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是该校自动化专业的归属学院,该学院在自动化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教学科研实力,哈尔滨工程大学(简称“哈工程”)作为一所以“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为特色的国家重点大学,其自动化学院依托学校在工科领域的深厚积淀,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体系。
自动化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学校建校初期的相关专业设置,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学院,学院设有“自动化”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控制工程”专业硕士点,并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方向下开展博士生培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0余人,其中教授30余人,副教授40余人,包括国家级人才、省部级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在科研平台方面,学院拥有“黑龙江省船舶控制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海洋智能装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建)等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
自动化学院的核心专业“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领域的工程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过程控制与仪表、计算机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智能控制基础等,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工程能力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类科技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机器人竞赛等)提升实践能力,毕业生主要在船舶、航天、能源、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领域就业,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则聚焦电力系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等方向,培养能够在电力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电机设计与控制等领域从事设计、研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依托学校在船舶电力系统、海洋新能源等领域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优势,毕业生在船舶工业、电力系统、新能源等行业具有广泛就业前景。
学院在科研方面成果显著,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防科工局、工信部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船舶运动控制、智能无人系统、海洋机器人、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控制等领域形成了特色研究方向,学院与多家科研院所、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为学生实习、就业和科研转化提供了广阔平台。
国际化办学也是学院的重要特色之一,学院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联合培养、短期访学等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的视野和交流机会,学院还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鼓励学生参与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提供学业规划、科研指导、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个性化指导,学院还设有完善的奖助学金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激励学生勤奋学习、锐意进取,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位居学校前列,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以下是自动化学院部分专业课程设置及培养方向概览:
专业名称 | 核心课程 | 培养方向 | 就业领域 |
---|---|---|---|
自动化 | 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与仪表、智能控制基础 | 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智能系统、机器人技术 | 船舶、航天、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科研院所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继电保护原理、新能源发电技术 |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新能源发电、船舶电力系统 | 电力系统、船舶工业、新能源、轨道交通、电气设备制造 |
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以其深厚的学科底蕴、雄厚的师资力量、鲜明的特色优势和完善的培养体系,为自动化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是该校工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相关问答FAQs:
Q1: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有哪些?
A1: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主要分布在船舶工业、航空航天、智能制造、信息技术、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可从事系统设计、研发、运行管理、技术支持等工作,具体就业单位包括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华为、中兴等知名企业,以及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出国深造。
Q2:自动化学院有哪些特色科研平台或研究方向?
A2:学院拥有“黑龙江省船舶控制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海洋智能装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特色研究方向包括船舶运动控制与导航、智能无人系统(如水下机器人、无人机)、海洋机器人技术、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新能源发电与控制、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等,这些方向紧密结合学校“三海一核”特色,在国防和海洋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