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饱和溶液升温后,通常会出现以下变化:
1、溶解度增大: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约为31.6g,而在60℃时,其溶解度可达110g左右,这意味着原本在较低温度下达到饱和状态的溶液,升温后能够溶解更多的溶质。
2、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改变:虽然升温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但由于溶解度增加,若继续向溶液中添加溶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若不再添加溶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则保持不变。
3、溶液状态转变:对于一些特殊物质,如熟石灰,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那么升温时,原本饱和的石灰水会析出氢氧化钙固体,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以下是两个相关的FAQs:
1、为什么升温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因为升温时,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使得在一定量溶剂中能溶解更多的溶质,所以原本饱和的溶液就可以继续溶解溶质,从而变为不饱和溶液。
2、升温对不同类型物质的饱和溶液有什么不同影响?

答: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升温后饱和溶液会变为不饱和溶液;而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如熟石灰,升温后会有溶质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但溶质质量减少。
标签: 饱和溶液 升温 溶解度