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拥有坚实的办学基础和先进的硬件设施,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校园占地面积广阔,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功能分区明确,学校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和行政楼,配备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语音室等专业化教学场所,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实验室设备齐全,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为学生实践操作和科研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图书馆藏书丰富,纸质与电子资源并重,设有阅览室和自习区,体育设施完善,包括标准田径场、篮球场、体育馆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宿舍条件舒适,食堂卫生安全,后勤服务高效便捷,信息化建设成果显著,校园网络全覆盖,数字化教学平台助力智慧校园建设,整体硬件设施先进,为师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校园占地约45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拥有标准化教学楼、实验楼及塑胶运动场,科学实验室配备符合省级标准,2022年新增VR地理教室与创客空间,能支持探究式学习,图书馆藏书6万余册,但专业类书籍更新速度稍显滞后,学生宿舍实行8人间管理,食堂采用“明厨亮灶”系统,每周食谱由营养师参与制定。
师资力量与教学特色
现有教职工13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1%,本科及以上学历达100%,语文教研组开发的“乡土阅读课程”曾获泰州市教学成果奖,数学组推行“分层走班”模式,针对不同基础学生设计弹性作业,值得注意的是,该校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47%,学校通过“青蓝工程”实行师徒结对,但部分家长反映新教师课堂把控力有待加强。
学生发展与升学表现
2023年中考数据显示,该校四星级高中达线率62%,高于兴化市乡镇学校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特色社团如版画社、无人机社在省级比赛中屡获奖项,但学科竞赛获奖层级多停留在市级,每周三下午的“走班选修课”包含非遗竹编、编程等23门课程,学生参与度达89%。
家长关注的核心问题
- 课业压力:七年级以上作业量约2.5小时/天,部分家长认为基础题型重复训练较多
- 家校沟通:每学期2次全员家访+线上“校长信箱”机制,但家长委员会实际参与决策机会有限
- 交通便利性:校车覆盖周边7个行政村,最远站点距校8公里,末班车发车时间较早
在地文化融合实践
作为“江苏省乡土课程基地”,学校开发了《周庄水乡文化》校本教材,将古镇历史、传统手工业知识融入综合实践课,每年清明前后组织“踏青采风”活动,学生作品常入选周庄古镇旅游宣传素材,这种“以文化反哺教育”的模式,让社区资源成为活态课堂。
从实际观察来看,兴化周庄学校在乡镇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展现出较强的内生发展力,其优势在于扎实的学科基础教学与逐渐凸显的乡土特色,但在个性化教育、师资梯队建设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对于重视传统文化浸润、追求稳定升学路径的家庭,这所学校值得纳入考量;若期待更前沿的创新教育,可能需要结合城区学校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