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平谷中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学府,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使命,以下是对该校的具体介绍:
1、学校概况
历史沿革:平谷中学始建于1951年12月6日,其前身为城内东南清末道光年间的“近光书院”,1958年发展为完全中学,1978年被市政府定为县级重点中学,2003年6月被认定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校”。
办学条件:截至2016年4月,学校有综合楼一栋、体育馆一个、体育看台一座、教学楼三栋、宿舍楼两栋、实验楼一栋(拥有8个物理、8个化学、6个生物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达67000平米,还拥有先进的校园局域网,信息化管理的图书馆;集科技、艺术、体育于一体的大型体育馆和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的运动操场,包括操场看台、足球场、篮球场、400米跑道等。
办学规模:截至2016年4月,学校有教学班58个,学生2067名,初中16个班,466人;高中42个班,1601人,2019年3月,入选北京市首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学校,2020年5月,入选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名单。
师资力量:截至2016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326人,本科以上学历287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骨干42人,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1人,特级教师3人,“紫禁杯”优秀班主任35人,高级职称156人,中级职称99人。
2、教育教学工作
教研教科研活动:以“教科研学会”、“青年教师读书会”、“班主任协会”三个组织为依托,开展教研、教科研活动,大力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成立了相关课题研究小组,并多次聘请专家到学校听课、做专题辅导,还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

班主任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邀请优秀的老班主任介绍班级管理经验,促进新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高,每年的班主任协会年会,都有优秀的班主任介绍经验,并分发材料。
3、办学特色
德育教育:平中被聘为北京市“德育科研基地”,出版了《平谷中学德育工作读本》,利用丰富多采的活动进行德育教育,如成立了“爱心基金会”,资助学业优秀、家境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艺术科技教育:成立了舞蹈、管乐队、书法、漫画、文学、地震观测、篮球、足球等几十个小组或者团队,科技教育富于特色,教师、学生撰写的科技小论文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成立于1982年的漫画小组享誉海内外,在全国各大报刊共发表漫画作品1500幅,375幅入选中国美术馆展览,学生获各种奖项100余人次。
安全教育与体育活动: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严格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设置体育教学课和课外活动课,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4、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近三年考取211、985等学校的学生有312人,高考本科上线率较高,专科以上上线率超过99%,取得历史性突破,有百余人考入北大、清华、人大、浙大、南开、复旦等名牌大学。
教师成绩:学校有校级教科研课题200余项,还承担了区级、市级、国家级教科研课题几十项,学校有十几名教师出版了专著,教师在区级、市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干部教师获得区级以上荣誉180人次。
所获荣誉:据2016年4月,学校共获得市级以上集体荣誉245个,如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学校、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校、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北京市体育田径项目传统校、北京市信息技术教育示范学校、北京市健康促进校、全国啦拉操实验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文明礼仪示范校、美育先进集体、国家级“小星火”计划先进单位、2015—2018年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北京市平谷中学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显著办学成果的学校,其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育教学以及办学特色等方面均表现出色,这些优势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也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