法、法制史),只要认真复习,通过率不低,大部分学校都采用这个统考标准,所以这个维度上差别不大。
单证路径): 想“好考”,就“广撒网”——选择非顶尖但正规的大学,申请它们的同等学力课程班,入学后再准备全国统考,整体难度和压力都小很多。
具体院校推荐(仅供参考,需查询最新招生简章)
非全日制(双证)方向相对“好考”的院校:
- 理工科强校: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 地方综合性大学:辽宁大学、山西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
- 财经类院校: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竞争也激烈,但部分方向可能还好)、西南财经大学
同等学力申硕(单证)方向相对“好考”的院校:
- 各省财经大学: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法学是其重要但非唯一的学科。
- 各省师范大学:如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通常有法学专业。
- 各省理工大学:如武汉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
- 地方政法学院:上海政法学院、甘肃政法大学等。
最终决策建议
- 明确目标:问自己,我读研是为了什么?是单位要求双证,还是单纯为了评职称、涨工资?目标决定了你的选择路径。
- 评估自身:你的学习基础如何?英语水平怎么样?能投入多少时间备考?如果基础一般,时间有限,同等学力申硕无疑是更“好考”的选择。
- 信息核实:以上推荐仅为参考,最权威的信息来源永远是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发布的最新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务必仔细阅读,确认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学费、上课方式等关键信息。
- 考虑地域:在职研究生通常需要周末或集中上课,选择一个交通便利、上课方式灵活的学校非常重要。
对于绝大多数追求“好考”的在职人士,同等学力申硕是更现实、更轻松的选择。 如果你的职业规划明确需要双证,那么建议放低对学校排名的期望,选择一所综合实力不错但法学并非顶尖的王牌院校,这样能大大提高你的录取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