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传媒研究生哪个学校好考?容易上岸的211有哪些?

在选择传媒研究生院校时,“好考”是一个相对概念,通常指报录比适中、考试范围明确、复试竞争压力较小、对跨专业考生友好的院校,结合学科实力、地域因素、考试难度等维度,以下从不同层次和方向推荐几所性价比较高的院校,并分析其考试特点,帮助考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

传媒研究生哪个学校好考?容易上岸的211有哪些?-图1

综合类大学:学科基础扎实,考试范围较广

综合类大学的传媒专业通常依托人文社科优势,课程设置全面,考试内容以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为主,适合基础扎实、复习时间充裕的考生。
河南大学
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其新闻与传播学院历史悠久,学科评估为B-,考研难度低于同层次的“211”院校,考试科目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等基础书目,题型以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为主,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近年报录比约为8:1,复试分数线较低(2023年专硕国家线即进复试),对一志愿考生保护力度大,适合求稳的考生。
辽宁大学
位于沈阳,是辽宁省属重点大学,新闻传播学为省级重点学科,考试参考书较少,核心为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和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实务题型以消息写作、评论为主,难度适中,2023年学硕报录比约10:1,专硕复试分数线比国家线高10分左右,跨专业考生占比约30%,不歧视本科背景,性价比较高。

财经类院校:特色方向突出,竞争压力较小

财经类大学的传媒专业常与财经领域结合,形成“财经+传媒”的特色方向,考试内容可能涉及部分经济管理知识,适合对财经传播、品牌营销等方向感兴趣的考生。
上海财经大学
虽为“211”院校,但其传媒专业依托财经优势,报考人数相对较少,考试科目包括《新闻学概论》和《财经新闻概论》,实务题型侧重数据分析、财经评论,对数学能力有一定要求,2023年专硕报录比约12:1,复试分数线比国家线高15分,但专业课阅卷宽松,只要掌握基础理论,过线难度不大。
重庆工商大学
位于重庆,其新闻传播学为重庆市重点学科,特色方向为“广告与品牌传播”,考试参考书为《传播学教程》《广告学概论》,题型以理论结合案例为主,实务考广告策划案,近年报录比约6:1,复试分数线常年为国家线,对跨专业考生友好,适合基础一般但希望有特色方向的考生。

地方师范类院校:录取门槛较低,复试公平

师范类大学的传媒专业通常从汉语言文学、教育学等学科延伸而来,考试内容偏重理论,对跨专业考生(尤其是文科背景)较为友好,且地方院校竞争压力小。
四川师范大学
位于成都,其新闻与传播学院是四川省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考试科目为《新闻学概论》《网络传播学》,题型基础,论述题常结合社会热点(如新媒体伦理、算法推荐),2023年学硕报录比约5:1,专硕复试分数线为国家线,拟录取考生中跨专业占比超40%,复试采用“双盲”制度,公平性较高。
山东师范大学
作为山东省属重点高校,其传播学学科实力较强,考试参考书为《传播学教程》《新闻写作教程》,实务题型以消息改写、采访提纲为主,难度较低,近年报录比约7:1,复试淘汰率约20%,更看重初试成绩,只要初试分数较高,录取概率较大。

考试难度对比与选择建议

为更直观展示各校特点,以下从报录比、复试线、考试难度等维度进行对比:

院校名称 学科实力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2023) 考试特点
河南大学 B-(省属重点) 8:1 学硕336分/专硕363分(国家线) 基础题为主,复试保护一志愿
辽宁大学 B-(省属重点) 10:1 学硕353分/专硕363分(国家线+10) 参考书少,跨专业友好
上海财经大学 B(211院校) 12:1 专硕375分(国家线+15) 涉及财经知识,实务有数据分析
重庆工商大学 省级重点学科 6:1 学硕353分/专硕363分(国家线) 财经特色,考广告策划
四川师范大学 省属重点 5:1 学硕353分/专硕363分(国家线) 理论结合热点,跨专业占比高
山东师范大学 省属重点 7:1 学硕353分/专硕363分(国家线) 题型基础,复试看重初试成绩

选择建议

  • 基础一般求稳:优先考虑河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地方师范类院校,报录比低,复试线接近国家线。
  • 跨专业考生:辽宁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对跨专业考生包容性强,考试范围明确。
  • 有财经/数据背景:上海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的特色方向能发挥优势,但需补充相关知识。
  • 追求“211”学历:辽宁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的难度低于同类院校,适合冲击“211”但不想竞争过于激烈的考生。

相关问答FAQs

Q1:传媒考研是否必须本科是新闻传播专业?跨专业难度大吗?
A:并非必须,新闻传播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欢迎汉语言文学、社会学、经济学、外语等专业的考生报考,跨专业的优势在于复合背景(如财经+传播、数据+传播),劣势是理论基础可能薄弱,建议跨专业考生提前3-6个月复习,重点掌握《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等核心书目,并多关注行业热点(如新媒体、人工智能传播),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从上述推荐院校来看,辽宁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对跨专业考生非常友好,复试时不会设置隐性门槛。

Q2:专硕和学硕如何选择?考试内容有何区别?
A:专硕(新闻与传播硕士)更注重实践,学制通常为2-3年,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二、专业课(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部分院校(如上海财经大学)会考财经新闻、数据实务等内容;学硕(新闻传播学)侧重理论,学制3年,考试科目为政治、英语一、专业课(610新闻传播理论、810新闻传播业务),涉及更多学术史、研究方法等内容,选择时可根据职业规划:若想进入企业从事实务工作(如记者、策划),选专硕;若计划读博、进高校或研究机构,选学硕,从考试难度看,英语二比英语一简单,专硕的实务题可通过练习快速提升,学硕的理论题则需要长期积累,因此基础较弱或英语薄弱的考生可优先考虑专硕。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