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绩在《野望》中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山野景色,抒发了自己彷徨、孤独和苦闷的心情,以下是对其心情的详细分析:
1、彷徨无依:诗的首联“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便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彷徨心境,傍晚时分,诗人站在东皋之上,极目远望,却不知该归依于何处。“徙倚”一词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徘徊不定、犹豫不决的姿态,而“欲何依”则深刻地表达了他内心的迷茫与无助。
2、孤独苦闷: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景图,每一棵树都染上了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都披覆着落日的余光,这无疑更加剧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而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则通过描写乡野之人放牧归来的动态场景,进一步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与苦闷,那些牧人与猎马都有归宿,而诗人却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这种对比使得他的孤独感更加强烈。
3、隐逸情怀: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则表达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无人理解他的苦闷与孤独,诗人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伯夷和叔齐,幻想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过上隐居的生活,这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实际上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与抗争。
王绩在《野望》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己彷徨、孤独和苦闷的复杂心情,这首诗不仅是王绩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共同心声的反映。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