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六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图怎么画?重点难点有哪些?

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思维图

核心主题:小学数学总复习与深化


数与代数

这是小学阶段的重中之重,主要复习和深化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概念,以及复杂的运算和方程。

六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图怎么画?重点难点有哪些?-图1

1 数的认识

  • 正数和负数
    • 意义: 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零上温度/零下温度,收入/支出)
    • 0 的作用: 既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也是一个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
  • 数的分类
    • 整数: 自然数(0和正整数)和负整数。
    • 小数: 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不循环小数)。
    • 分数: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 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不能带单位。
  • 数的读写与大小比较
    • 按照不同数的读写规则进行读写。
    • 比较方法: 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分数化为小数或通分后比较。
  • 数的性质
    • 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 常见的量
    • 单位换算:长度、面积、体积(容积)、质量、时间、人民币等。
    • 重点: 体积与容积的区别(体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容积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

2 数的运算

  • 四则运算
    • 意义: 加、减、乘、除法的定义。
    • 关系: 互逆关系(加与减,乘与除)。
    •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 运算顺序
    • 同级运算: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 不同级运算: 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 有括号: 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的。
  • 解决问题
    • 基本类型: 一步应用题、两步应用题、多步应用题。
    • 解题策略: 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列表格等。
    • 典型问题:
      •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单位“1”的判断(“的”前比“的”后,“是”和“占”前比“是”和“占”后)。
      • 工程问题: 将工作总量看作“1”,工作效率 = 工作总量 ÷ 工作时间。
      • 行程问题: 路程 = 速度 × 时间。
      • 利润问题: 成本价、定价、售价、利润、折扣(几折)。

3 式与方程

  • 用字母表示数

    表示数量关系、计算公式、运算定律。

  • 方程的意义
    • 定义: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 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 解方程: 求方程解的过程。
  • 解方程
    • 依据: 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乘以/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成立)。
    • 步骤: 读题找等量关系 → 设未知数x → 列方程 → 解方程 → 检验作答。

图形与几何

本部分重点复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特征、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以及图形的位置与变换。

1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 线与角
    • 直线、射线、线段。
    •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 平面图形的特征
    • 三角形: 按角分(锐角、直角、钝角);按边分(不等边、等腰、等边)。内角和是180°
    •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内角和是360°
  •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 周长: 围成图形所有线段的总长度。
    • 面积: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 公式汇总: | 图形名称 | 周长公式 | 面积公式 | | :--- | :--- | :--- | | 正方形 | C = 4a | S = a² | | 长方形 | C = 2(a+b) | S = ab | | 三角形 | C = a+b+c | S = ah/2 | | 平行四边形 | C = 2(a+b) | S = ah | | 梯形 | C = a+b+c+d | S = (a+b)h/2 | | 圆 | C = πd = 2πr | S = πr² |

2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 立体图形的特征
    • 长方体: 6个面(相对的面相等)、12条棱(相对的棱相等)、8个顶点。
    • 正方体: 6个面(都相等)、12条棱(都相等)、8个顶点,是特殊的长方体。
    • 圆柱: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底面,一个曲面侧面。
    • 圆锥: 一个圆形底面,一个曲面顶点。
  •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
    • 表面积: 所有面积的总和。
    • 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 公式汇总: | 图形名称 | 表面积公式 | 体积公式 | | :--- | :--- | :--- | | 长方体 | S = 2(ab+ah+bh) | V = abh | | 正方体 | S = 6a² | V = a³ | | 圆柱 | S表 = S侧 + 2S底 = Ch + 2πr² | V = Sh = πr²h | | 圆锥 | | V = (1/3)Sh = (1/3)πr²h |

3 图形的位置与变换

  • 位置
    • 用数对确定位置: (列数, 行数)。
    •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北偏东30°,距离100米。
  • 图形的变换
    • 轴对称图形: 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 平移: 方向、大小不变,位置改变。
    • 旋转: 绕一个点(或轴)转动,方向、大小不变,位置改变。
    •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按一定的比例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不变。

统计与概率

本部分重点是理解统计图表的特点,并能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1 统计

  • 数据收集与整理
    • 方法:调查、实验等。
    • 整理:分类、计数。
  • 统计图表
    • 条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量,便于比较数量差异。
    • 折线统计图: 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 扇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 平均数: 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易受极端值影响。
    • 中位数: 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不受极端值影响。
    • 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 选择: 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特征。

2 概率

  • 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
    • 必然事件: 一定会发生。(抛出的硬币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
    • 不可能事件: 一定不会发生。(抛出的硬币立在桌面上)
    • 随机事件: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明天会下雨)
  • 可能性大小
    • 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
    •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所有可能结果作分母,目标结果作分子)。

综合与实践

这部分知识是前面所有知识的综合运用,旨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解决问题的策略
    • 从问题入手: 逆向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
    • 从条件入手: 顺向推理,推导出最终结论。
    • 画图法: 线段图、示意图,使问题直观化。
    • 列表法: 整理信息,寻找规律。
  • 典型综合问题
    • 浓度问题: 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 逻辑推理问题: 利用假设、排除等方法进行推理。
    • 鸡兔同笼问题: 经典的假设法应用题。
    • 植树问题: 两端都栽、一端栽、两端都不栽三种情况。

学习建议

  1. 回归课本: 以课本为基础,确保所有基础概念和公式都牢固掌握。
  2. 错题整理: 建立错题本,分析错误原因,定期回顾,避免重复犯错。
  3. 专题突破: 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如分数应用题、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等)进行专项练习。
  4. 动手操作: 对于图形几何部分,多动手画图、制作模型,增强空间想象力。
  5. 联系生活: 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理解其应用价值,提高学习兴趣。

希望这份思维图能帮助你系统地复习六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祝你学习进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