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医学教育的招生规模备受社会关注,作为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关键环节,医学专业的录取数据直接关系到未来医疗体系的供给能力,根据教育部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相关信息,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共录取医学类专业学生约93.7万人,这一数据涵盖了本科、专科及研究生层次,体现了医学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发展特点,从具体构成来看,本科层次录取人数最多,约为58.3万人,占医学总录取人数的62.2%;专科层次(包括高职高专)录取约29.8万人,占比31.8%;研究生层次(硕士、博士)录取约5.6万人,占比6.0%,这一分布结构反映了医学教育对实践技能与理论素养并重的要求,既培养了大批基层医疗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也注重高端医疗科研人才的储备。

从学科分类来看,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药学等传统热门专业仍是录取主力,临床医学类专业(含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等)本科录取约22.1万人,占医学本科总录取人数的37.9%;中医学类专业(含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录取约8.7万人,占比14.9%;护理学类专业录取规模最大,本科约15.6万人,专科约12.3万人,合计27.9万人,占医学总录取人数的29.8%,凸显了护理人才在医疗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药学、医学技术类(医学检验、康复治疗等)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专业录取人数也较为可观,分别约为9.2万人、7.8万人和4.3万人,共同构成了医学教育的完整体系。
从地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因教育资源集中,医学录取人数占比最高,约占总数的45.3%,其中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省份的高校医学专业录取量较大;中部地区占比32.1%,河南、湖北、湖南等人口大省的医学教育需求旺盛;西部地区占比22.6%,近年来通过“西部医学人才培养计划”等政策,录取规模稳步提升,有效缓解了当地医疗人才短缺问题,从院校类型看,独立设置医科类院校(如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综合性大学医学院及高职高专院校是医学招生的主体,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医学专业录取分数线普遍较高,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医学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医学教育呈现几个显著特点:一是基层导向明显,通过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全国共录取本科定向医学生约6800人,覆盖中西部22个省份,旨在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二是学科交叉融合趋势加强,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等新兴专业录取人数同比增长15%,反映了医学与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的深度结合;三是招生质量持续提升,医学类专业平均录取分数线比2018年提高3-5分,考生报考热度居高不下,体现了社会对医学职业的认可度提升。
医学教育仍面临挑战,如城乡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人才结构失衡、医学培养周期长与基层岗位吸引力不足的矛盾等,为此,教育部在2019年推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扩大“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规模(即5年本科+3年硕士专业学位,衔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等,这些举措对提升医学人才质量、适应健康中国战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为2019年医学类专业录取人数的详细分类统计(单位:万人):
| 层次/类别 | 录取人数 | 占比 | 主要专业方向 |
|---|---|---|---|
| 总计 | 7 | 100% | 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药学等 |
| 本科层次 | 3 | 2% | 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等 |
| 专科层次 | 8 | 8% | 护理、药学、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等 |
| 研究生层次(硕博) | 6 | 0% | 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基础医学等 |
| 临床医学类专业 | 1(本科) | 6% | 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精神医学等 |
| 中医学类专业 | 7(本科) | 3% | 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藏医学等 |
| 护理学类专业 | 9(本专) | 8% | 护理、助产、老年护理学等 |
| 药学类专业 | 2 | 8% | 药学、药物制剂、临床药学、中药学等 |
| 医学技术类 | 8 | 3% | 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等 |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 3 | 6% | 预防医学、妇幼保健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等 |
| 定向免费医学生 | 68 | 7% | 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面向基层) |
相关问答FAQs
Q1:2019年医学录取人数中,为什么护理学专业占比最高?
A1:护理学专业占比高(29.8%)主要源于三方面原因:一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医疗护理需求激增,尤其是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等领域人才缺口大;二是护理就业门槛相对较低,专科层次培养周期短,适合快速补充基层医疗力量;三是国家政策推动,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护理人才培养,各级医院也持续扩大护士招聘规模,吸引了大量考生报考,护理职业稳定性强、社会需求刚性,使其成为医学类专业中“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
Q2:定向免费医学生政策对基层医疗有何影响?
A2:定向免费医学生政策(即“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自2010年实施以来,已累计培养超过10万名基层医疗卫生人才,2019年录取的6800名定向生中,约85%分配到中西部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签约服务期一般为6年,该政策通过“免学费、免住宿费、补助生活费”的激励措施,有效引导医学人才流向基层,缓解了偏远地区“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数据显示,定向医毕业生3年基层留存率达75%以上,显著高于普通医学毕业生,对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分布起到了关键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